摘要: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分外耳熟?在我们试图奔向自己期望的方向时,这几句话就足够让我们怯懦,退回那个允许我们安分守己的“稳定”现状。
记得我们曾和你分享过一句话:人工作的意义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
相比于“社畜”式的劳累,或许,找不到工作热情和自我价值,才是更令人沮丧的现实。
“为了生活,活下去。”
“生活哪有什么理想可言?”
“一份稳定的工作,足以。兴趣爱好可以用业余时间实现。”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分外耳熟?在我们试图奔向自己期望的方向时,这几句话就足够让我们怯懦,退回那个允许我们安分守己的“稳定”现状。
今年的一段简要历程:
2月02日 投出简历
2月22日 收到笔试的通知
3月11日 结束第一次面试
3月14日 结束第二次面试
3月26日 等了12天,终于收到了入职通知
3月29日 递交辞呈,辞去编制内的小学语文老师工作
4月15日 我正式成为了一名……
我是天真。
我曾经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每天,在穿过嘈杂的街道之后,我走进学校。上课、改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回家备课,再上课。
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文具店里的普通记事本,上面规规矩矩划着横线,然后你往后面翻两页,它又成了空白。
但是我也不期待在上面写些什么,只是在等待灰尘落上薄薄一层。
当上教师之后,我哭了大半个月,每天都和朋友打电话:我不想当老师……其实大四实习的时候,我就已经发现,我对这个行业没有热情,但是因为实习三个月后,我就已经通过提前招聘考进了一所不错的公立小学,所以也没再考虑那么多。
直到去年的9月份,第一次直接面对这么多的学生和家长,一年级开学又有很多事要处理,我的压力和抗拒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喜欢干什么?我要不要换一份工作?我是不是还在适应期,过段时间我会不会喜欢上当老师?如果换了一份工作,我又讨厌它怎么办?
我们很多时候会面临这样的权衡: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是你想奔向的前方,和你不舍得丢弃的身后。
所以今天我就想把我自己的这份纠结摊开来,我们一起聊一聊。
它肯定和你的困惑、你的选择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们对未来的构想是相似的:过上让自己觉得满足的生活。
说实话,我也觉得教书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有寒暑假可以休息,职业发展非常明晰。
每天和单纯的孩子们在一起,写字、朗读,在晴朗的天气学习《四个太阳》,在下雨的日子写一首雨天的诗,孩子们在你的启蒙下拔节、成长,稚嫩的脸庞望着你,爱着你,崇拜你。欢声笑语,一片祥和。
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化的图景。教了半年书以后,我发现,依然不能让我接受的一件事是:批评成了我的工作之一。
大学的时候,我是广播台的播音员,那个时候是最开心的。
我负责的是一档基于生活主题的音乐节目,每周一次,在节目里面和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歌,分享看待世界的观点,让我觉得很尽兴。
在广播台里,我花很多的时间让自己的声音好听,让我们的节目好听,可现在,我却要用难听的声音骂孩子们,让这些批评直指人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些不符合学校规范的错误。
学校的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等待一个跟不上队伍的孩子长大,从实习开始,所有的老师都会告诉你,对孩子凶一点。
我不能接受这样充满语言和肢体暴力的世界,我看得见这种方式在管理上的便利,可是我不能信任它。
3月7日的日记,写了一点感慨,内容和“教育里的过度批判”有关。
或许是因为我还只是一个菜鸟,没能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学校里也有很多尽职尽责的前辈,他们对教育充满了热情。
有时候因为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前行的力量,而我自己前行的力量,并不在教师这条路上。
在广播台的那段经历让我明白,我喜欢表达,我喜欢通过剪辑去呈现出自己想要的氛围,所以在朋友和我提到音频编辑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是适合我的。
可能会有人想问,为什么不去当电台主持人呢?一个原因是,我想去的那个电台,我问过,只收浙传和中传的实习生,所以我没戏。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现在是一个没有什么智慧的年轻人,相比于长时间的说话、输出,我更想要一份沉淀、积累。
所以我就是奔着看理想来的,如果不是看理想音频编辑,我是不会当音频编辑的。
一,梁文道先生是我在高中认识的,补充一下,单方面认识,那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印了两篇他撰写的时政评论,我翻来覆去地看:天哪,鞭辟入里,醍醐灌顶,可歌可泣。他的公司,我放心。
二,音频编辑负责电台,趁颠颠忙碌的时候,我可以蹭两期,比如现在。
三,这点至关重要。在看理想,我可以接触到很多拥有智识的人,他们有自己特别擅长或者说喜欢的一个领域。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的讲述,那我呢?我有什么内容是值得别人倾听的呢?所以在处理他们的文稿的时候,在和他们交谈的时候,我可以透过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重新构建自己的逻辑,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不过,到现在为止,这一切都还处于我的幻想之中。所以我们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换了一份工作,我是不是也会讨厌它?
准备辞职的那几天,办公室老师为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自由辩论,正方观点是“为了生活,留下来”,反方观点是“为了理想,走出去”。
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可以在里面找到。现在,辩论开始——
老师A:她已经很坚定了……
老师B:陈峰,你没有觉得生活比较重要吗?兴趣爱好这些都是个P嘛。
老师A:可是我觉得在你年轻的时候,趁还有机会折腾的时候折腾。她现在才23、24岁,就算在外面“晃”个5年回来又怎么样呢?像我现在29岁,一样可以从头再开始。
老师B:可是你一旦从头再开始……
老师A:那你就没有遗憾了呀!
老师B:你可以花业余时间去培养你的兴趣爱好。
老师A:可是这满足不了她的兴趣爱好,她找不到同类人啊!
老师B:那你以后要过生活吗?你以后(怎么养育)孩子呢?……
老师A:我觉得你的灵魂已经老了,你知道吗?
老师B:我知道,但是你以后过的就是生活。
老师A:但是她(天真)没有经历过这样一段,她不会懂的。她不会一下子跳到你这个阶段。她肯定要自己寻找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老师B:可是你寻找以后,回来再去考的话……
老师C:她肯定也是已经做好这个准备了。
老师B:可是我觉得你(天真)当老师,待遇也很好啊。
老师A:我觉得她到了北京,在大城市里更容易遇到一个灵魂有共鸣的人。
老师B:那你在大城市里难道就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吗?那你觉得你吃得消吗?
老师A:我觉得有些苦就一定要自己去体味过才会懂的。
老师B:那我们现在讲的就是生活。现代生活就是过生活嘛,没有什么理想可谈啊!
老师A:可是她去的公司就叫“看理想”诶。
……
说它是辩论是因为,辩论是没有对错可言的,只是立场不同。
我也很感谢和我搭班的数学老师,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在为我今后的生活烦忧。
人们劝我好好想想的时候,除了觉得老师的时间比较自由,可以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喜欢的事之外,还有一个理由是:老师这份工作很稳定。
其实我并不太明白“稳定”的含义,它是不是代表着少一分风险,人们喜欢它,是不是因为它允许你懒惰、松懈,允许你在碌碌无为的时候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可无论是什么工作,只要你不想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得付出很多很多努力。
我倒不是那种会把生活和理想割裂开的人,正是因为我不想活在工作结束之后的时间里,我希望工作就是生活,希望它们融为一体,我才选择离开。
我问过家里人的看法,因为亲戚也都在劝退;也有周围的人说,这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肯定要抓过来一顿胖揍。
不过,那天我妈是这样说的:这份工作确实很稳定,可是你如果觉得痛苦,那稳定也没有用,你没有做坏事,也没有做错事,你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就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我想要什么;二,我能否承受我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很多朋友在听说了我的“壮举”之后,向我表达了他们的羡慕,还有他们的困境——
有的人因为父母的压力,或者自己的胆怯,没迈出去;也有的人出去过,因为受不了外面形单影只的生活,最终又回来了。
我曾经是一个懦弱的人,总喜欢躲在背后,可是这一次从投简历到在北京面试结束,我没有一刻胆怯过。
或许以后的生活会充满挑战,但我更愿意称它是充满希望的生活。虽然并不知道未来几年我的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中间的过程只能自己去经历。
某一年开始,我总在给朋友的生日祝福里加上这样一句话:祝你在羁绊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
现在,我要带着大家的祝福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了。
今天,我要先飞重庆,因为有一个大学里非常要好的朋友生日,我们几个打算在重庆会面。
我们要去看一部音乐剧,叫《梁祝的继承者们》, 这是我最喜欢的剧场导演林奕华的作品。我现在在听演前导赏,林先生谈到了一个我很在意的问题。
你怎样才可以得到一个你最想拥有的自己呢?你怎么样才可以成为那个,对你来讲永远都有青春活力的自己呢?这是我们要做一个现代版《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原因之一。未来,在你手中,会是怎么样的一朵花。
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即便我们清楚,我们的未来并不是百分之百由我们决定。历史帮我们决定了一部分,时代也帮我们决定了一份,但无论如何,我们手中依然有自己的一张牌。
怎么做好最好的准备?你依然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手上的这一张牌就是你对自己的了解有多少。
——林奕华(现场演讲)
又是新的一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收到了一位以前学生的语音。
学生说:老师,你现在在哪里呀?你会回来吗?你回来上课吧,我想你啦。
我给曾经的班级取的名字是“捕梦中队”,因为我希望他们能够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并朝着目标奔去。
他们可以成为音乐家,可以成为诗人,奥运冠军,工程师,而不是到了填志愿的时候,潦草地决定自己的未来。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成了第一个冲向目标的人。
我好像没办法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面临分别。或许,为了更好地相遇,我们必须分开。
目前在公司里见到道长(梁文道)3次了,周二的时候他刚好录制结束《一千零一夜》回来,推着箱子。
当时看着道长的背影,又一次感觉到了前行的使命。
本来这几天刚入职,每天完成工作就很满足了,但是看到道长以后,我会告诉自己,要对自我满足的状态警觉起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今天下班的时候,道长从我们的工位走过,和每一个人点点头,说了再见。
我很感谢他办了这样一间公司,给了这么多人一个明亮的世界,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很多人的信念。
目前为止,我来这里的目的都有达到。
我真真切切地活在了当下,没有逃避,也没有忍受什么东西,看得清现在,也感觉得到未来。
我会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也会继续寻找自己,希望你也是。
来源:看理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