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段会宗:屡平番乱 守护西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7:59 1

摘要:少年时的段会宗常独自登上陇山,望着西陲苍茫的天际线发呆,山风卷着羌笛的呜咽掠过耳畔,在他心中埋下了经略西域的种子……

段会宗出生在陇西上邽,此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他的祖上并无显赫军功,却在诗书传家的风气中养成了刚毅性格。

少年时的段会宗常独自登上陇山,望着西陲苍茫的天际线发呆,山风卷着羌笛的呜咽掠过耳畔,在他心中埋下了经略西域的种子……

汉元帝竟宁元年,段会宗以杜陵令的身份被推举为西域都护。当他带着随从穿过玉门关时,河西走廊的风沙正卷着驼铃扑面而来。

首任西域都护期间,他走遍西域三十六国,在轮台屯田戍边,教当地人引渠灌溉,将中原的铁犁和桑蚕带到了塔里木河畔。

乌孙王猎骄靡曾在王庭设宴款待他,席间献上西域良马,段会宗却指着帐外的屯田士卒说:“良马虽好,不如让百姓吃饱饭要紧。”

三年任满回朝时,西域诸国使者云集长安,恳请朝廷让段会宗留任。

汉成帝阳朔年间,已过花甲之年的段会宗再次踏上西去的道路。这次他面对的是乌孙国的内乱。

乌孙小昆弥末振将派人刺杀了大昆弥雌栗靡,而雌栗靡正是解忧公主的曾孙。朝廷震怒,却因路途遥远难以发兵。

段会宗带着三十名精锐弩手,从小道潜入乌孙王庭,当着数千乌孙骑兵的面,亲手斩杀了末振将的太子番丘。

“末振将背弃汉朝,杀我公主子孙,今日取其首级以谢天下!”

他的剑上还滴着血,却对包围他的乌孙骑兵说:“当年大宛王、郅支单于的头,至今还悬在长安的槀街上。”

在西域的日子里,段会宗学会了匈奴语和乌孙语,能听懂他们在篝火旁唱的古老歌谣。

一次,他路过龟兹国,见几个孩童在河边玩耍,便蹲下身子教他们用树枝在沙地上写汉字。“这是‘汉’字,”他说,“我们都是汉朝的子民。”

晚年的段会宗多次往返于长安与西域之间。每一次出使,他都能敏锐地察觉到西域诸国的微妙变化。

当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万人归附时,他力排众议,主张以礼相待;当小乌孙王的叔父卑爰疐试图联合匈奴侵扰边境时,他又果断调集戊己校尉的军队,在蒲类海畔布下防线。

他的好友谷永曾劝他:“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他却笑道:“我若贪生怕死,又何必两次西出阳关?”

汉成帝元延三年,七十五岁的段会宗病逝于乌孙。

临终前,他让人将自己的官印和佩剑挂在帐中,望着窗外的雪山喃喃自语:“当年在轮台种下的胡杨,如今该成材了吧?”

西域诸国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龟兹王亲自为他扶灵,乌孙的酋长们则在墓前宰杀牛羊,以草原最尊贵的礼节送别这位“汉家使者”。

当灵柩运回长安时,沿途的大汉百姓自发设案焚香。

有人在他的墓前种下了从西域带回的葡萄藤,几年后,藤蔓爬满了墓碑,结出的果实酸甜可口。人们都说这是段会宗留给后世的礼物。

在《汉书》的记载里,他的名字与张骞、郑吉并列,成为西汉经营西域的象征。

而在西域的传说中,每当月圆之夜,人们还能听见驼铃声里传来他的叹息:“万里江山,终须有人守护。”

来源:历史小博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