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砂枇杷是蔷薇种枇杷,属常绿小乔木。因品种喜暖、喜阳光、忌积水,适合在温润温和的环境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红、黄砂烁的土壤中生长。白砂枇杷花期一般在10~12月之间,成熟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之间。白砂枇杷的果实含有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 柠檬酸及苹果酸和维生
揭秘!白砂枇杷大棚高效栽培的成功秘诀
张仙顺
白砂枇杷是蔷薇种枇杷,属常绿小乔木。因品种喜暖、喜阳光、忌积水,适合在温润温和的环境和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红、黄砂烁的土壤中生长。白砂枇杷花期一般在10~12月之间,成熟期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之间。白砂枇杷的果实含有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 柠檬酸及苹果酸和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钾、磷、钙、铁、蛋白质,能保护视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叶片可用作枇杷膏的原料,还有润肺、止渴、化痰、止咳等功效。白砂枇杷平均单果重25~30 g,最高可达 50 g 以上,果色白、果汁多,糖度高、口感特佳,品质远高于其他枇杷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白砂枇杷抗寒性差、怕雨,而花期到小果期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温 0℃以下时容易受冻,造成有花没有果。在枇杷膨果期到转色期连续下雨,会导致果实迅速膨大而裂果。为克服因恶劣天气带来的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2021~2022年,在黄岩区院桥镇见瑭村对岙柳志明基地采用了白砂枇杷连栋大棚保温避雨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总结出一套白砂枇杷大棚高效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供生产参考。
1 园地选择与规划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为2%~4%,土层深80~100 cm以上。交通便利,且远离污染区域,包括矿山、工厂、砖厂等。山区要选择朝阳的山坡,坡度在20°左右,要有充足的水源供应。
园地道路规划为主路宽4~5 m,分支路2~2.5 m,操作便道1~1.5 m,以果园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通常2000 m 2 园地要建一个蓄水池,规格为3×4×1.5 m,采用水泥钢筋混泥土结构建造,连结果园滴灌系统。种植密度为5×5.5 m(平地),山地4.5×5.0 m(山地)。
2 大棚管理
2.1 覆盖薄膜
白砂枇杷大棚设施栽培的盖棚时期,根据白砂枇杷生长和开花状况和当地气候而进行的。一般是11月下旬至12中旬,若当年气候干燥少雨,则适当推迟或全园喷水后进行覆膜。
2.2 揭膜降温
在白砂枇杷开花授粉期间,枇杷对温度与湿度的要求较高,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天气晴朗时,可适时揭裙膜的方式来降低棚内温度并保持棚内的通风。一般做到晴天上午8~9时通风,下午16时关膜。幼果期至采收期,棚内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当温度过高时,及时进行揭裙膜甚至揭顶膜降温,在大棚通风处可安装防虫网,即可防鸟又可防虫进入棚内。待白砂枇杷采摘完毕后,要及时卸棚膜并全园喷水,并进行相应的采后管理,保证枇杷树体正常生长。
2.3 光温控制
大棚内温度调控可通过覆膜保温、增温柴油机,通过换气等措施来实施,12月~翌年 1 月份,白砂枇杷小果期,棚内温度偏低,可采用增膜2~3膜严实覆盖,也可采用增温柴油机(每1500 m 2 一个),调节棚内温度。但要注意花期、幼果期棚内温度不宜超过28 ℃,幼果期到膨大期棚内温度不宜超过 30 ℃,果实转色期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5 ℃;棚内温度过高过低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温、降温。
3 栽培管理
3.1 施肥管理
观察白砂枇杷常年的生长和发育,从开花到采收的时间较长,养分消耗较大。所以,施肥是很重要的管理。根据白砂枇杷的树势、树龄,通常每年施肥1~2次,然后看树势情况进行补施。第一次施肥以采后肥为主,时期为5月下旬~6月上旬采果后,施肥量按每 667 m 2 施腐熟有机肥羊粪 500~600 kg,或用腐熟菜籽饼250~300 kg,或用三元素复合肥40~50 kg。第二次施肥时期为花前(覆膜前)1个月,即10月下旬~11月上旬。此次施肥还要看树势,花量来进行施肥。如长势好的,花量少的树,可以少施,而树势偏弱花量又多的树,可按每667m 2 施腐熟有机肥羊粪200~300 kg,高钾复合肥20~25 kg。施肥方法为有机肥采用深施,以挖沟施(树与树中间),或环状形施,深度为30~40 cm,化肥浅施挖浅沟施入后全面盖土。若遇干燥天气,要进行全园多次喷水,又利于根部吸收。
棚内光照强度较露天弱时,应更换薄膜,棚内发现日均时,可采用黑色遮阳网在9时~16时覆盖。
3.2 水分管理
大棚设施栽培的白砂枇杷,覆盖棚膜后棚内仍然需要适当补充水分,在花前、幼果期都需要水分。确保果实有良好的生长发育。而在果实膨大期到成熟转色期,果园需要控制水分,减少裂果,以提高果实品质的糖度,需降低果园的湿度,减少灰霉,霉菌滋生。
3.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目的是保持树体矮化,促使树冠分层,枝梢粗灶,有利于通风透光,形成矮化、分层、立体形粗壮结果枝树型。树冠高度控制在2.5~3 m以内,确保树冠顶部距离棚顶 1.5~2 m 以上,为通风降温提供方便。修剪可分为三次进行:①采后修剪,以轻剪为主,看树适当锯大枝造型为主;②花前修剪,为修剪的重要时期,修剪要求以造型、矮化为目的,需大枝修剪与小枝矮修剪相结合,以多花重剪,少花轻剪看树进行。交叉枝、重叠枝、密生枝、直立枝、病虫枝,及时剪除,剪去离地面80 cm以下的倒挂枝,留粗剪弱结合扮梢。③疏果期修剪是辅助修剪,也是轻剪,针对长新梢有交叉,重叠、病虫害为害的枝梢进行修剪,对果实旁边的梢进行扮梢,保持果实与梢不争夺营养。促进树冠通风透光,有利于果实生长。
3.4 花果管理
白砂枇杷在进行大棚设施栽培时,需着重考虑授粉工作,在花期放蜂桶每1500 m 2放1个,按实际面积来进行花期放蜂,可提高结果率。如连续雨天、阴天关棚对蜜峰死亡多,又要增加蜂桶,确保花期以蜜蜂授粉为手段,提高结果率。
疏果工作分为2~3次进行,第1次在2月中旬时开始进行,先把花果摇一下,露出果,疏去密生果、畸形果,一枝留4~5个果,第2次在3月上旬,此次疏果为重要时期,认真对待,疏去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一般一枝留2~4个果。确保白砂枇杷效益与品质,必须针对结果多的、树势弱的要多疏,结果少的树,要少疏。
病虫害防治。白砂枇杷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毛辣虫和蚜虫,主要防治时期白砂枇杷采收后至花前盖膜前进行防治。白砂枇杷炭疽病,与毛辣虫蚜虫在采收后进行喷药防治,可采用1%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在花前可采用 20%啶虫脒2000~3000倍液,或5%吡虫啉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3.5 果实套袋
白砂枇杷皮薄,容易日灼、裂果,大棚栽培白砂枇杷要进行果实套袋,减少日灼及裂果,在3月上旬、第2次疏果后进行,以大、中、小型号的纸袋进入套袋。每枝挂果4~5 个的用大号,2~3 个的用中号,1~2个的用小号套袋。在 3 月中旬进行一次补套,在套袋时结合抹梢,不让果与梢争夺营养。
4 总结
通过白砂枇杷大棚高效优质丰产技术研究,可以确保白砂枇杷高效优质丰产稳产,是一项特高效的设施栽培技术。果品销售非常好,价格高,每667m 2 产值可达5万元以上。但在生产上全面推广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有:前期投资成本较大。按标准连栋钢架大棚,每667m 2 投入5万元以上。生产环节管理要求高。在花期采用蜜峰授粉受精、果实疏果、套袋及在生长期进行温湿调控要专人管理,做到棚不离人,人不离棚,精细管理,稍有不慎,可会导致严重减产。此外,建设大棚设施对白砂枇杷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要求高。当地白砂枇杷产区有一定面积规模的,可适当开展大棚栽培,能有更好的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及经济效益。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