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5):青藏高原上的八大主要河流及发源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23:43 1

摘要:“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目前只是一个伟大的构想,目的是要把“亚洲水塔”中的水引到非常缺水的新疆等西北地区。

“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目前只是一个伟大的构想,目的是要把“亚洲水塔”中的水引到非常缺水的新疆等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上发源了众多河流,我们是否能充分利用好这些大江大河,在“红旗河”藏水入疆工程中非常关键。

而青藏高原上都有哪些主要河流,这些河流又分别发源于哪些地方呢?

青藏高原的主要河流及发源地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和澜沧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八大主要河流

流向我国境的江河主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独龙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下图为这些江河的发源地。

八大主要河流发源地

其中,印度河与恒河为境外河流,上游只有少部分在我们境内。

(1)长江发源地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它不仅是一条自然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

长江发源地

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东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通天河与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

从此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的长江干流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

长江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其水量居世界第三位。

关于长江源头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我国古代最早认为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尚书·禹贡》中就有“岷山导江”的记载。

直到明朝末年,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通过对云南的实地考察,写成《江源考》一文,明确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江为首”,主张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为源头探索指明了方向。

清康熙年间,为了精确国家地图,康熙多次派人深入青藏地区探测长江源头。

1720年,使臣沿着金沙江一直上溯到青海玉树地区,面对密集如织的大小河流,使臣在奏章中写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阔”,形象地描述了江源地区河流密布的状况。

1976年,中国组织专家考察长江源头地区,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1978年1月13日,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公布:长江的源头是位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长江溯源历程。

(2)黄河发源地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

黄河发源地

关于黄河源头的探寻历史悠久,最早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书中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但其所指的“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讨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

元明清三代均曾派员正式勘察河源。

1978年考察后曾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但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

(3)澜沧江发源地

澜沧江,是东南亚第一巨川、亚洲第六大河,它流出我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最终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南海。

这条大河全长约4909公里,其中国境内干流长为2161公里。

澜沧江及下游的湄公河,分别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因此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澜沧江的正源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的吉富山麓,具体源头是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一座名为“吉富山”的山头下。

澜沧江发源地

关于澜沧江源头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民国初年,甘肃天水人周希武作为甘肃勘界大员周务学的随员,与洮阳人牛载坤合作对玉树地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考察。

牛载坤“冲寒冒险”,遍历澜沧江及通天河中下游一带进行测量,制成了我国第一张用新法绘制的玉树地区简图。

而周希武则“访问长老,参考图志”,深入考察玉树地区的山川风俗、形势要隘,写成了《玉树调查记》。

当时周希武记载:“澜沧江上流有二源:北曰杂曲河,南曰邪穆曲河。”他为后人留下了关于澜沧江源头较早且极为宝贵的资料。

直到2008年秋,通过现代遥感技术测量,才科学确定了澜沧江的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约5200米。

(4)怒江发源地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河流,又称“潞江”,其上游藏语称为“那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源流称为纳金曲,南流入错那湖,过那曲县东流称那曲,与右岸支流姐曲汇合后始称怒江。

怒江发源地

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将其称为“黑水河”。

这条河流经中国西藏和云南后,进入缅甸改称为“萨尔温江”,最终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

关于怒江的历史探索,民国初年,甘肃天水人周希武作为勘界随员,对玉树地区进行了详细考察,记录了澜沧江及通天河中下游一带的情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

虽然他的工作重点在澜沧江,但其考察方法也为认识怒江等青藏高原河流提供了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南的西北部,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从青藏高原并流而下,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

(5)独龙江发源地

独龙江在古典文籍中曾称独龙江为“俅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东部的伯舒拉岭南部,源头位于靠近中缅边境的冰川地带,海拔约5000米。

独龙江发源地

独龙江约250公里,中国境内约178公里。

它纵贯云南贡山县境西部,深切于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之间,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世居地。

这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800米,部分地段悬崖高差超过千米,形成了“隔岸谈话听得见,见面握手走三天”的地理奇观。

独龙族人这个名字是周总理起的,旧时有纹面的习俗,2022年有6900人左右。

1952年1月,周恩来总理接见参加中央民委第二次委员扩大会议的代表,时任贡山县长孔志清就在其中。

周总理亲切地问孔志清是哪个民族,孔志清回答:“旧社会,反动统治者歧视我们,侮辱我们,把我们当野人,称我们是‘俅子’‘俅夷’。”

独龙族人

总理又问道:“你们是怎样称呼自己的?”孔志清回答:“历来我们都自称独龙人,我们聚居的地方叫独龙江。”

总理听后,用坚定的语气说:“一切歧视少数民族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过去那些侮辱性的称呼,一律废除!

你们自称独龙人,这是一个很响亮、很有意思的族名。今后,就按你们的意愿,把你们民族的族名,定为独龙族!”

(6)雅鲁藏布江发源地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第一大河,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284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度2057公里。

它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海拔约5590米,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

其中最壮观的地理奇观是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它获得中国世界纪录协会的世界最深大峡谷、世界最长大峡谷两项世界纪录的认证。

雅鲁藏布江发源地

雅鲁藏布江的历史溯源可追溯到古代藏文记载,其中称其为“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

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聂赤赞普作为雅砻部落的首领建立了部落奴隶制的吐蕃王国。

藏族崇佛教普遍而又诚笃,流域内寺庙林立,无论是在峡谷溪涧之旁,还是深山野岭之中,都可听到悠悠的古刹钟声。

雅鲁藏布江出国境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进入孟加拉国后又称贾木纳河,最终与恒河相汇,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7)印度河发源地

印度河是南亚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其名字来源于梵文“Sindhu”(意为“河流”)。这条河流全长约2900公里,流域面积达117万平方千米。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冈仁波齐峰北坡,在中国境内,印度河的上源被称为狮泉河。

印度河发源地

河流从源头出发,先向西北流经革吉县,然后转向西流,在扎西岗附近接纳重要支流噶尔藏布后,折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随后穿越巴基斯坦全境,最终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300年左右的印度河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

该文明与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时代,以其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农业基础和成熟的技术而著称。

(8)恒河发源地

恒河是南亚的主要河流,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具体源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坡。

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

其中,帕吉勒提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根戈德里冰川脚下的冰洞,海拔约3050米;而根戈德里东南约21公里处的高穆克则被认为是恒河的真正源头。

恒河发源地

恒河全长2525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流经印度北部及孟加拉国,最终注入孟加拉湾

据印度神话传说记载,古时恒河水势汹涌,经常泛滥成灾,国王跋吉罗陀为洗刷先辈罪孽,请求天上女神下凡相助。

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田野,使居民得以安居乐业。

印度教徒相信恒河是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认为恒河圣水能洗脱其一生的罪孽与病痛,使灵魂纯洁升天。

因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主题文档

藏水入疆工程是一个构想中规模宏大的水资源调配计划,旨在将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引至干旱的新疆地区。

这个工程目前仍处于研究和论证阶段,尚未有明确的官方决策和实施计划。

根据现有构想,藏水入疆工程预计将从青藏高原发源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长江的上游金沙江,以及长江的多个支流中取水。

为了方便你了解“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主题往期内容,这里列出相关文档。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1):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说起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2):什么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3):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

“红旗河”藏水入疆构想工程(4):青藏高原上的十大主要山脉

致敬伟大的地理学家

1613年5月19日,一位头戴远游冠的青年自浙江宁海启程,开启了他历时三十余年的壮游生涯。

四百年后的今天,这一天被定为“中国旅游日”,以纪念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旅行家与地理学家——徐霞客。

值得一提的是,水经注的周年庆也是5月19日,我们竟然在无意之中与这一天重合,这当然是后话!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1587年生于江苏江阴一个富庶之家。

少年时期,他便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主动放弃科举仕途,并向母亲表明不愿局促于一隅之地的决心。

他的旅行是真正的“穷游”,因为经常宿山洞、卧破庙,甚至以衣物换粮换钱。

据统计,他的足迹遍及今中国19个省区市,总行程可绕地球一圈半。

在广西,他曾赤足攀援悬崖,准确推断出“莲花峰为黄山最高峰”,与现代测绘结果仅误差54米;在云南腾冲,他冒险深入火山口考察,成为全球首位系统研究火山地貌的学者。

他白日考察,夜晚则“就破壁枯树下,燃脂拾穗记之”,坚持记录当日所见所思。

旅途中,他三次遭盗、四次断粮,经历挚友病故、仆人卷逃等变故,却从未阻挡他前行。

1636年秋,在湘江畔密林中,51岁的徐霞客遭强盗洗劫,仅余贴身珍藏的数页日记。

同行的静闻和尚重伤垂危,弥留之际嘱托:“请将我的骨灰…带至鸡足山。”

面对劝其折返的好心人,他却说:“我携铁锹上路,何处不可埋骨?”

徐霞客的旅行不同于常人观光,是以科学考察为宗旨的学术之旅。

他推翻《禹贡》“岷山导江”的千年旧论,断言长江源头应在金沙江,其后被证实为沱沱河;他深入百余处溶洞,绘制中国首份岩溶地貌图谱,比欧洲早百余年。

英国学者李约瑟赞叹:“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二十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徐霞客在地质学上的贡献不仅限于岩溶地貌。他对流水侵蚀作用提出了“水淘”、“水漱”等术语,系统论述了河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较欧洲学者早百余年。

1641年,徐霞客病逝,留下60余万字手稿。

其次子徐屺与友人季梦良历时十年整理,终成不朽名著《徐霞客游记》。

这部著作不仅是地理发现的宝库,也生动描绘了明末市井风情,让腾冲翡翠商人的精明、丽江木府土司的豪迈、边陲马帮的驼铃声,皆跃然纸上。

2011年,国务院将《游记》开篇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让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得以永续传承。

今天再谈徐霞客,不仅是颂扬他的地理发现,更是弘扬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精神。

致敬徐霞客!

致敬伟大的地理学家!

参考资料:

《755M全球山脉数据集分享》

《【中国河湖的红色记忆】百万大军横渡,硝烟弥漫长江——长江纪事(一)》

《中华第一长河——长江》

《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丨独龙族的昨天与今天》

《千古奇人徐霞客》

http://nmq.tl.nmgjjjc.gov.cn/single/2018/06/17/18121409591931870364-18101511095914485005.html?t=1621582089004

《朱惠荣 | 奇人奇书——徐霞客与》

各大河流名称百度百科词条

各大河流名称搜狗百科词条

来源:水经注软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