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五色米基地迎来第四届尝新节,千余名村民与游客欢聚一堂,共祭天地、共庆丰收、共话振兴。
本报记者 欧阳军
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五色米基地迎来第四届尝新节,千余名村民与游客欢聚一堂,共祭天地、共庆丰收、共话振兴。
传统农耕文化展区,村民体验古法农耕农具(周伟华 /摄)
活动现场,村民自编自演的《丰收大鼓》擂响田野,《故乡的五色米》新旋律悠然回荡。三通鼓声后,传统尝新祭祀仪式正式开始。供桌上整齐摆放着五色米、三牲礼和新鲜瓜果,种植带头人刘科良依古制行祭,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丰收的感恩。
今年55岁的刘科良是本地回乡创业的典型。他传承古法种植原生态五色米,创办湖南省水府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流转13个村5000多亩土地,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带动1000多个家庭增收。其“芙蓉心”五色糙米成为畅销品牌,公司2024年荣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千人尝新庆丰收(王咏梅/摄)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五色米的今天。”刘科良表示,从土地流转补贴到农业技术指导,从品牌培育到市场拓展,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
农耕体验区吸引众多游客参与。石磨旁,家长带着孩子体验传统碾米工艺;“推子”前,游客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传统打米工具的使用方法;知识竞答区,村民们争相回答五色米相关问题,答对者捧着奖品笑逐颜开。
五色糙米香飘万家(王咏梅/摄)
据了解,双峰县杏子铺镇属于山多田少的丘陵地带,全镇拥有4万余亩基本农田。随着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创业,留守老人种田利润微薄,导致抛荒现象严重。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抛荒问题,坚守基本农田底线,发动当地种粮大户。
近几年来,全镇种粮大户已发展到100余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面临抛荒的农田流转下来统一播种,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杏子铺镇党委书记贺铁坚表示,五色米产业守护了粮食安全,带动了村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尝新节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乡亲们感恩党的好政策、期盼更美好生活的心声表达。
72岁的曹大叔告诉记者:“我家里有六个人的田五亩多,儿女们都在外创业,由于田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而且分布零散,加上我们老种法产量不高没有利润,本来不想种了,后来通过政府出面包给种粮大户,我既拿到了租金自己为合作社做事还能拿到工资,比自己种田强了好多。”此次节庆通过歌舞、古祭、农耕体验等多元形式,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见证了产业兴旺带来的乡村蝶变。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