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藏着最动人的兵团精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00:15 3

摘要:9月24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人物、“马背医生”李梦桃应邀来到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大讲堂”,开展“致敬兵团英模 弘扬兵团精神”主题讲座,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万里、青春与生命的对话,学校师生通过直播聆听讲座。

9月24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中国人物、“马背医生”李梦桃应邀来到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大讲堂”,开展“致敬兵团英模 弘扬兵团精神”主题讲座,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万里、青春与生命的对话,学校师生通过直播聆听讲座。

报告会上,李梦桃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深情回顾了自己1964年从上海支边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四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北塔山牧场,为牧民行医的感人岁月。他讲述了自己如何骑着马、背着药箱,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穿越戈壁荒漠,克服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孤独寂寞,救治病人两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的非凡经历。“只要牧民需要,我就在路上”,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他用一生践行的“医者仁心”和“为国守边”的庄严承诺。

此次讲座也是法学院主题教育思政课暨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李梦桃被哈萨克族牧民亲切地称为“好儿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现场互动频繁,多次响起热烈掌声。法学院师生代表听完感慨万千,深受激励与启发,纷纷表示要以李梦桃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践行兵团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思聪说:聆听了李梦桃先生的事迹,我深受触动。我的祖辈同样是来自上海的知青,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坚守,正是兵团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份精神,是我作为一名辅导员最宝贵的工作底色。从李梦桃老师到我们这代人,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兵团人滚烫的初心。我将用这些鲜活的故事,引导学生们理解和传承这份扎根与担当。希望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脚下这片热土,在前辈奋斗过的地方,接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法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张志成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有幸参加了李梦桃先生的讲座,内心深受触动与洗礼。李梦桃先生扎根边疆几十载,无畏严寒、不惧艰险,将青春与热血倾注于基层医疗事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我定当以李梦桃先生为楷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青春挥洒在基层热土,心怀大我、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公共管理系党支部预备党员张昊说:聆听李梦桃先生的故事,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他从上海支边到兵团,40余年骑马行医26万公里,救治两万多牧民、接生800多婴儿,用脚步丈量边疆,以仁心守护生命,被誉为“哈萨克族人民的好儿子”。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奉献史,更是兵团精神的生动缩影。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当以他为镜,传承兵团英模的担当,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需要,在弘扬兵团精神中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答卷。

2025级法律(非法学)硕士研究生杨毅铭说:在开学第一课上聆听了李梦桃先生的事迹,我深受触动。他驮药箱、跨马背,以兵团精神扎根边疆,用医者仁心守护群众安康,将爱国情融于坚守。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更要承奉献志,以所学践报国心,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2025级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生陈治吉说:靠着一匹马、一个药箱,一件皮大衣,他走遍了牧场的每一顶毡房。听完李梦桃先生的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坚守,是对初心的最深刻诠释。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更应该坚持兵团人刻苦朴素、扎实肯干的作风,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夯实道德修养,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石河子大学

文字:李思聪

图片:张笑宁 袁小楠 赵云飞

编辑:甘秀叶

编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来源:石河子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