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他在B站、微博、抖音、小红薯等各大平台,都被禁止关注了。
对中年家长们来说,有个事儿比养老问题麻烦多了,那就是补课。
今天下午,正好后台有网友留言想让老李聊聊张雪峰。
这两天他在B站、微博、抖音、小红薯等各大平台,都被禁止关注了。
很多人好奇,他这是犯了啥事儿,说实话咱也不晓得,不过可以给数据。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5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预计为10.9亿。
较2024年的10.2亿增长6.9%。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多人体会不到张雪峰的影响力,2024年他们团队服务考生超1.3万。他们公司总销售额约3亿,这个规模接近全国市场的30%。
具体到不同产品、服务,志愿填报服务收入达1.56亿—2.34。
线上课程、直播带货数千万,研学、文旅也得数千万。
2024年,他就因为直播卖卡,3小时入账2亿成为互联网热点话题。
其实卖2亿是因为他师资力量有限,真放开供应,哪怕卖5亿、6亿也没问题。
张雪峰也很实诚,在直播间里他也对各位家长坦白:
“不要期待在直播间用一个免费的连麦,去完成一个正常收费在一万块钱左右的一对一升学规划。”
张雪峰最牛的地方在于,他把小众的高考志愿填报做成了大众化、轻奢化。
而他成了那个最大的网红IP,没有之一。
有了数千万精准粉丝的助力,通过金句、直播,他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闭环:
焦虑流量化、流量产品化、产品分层化。
他们团队的产品服务对象主要分为四大层:
第一层,针对那些顶层不差钱家庭,他提供本人一对一私教。
第二层,针对风险厌恶型家长,他提供1.49万-1.89万的圆梦卡。
第三层,针对信息焦虑但预算相对有限的家长,他提供0.89万的梦想卡。
第四层,针对没有消费能力但粉丝粘性足的家长提供599元的视频课。
网传他们公司有300多名志愿填报师,年服务学生超1.3万名。
考虑高考志愿填报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2周内。
这也就意味着1名规划师的日均服务量可达3-4名学生。
高考志愿填报这事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儿。
规划师要在极短时间内处理包括分数、位次、政策、规则等在内的海量数据。
就这还没给你包括孩子个性、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等综合因素的评估。
不过团队必须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复制规划师,才能完成相应的服务量。
要不300+的培训师团队咋支撑每年1.3万+的家长和考生?
所以就形成了高流量、高单价、高负荷、高周转的商业闭环。
所以,规划师必须快速生成方案,但这又必然会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大家看到这儿,从模式上来说,是不是感觉有点儿预制菜那味儿了?
张雪峰在很多趋势和分析上说的都挺对,但也有误判的时候。
比如2020年,他就表示别看土木、建筑不一样,但在房地产行业一样赚钱。
绝大部分规划师的高考志愿规划其实都是基于现在。
因为立足现在是最安全的,毕竟哪怕出问题那都是四年以后的事儿了。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事情,但也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老李也做过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其中一个服务对象是亲戚的孩子。
你要从个性、成绩、家庭、资源、人脉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帮他选定城市、学校、专业,同时制定大学、读研的发展计划。
能不能申课题?要不要学语言?
国内读怎么选?国外读怎么办?本专业怎么选?跨专业怎么办?
很多人说,你怎么搞得这么麻烦。
严格意义上来说,志愿填报规划师就是一名高考生的人生导师。
很多时候,你的思路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出路。
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足够的知识积淀,高瞻远瞩的预判,这活儿就容易变成预制菜。
所以,张雪峰一对一的私教是最有价值的,但普通家长压根儿付不起。
如果你是家长,在孩子报志愿这种事儿上,你可以花钱,但别太听话。
尤其在尊重孩子、客观规律的大前提下,你一定得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是一名高考志愿咨询师,建议大家一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因为你介入的是别人的因果,转动的是考生的命运齿轮。
就像20多年前,恰恰就是因为别人的一个简短的建议。
老李的母校从民办变成了211,专业也从英语变成了历史学。
如果当时去民办学英语会怎么样,老李也不晓得。
但截止现在的人生轨迹确实大变样。
所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大前提是多听、多看、多想,尤其不能太听话。
来源:知许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