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余承东在下什么大棋?好多人看懵了——前阵子还放狠话“鸿蒙智行30万以下的车,卖一台亏一台”,转头就甩出起售价16.98万的尚界H5,更离谱的是,小订量累计已经冲破15万台!这不亏死?华为到底图啥?
余承东在下什么大棋?好多人看懵了——前阵子还放狠话“鸿蒙智行30万以下的车,卖一台亏一台”,转头就甩出起售价16.98万的尚界H5,更离谱的是,小订量累计已经冲破15万台!这不亏死?华为到底图啥?
要知道,这次华为还把最先进的智驾ADS 4.0(就是那种能帮你在高速自动跟车、城区避障的智驾系统)下放到20万以内市场。以前想体验这功能,至少得花三四十万买高端车。
这一下把门槛拉这么低,友商怕都要急得跺脚:“华为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但越热闹越让人好奇:明知道30万以下卖车要亏,华为为啥还一头扎进来?真像有人说的“余承东自己打自己脸”?
咱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事儿根本不是“打脸”,而是华为在下一盘大棋,余承东有三层“野心”,藏得其实挺深。
第一层野心:让智驾算法“多吃数据”,越跑越聪明
智能驾驶这东西,跟手机跑分不一样——不是在实验室里调调参数就厉害,得靠马路上的真实数据“喂”。比如下雨天摄像头看不清、小区里突然窜出小孩、高速上大货车挡视线,这些复杂场景见得多了,算法才能知道怎么应对。
尚界H5卖得越多,跑在全国 roads 上的华为车就越多,收集到的“堵车、暴雨、乡村小路”这些场景数据就越全。哪怕每台车亏点钱,换回来的是算法越来越靠谱。
那以后别人再想买智驾,第一反应就是“华为的系统稳”,这账,懂行的都明白:短期亏的是小钱,长期赚的是“智驾老大”的名头。
第二层野心:用这16万的车,铺开“鸿蒙生态”
如果,要是你现在还觉得华为只是在卖车,那可太浅了——从46万的问界M9,到16万的尚界H5,华为把鸿蒙智驾车覆盖了从高端到平民的全价位SUV,其实是在抢“生活入口”。
你想想:买了尚界H5,手机靠近车就能自动连蓝牙、导航直接同步;家里的鸿蒙空调、扫地机器人,也能在车机上控制;甚至下班路上用语音预约回家后的热水……
一旦习惯了这种“手机+车+家居”的联动,你再换别的品牌,就会觉得“不方便”。
说白了,华为亏一点钱卖车,换的是你对鸿蒙生态的依赖。就像你用惯了微信,再换别的社交软件总觉得别扭,这才是华为真正想要的“粘性”。
第三层野心:余承东要打中20万车主的“需求心理”
20万是中国老百姓买车最集中的价位段,但大家要的不是“2秒破百”的刺激,而是实实在在的放心: 带娃出门,希望车能提前识别障碍物;上班赶时间,能帮着盯路况少踩点刹车;长途开高速,能减轻点疲劳。
用一句话来说,智驾得靠谱,安全得有保障。
华为刚好踩中了这个点:16万的尚界H5,能给你三四十万高端车才有的智驾安全——比如遇到突发情况自动刹车,高速上自动变道避开大货车。同样的钱,别人给你的是“加速快一点”,华为给你的是“全程更安心”,换你选,你不心动?
所以你看,表面上是余承东“说了不算”,其实是华为在提前布局新能源的下半场: 上半场大家拼谁的电池续航长、谁的加速快;下半场拼的是“智驾够不够安全”“生态够不够方便”。
华为现在亏点钱把车卖出去,是为了以后让你觉得“买新能源车,绕不开华为”。
如果是你,正在看20万级的新能源车,会因为华为的ADS智驾,选16万的尚界H5吗?你觉得华为这波“亏本冲量”,是不是提前锁定未来的妙棋呢?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来源:汽车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