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和老罗的这波操作,把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前几天,花爸发文说了西贝事件,详情点击西贝道歉了!虽然不算「预制菜」,但也没啥差别!
西贝和老罗的这波操作,把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前几天,花爸发文说了西贝事件,详情点击西贝道歉了!虽然不算「预制菜」,但也没啥差别!
而围绕预制菜,还有许多争议:
有人说,吃了也没事,预制菜便宜方便又好吃,而且平时也没少吃,像某德基、某当劳,甚至是午餐肉、方便面,也属于大众认知里的预制菜;
也有人觉得,必须坚决反对,预制菜又贵添加剂又多,一点也不健康,根本不能吃。
还有自媒体跟上节奏,把今年五月两篇关于预制菜的论文翻出来大做文章,说预制菜塑化剂问题很严重、肉类掺假,主打一个「预制菜恐慌」……
有很多粉丝对此有疑问,今天花爸就轻松聊聊:预制菜,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咱们拒绝站队,拒绝焦虑,先说结论:它没那么神奇,但也没那么可怕。
《目录》
「READING」
预制菜塑化剂超标?
预制菜肉类掺假?
预制菜VS「现制菜」
吃或不吃,自己选择
预制菜塑化剂超标?
先说说自媒体传的塑化剂问题,花爸认真去翻了原始报告,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两份报告分别来自成都疾控和广州疾控,自媒体的解读几乎清一色地强调「检出率高」「超标十几倍」(花字),还大声疾呼:「预制菜包装的塑化剂没有标准!赶紧定!」
并非没有标准
但这消息是不对的,虽然预制菜包装没有专门的塑化剂标准,但食品包装的塑化剂迁移量、食品本身的塑化剂含量,都是有国家标准管着的!
预制菜也是食品,当然得遵守食品大类的标准!所以,并非没有标准!
检出≠超标!
花爸这里要搬出老生常谈的一句话:脱离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塑化剂检出」不等于「塑化剂超标」!
预制菜里塑化剂的来源很多,可能是包装,也可能是生产设备中的塑料部件或容器。也就是说,预制菜里的塑化剂,并不一定来源于塑料包装袋。
两家疾控中心检测的都是预制菜里的塑化剂含量。四川的报告显示超标率是4%多点,广东更是只有2%。也就是说,合格率其实高达95%–98%,并不低。
实际上塑化剂超标的只有寥寥几款,其中最高的超标了13倍。很可能也检测到了一些不规范的小作坊生产的预制菜。
而且人体对塑化剂有一定的代谢能力,符合标准的塑化剂含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但自媒体对这些关键数字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四川的预制菜超标率高一点,因为四川菜重油重辣,塑化剂确实更容易溶在油里,但也仅有4%超标,离「全军覆没」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预制菜肉类掺假?
还有自媒体引用广东食品检验所的论文,说20批预制菜速冻调理肉制品中,有15批检出了其他肉类成分,声称「掺假严重」。
可花爸去看了原文,明明写着:这个结果不能直接判定就是掺假!
因为动物DNA检测极其敏感,极有可能只是设备残留,比如上一批生产了猪肉丸没洗彻底,留下微量DNA,下一批做牛肉丸时就中招了。
而且,只要厂家在配料表里如实标注,添加少量其他肉类也是符合规定的,消费者看一眼配料表就能知道。
这种趁火打劫、渲染焦虑的内容,除了能赚足流量,还给广大吃瓜群众徒增不必要的恐慌。
预制菜VS「现制菜」
辟谣了一些不实节奏,花爸下面就好好对比一下,咱们不扯宏观政策,只说人话——对你我的胃和钱包来说,预制菜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然,我们只说合规大厂出品,无底线的小作坊只需全部pass掉!
卫生PK
很多人一听到「预制」两个字,就下意识觉得「不干净」。
但其实不然,专业工厂的全自动生产、灭菌、密封包装……这套流程下来,卫生程度反而比很多家庭厨房更高。
价格PK
「预制菜更贵?」——还真不一定。
规模化采购+副产品处理,这些都能把成本压下来。我们平时在超市或电商平台买到的一人份预制菜,往往只要个位数价钱。
冷冻≠不新鲜
预制菜需要「冷冻」保鲜,大众认知上「冻过=没营养=不新鲜」。
但其实,工厂用的是「闪电速冻」技术,能快速锁住食材水分和鲜味,加上充分灭菌,细菌几乎没法作妖。
当然,并不像厂家自己说的「比新鲜的还有营养」,但损失的也只是部分水溶性维生素。
不过,家庭购买的预制菜,运输冷链可能没那么稳,虽然其中不会滋生细菌,但反复冻融会让口感垮掉。
口感PK
上面提到的口感,正是预制菜的软肋,这一点绝对比不上现炒。
蔬菜种类极少:叶菜基本消失,只剩下胡萝卜、豌豆、这类不易变形的蔬菜;
肉质容易变柴:冷冻再加热,细胞结构容易破裂,吃起来口感差不少;
调味偏重:为了更好吃+掩盖食材新鲜度不足,酱汁常常又浓又咸,吃多容易腻。
添加剂肯定有
很多人担心防腐剂,但其实合规预制菜根本不允许添加防腐剂!密封+高温灭菌已经能实现长期保存,不需要加防腐剂。
但是其他添加剂无可避免。
为了保质期和口感,增稠剂、保水剂、香精、色素等,非常常见。虽然合规使用对人体无害,但如果你崇尚「非必要不添加」,那这方面确实要扣分。
吃或不吃,自己选择
西贝一开始的回应,也确实有点文字游戏的意思。它试图借用官方对预制菜的定义,把自己的「预制食材」摘出去,甚至误导消费者是新鲜菜,这种态度花爸非常不认同。
但我个人觉得,预制菜虽然有缺点,但偶尔吃吃没啥大事。
预制菜省事、省钱、卫生靠谱;但维生素有流失、蔬菜种类少、口感有缺陷、以及可能有非必要添加剂。
但偶尔偷懒、赶时间,吃一顿预制菜没问题。但长期依赖,自然不那么好!
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吃方便的同时,总要牺牲点「锅气」,省时间的时候,总会错过点「新鲜」。
但吃或不吃,你永远有选择权。
来源:小红花测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