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曾甘当间谍,大学生被色诱卖情报,国外间谍渗透多严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21:08 2

摘要:聊起“间谍”,总觉得是谍战片里才有的情节,黑风衣、密码本、惊心动魄的追逐戏,可真要翻一翻现实里的案例,会发现这事儿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聊起“间谍”,总觉得是谍战片里才有的情节,黑风衣、密码本、惊心动魄的追逐戏,可真要翻一翻现实里的案例,会发现这事儿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可能是电视上天天见的主持人,是刚成年的大学生,甚至是医院里给人看病的医生。

这些看似普通的身份背后,藏着境外势力挖好的坑,也写着人性里最经不起考验的弱点。

成蕾这个名字,以前在财经圈算得上响当当,湖南岳阳出身的她,十岁就跟着家人去了澳大利亚,打小就显露出语言天赋,英语演讲比赛拿冠军,后来读了昆士兰大学的会计硕士,还考了注册会计师,妥妥的“学霸精英”。

毕业后在吉百利、艾克森美孚这些大公司待过六年,之后更是进了央视,成了财经节目的门面,手里还攥着纽约电视节的铜奖,走到哪儿都是被捧着的角色。

谁能想到,这么风光的人,口袋里常年揣着一支改装录音笔,澳大利亚安全情报局早就盯上了她,央视主持人的身份能接触到国资委、发改委的官员,聊的都是没公开的宏观经济政策。

而她骨子里对“国际认可”的渴望,正好成了被攻破的缺口,对方给她套上“全球教育品牌大使”的光环,再许以高额报酬,她就这么一步步把自己卖了。

那些采访时录下的政策细节、没披露的国债发行计划,都被她用加密渠道传给了澳洲,后来算下来,就这几笔信息,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得上千亿元。

她的暴露也挺戏剧性,在《环球财经连线》直播里突然冒了句“美国和澳洲已经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动态”,主语奇怪,内容更诡异,警方一下就警觉了。

查下去才发现,她海外账户里全是不明资金,和澳洲情报人员联系得频繁得很,2022年,成蕾因非法提供国家机密被判了快三年,刑满就被驱逐回了澳洲。

刚回去的时候,澳洲总理都亲自握手迎接,把她吹成“英雄”,可等她没了利用价值,立马就被抛到一边,日子过得潦倒落魄。

这事儿其实最能说明问题:境外势力捧的从来不是“人”本身,只是人手里的信息。

身居高位的人,最该防的就是这种“被特殊对待”的错觉,光环越亮,越得守住心里的秤,不然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要是说成蕾是被虚荣害了,那18岁的小哲,就是栽在了“温柔乡”里,2011年,他作为学生去台湾大学交流,本来是件开阔眼界的好事,没想到成了台湾军情局间谍的“目标”。

那个叫许莉婷的女人,比小哲大了整整16岁,却把自己包装成林志玲那样的“温柔大姐姐”,娃娃音一撒娇,刚成年的小哲哪儿顶得住。

从交流项目结束后的主动搭话,到KTV里小哲喝多了她贴心照顾,再到后来找了两个人假扮家长,跟小哲演“见父母”的戏码,一套组合拳下来,把青春期男生对爱情的憧憬拿捏得死死的。

可许莉婷真正盯的,是小哲学的国防科工专业,还有他马上要进的重点实验室,在“爱情”的幌子下,小哲开始给她发学习笔记、实验数据,甚至偷偷拍实验室的设备和文件。

等小哲回大陆,许莉婷又说“你得干出点事业才配得上我”,逼着他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拿更深的情报,整整三年,小哲泄露出近百份国防机密,换来的不过是4万5千块的“零花钱”。

直到2014年警方把两人抓了,小哲才明白过来,自己恋上的根本不是什么“大姐姐”,而是个经验老道的间谍。

更让人唏嘘的是,许莉婷不光骗了他,还同时跟好几个大陆学生搞“恋爱关系”,早就织了张情报网。最后小哲判了三年缓刑,许莉婷判了十年。

这个案例总让人觉得格外可惜,年轻人出门交流,想交个朋友、处个对象很正常,但总得有根弦绷着,要是对方总打听你的专业、你的实验室、你的单位机密,那绝对不对劲。

所谓的“完美爱情”,从来不会逼着人背叛自己的国家。那些突如其来的温柔,说不定就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有人可能会说,成蕾是名人,小哲是学敏感专业的,跟普通人没关系,可2025年披露的几起案子,狠狠打了这个念头的脸,间谍渗透早就藏在日常里了。

这一年里,被抓的间谍里有医院的医生,借着工作便利给境外传医疗设备数据和患者信息,有机场附近的网络主播,打着“拍日常”的旗号,把敏感的飞机型号拍下来发出去。

还有高校的老师,搜集学生的教育走向数据,打包卖给境外势力,他们拿的钱不多,几千到几万美元而已,却把关乎国计民生的信息拱手让人。

细想便知,医疗数据关系着公共卫生安全,机场动态连着国防部署,学生的教育走向背后是国家的人才战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凑到一起就是完整的情报链条。

境外势力太懂了,专挑那些对生活不满、想赚外快或者缺认同的人下手,医生可能觉得“就份数据而已”,主播以为“拍个视频没啥”,可他们不知道,这随手一递就是对国家的背叛。

这恰恰是最值得警惕的关键,不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核心机密,但每个人的岗位上,都可能藏着“看似普通却很重要”的信息。

生活里有不满太正常了,工资低、压力大,这些都能说、都能提,但绝不能成了背叛的借口。

国家安全从来不是什么“宏大叙事”,它就在医生的病历系统里,在主播的镜头里,在老师的教案里,更在每个人的底线里。

不管是为了钱、为了虚荣,还是为了所谓的“感情”,都得想明白一件事:国家是根,没了这片土地的庇护,再大的“光环”、再多的“好处”,都是镜花水月。

来源:云上乌托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