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飒爽,岁稔年丰。行走在古浪乡间沃野,高标准农田质效兼升、粮食作物开镰丰收、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绿意浓、生产旺,古浪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广袤田间持续涌动着新动能,一幅
金秋飒爽,岁稔年丰。行走在古浪乡间沃野,高标准农田质效兼升、粮食作物开镰丰收、农民生活有滋有味……举目四望,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绿意浓、生产旺,古浪农业“强”的态势不断展现,农村“美”的面貌不断呈现,农民“富”的愿望不断实现,广袤田间持续涌动着新动能,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正在古浪大地徐徐铺展。
泗水镇小麦丰收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麦浪翻滚,满目金黄。进入7月份,古浪县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广袤的田野里麦浪滚滚,金黄的麦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泗水镇小麦种植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垄垄小麦被快速收割、脱粒,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卸粮口喷涌而出,装满了一辆辆运粮车。种植户们脸上挂满了笑容,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收获工作,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我们在泗水镇种植小麦650亩,都采用滴灌灌溉,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全程使用机械化作业,给我们节省了很多的劳动力。这两天趁着晴好的天气抢收小麦,看着这丰收的场景,心里特别踏实。”古浪县生态农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杜兴华说。
古浪县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抢抓农时,夯实责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今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0.33万亩,其中小麦14.25万亩,玉米32.3万亩,其他粮食作物13.78万亩。同时还同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6.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6%。
滴灌技术
“这滴灌技术非常棒!水能喂到玉米根部,一点都不浪费,再配上科学施肥,壮苗穗齐。”种植大户徐发科站在玉米地头,言语间满是认可,“从种到收全过程机械化,效率高、成本低,玉米归仓又快又好。高标准农田配上好技术,丰收底气更足了。”
“我们村建成了5000亩高标准农田,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同时配套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水和肥能够定时定量、均匀输送到每一株作物,大大提升了水肥利用效率,促进了丰收丰产。”古浪县定宁镇双庙村党总支副书记聂泰山说。
永丰滩镇玉米丰收
古浪县打破乡镇、村组界限,对农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将昔日零散地块变为集中连片的沃土。农田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不仅提升了田间管理效率,更有效吸引了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投身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资源向高效农业聚集。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已达8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5万吨以上。田间标准化布局的推进,让大型农机具得以顺畅作业,麦田里旋耕机、播种机往复穿梭,展现出科技种田的新图景。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发力。田间地头,新铺设的滴灌设施纵横交错,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
“地里面全都是滴灌带,水肥一体的,一亩地能节省30%左右的水。”大靖镇上湾村种植户张兆政说。这种水资源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水源保障。古浪县全力建设调蓄水池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同步配套供水管网、输水渠道,高效调配的水利系统加速形成。
高标准农田配套蓄水池
通过系统推进土地整治、水利优化、科技赋能与管护创新,古浪县统筹推进耕地质量改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绿色发展,连片农田中的灌溉设施有序运转,科学化管理措施深入实施,促进耕地效能与生态效益提质增效,高标准农田持续释放综合效益。
丰收,是大自然与人类合作的杰作,也是勤劳的回报。奏响丰收欢歌,始终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古浪从“农”出发,向“兴”而行,接续绘就美好“丰”景。
来源:看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