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8日至11日,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示范培训班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级法院的10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开启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
凝心聚力筑根基 砥砺奋进再出发
——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示范培训班侧记
秋阳正好,学意正浓。九月的国家法官学院,迎来了一场聚焦初心、锤炼使命的“淬炼之旅”。
9月8日至11日,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示范培训班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级法院的10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开启为期4天的集中培训。
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建与审判工作怎样深度融合?作风建设成果如何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4天时间里,学员们系统学习理论、积极参与案例研讨、严肃接受纪律教育,进一步夯实了理论根基,汲取了实践智慧,淬炼了过硬作风,取得了丰硕的学习成果。
理论铸魂——深学细悟,筑牢政治忠诚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人民法院落地生根?怎样理解“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深刻内涵?
培训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设置了一系列高质量课程。
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在国家法官学院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授课,与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交流如何进一步深化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张军院长的授课,为我们更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领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指明了方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副书记、督察室主任凌欣表示,抓好张军院长授课要求的贯彻落实,就是要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做实审务督察、司法巡查、法官惩戒等工作,狠抓纪律作风建设,并将成效体现到审判质效上来,决不能让“诉权”变“诉累”。
培训班的专题授课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有政治高度,又具实践深度,为学员们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履职担当提供了坚实支撑——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伟深入解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的深刻内涵;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张荣顺着重讲解了“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切实抓好各级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炳香则从理论层面系统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
“党支部书记不仅是审判业务的‘排头兵’,更是支部党建的‘领头雁’。”吉林省临江林区基层法院第二党支部书记王雨萌表示,此次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长期工作在审判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层法官和党支部书记既深化了认识、提升了站位,又淬炼了党性、增强了本领。
“希望通过举办示范培训班,促进和带动广大干警把理论学习与审判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起来,真正把理论学习成果落实到基层、贯彻到末端。”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陈本宇介绍,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设计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既有课堂讲授,也有讨论交流、参观见学,既保证日常党建工作知识的“解渴”,也覆盖深度理解新时代党的创新思想的“拔高”,力求让不同群体都能学有所得。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举办了12期示范培训班开展党务能力培训。该系列培训旨在为各级法院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及全员轮训提供示范样本,通过常态化、贴近实战的教学安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从实际反馈来看,示范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参训人员的广泛认可。
实践赋能——精进笃行,服务审判一线
如何以党建工作引领保障审判执行中心工作?怎样破解“两张皮”难题?
此次培训不仅注重理论武装,更强调实践指导。培训专门设置经验交流环节,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六个来自不同地区法院分别展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案例,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
“让宣讲‘冒着审判实践的热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从干警的“学习需求清单”出发,推出“以案析理”宣讲新模式,用法官熟悉的案例作载体,通过“法官讲给法官听”的方式,将理论予以案例化阐释、可视化呈现,让大家掌握运用理论指引实践的裁判方法,并在全市法院全面推广,成为破解“学用之困”的“金钥匙”。
“要全面动态了解干警‘真思想’,有的放矢解决干警‘真问题’。”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紧扣“思想政治工作根本是做人的工作”,健全干警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机制,通过“嵌入式”谈话和精准化研判,把准干警思想脉搏,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提供了坚实支撑。
“业务有问题、党建找原因。”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聚焦重大案件攻坚,构建“三融三有”工作体系,通过在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开展“老刑庭人讲述会”等方式,将政治要求、组织优势融入审判全过程,确保了重大案件审理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先锋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党员先锋审判团队”创建活动,依托审判团队建立50余个党小组,突出实干实绩导向,通过创建评选营造创先争优氛围,让先锋作用嵌入办案全程,把党组织的战斗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审判执行力。
“孩子的未来不能等,再难也要帮他走回正道。”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人民法院立足少年审判特色,打造“党建领航护苗路”品牌,通过党员接力帮教、共建“模拟法庭社团联盟”、创新“家事观察员”制度等举措,将司法保护延伸至案外,用党建温度守护少年未来。
“基层需要更多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法院成立“微法庭”临时党支部,探索“共享法庭”党建联建,总结出“三步四联”工作法,通过法院与基层党组织的紧密协作,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成为基层善治的有效支点。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源自司法实践一线的鲜活探索,迅速在学员中间引发了深刻共鸣与热烈讨论。
“党建工作必须紧扣审判主业,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法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正冲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法院党建工作的使命与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将聚焦政治引领、机制创新、自我革命等,切实推动党建与审判深度融合。
“这种理论﹢实践﹢互学的模式,让学员带着‘干货’来,也让我们装着方法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行装处党支部书记黄妍妍表示,作为革命老区的党务工作者,既要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更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用党建“红”引领老区法院发展“兴”。
作风淬炼——严纪守规,永葆清廉本色
作风建设如何抓在日常、严在细节?怎样将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作风建设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培训班通过专题授课、案例教学、纪律要求等多种方式,引导学员筑牢思想防线,锤炼过硬作风。
领导、专家们在专题授课中结合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当前法院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与任务,让学员们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作风建设要抓在日常、严在细节,这正戳中审管办工作的关键——我们管案件质量、流程和质效,本质上就是在盯作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党支部副书记田畑表示,将强化案件质效管理中的作风导向,从文书规范、流程监管、案件评查等细节入手,用“严监管”倒逼“实作风”,守住司法公正的“第一道关口”。
“关于作风建设的专题授课很实、很接地气,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时刻不能放松的‘硬杠杠’。”山东省金乡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党支部副书记闫福亮表示,要将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执法办案中强化纪律意识、恪守廉洁底线,以严谨务实、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维护好法院干部的良好形象。
“通过这次培训,感受很深,收获很大,专题授课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在党建与业务融合中的基础性作用。”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专职党务干部唐亮表示,作为党务干部,将把作风要求贯穿党务工作全过程,以严实作风促进审判主业提升,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培训班不仅安排了扎实的专题授课,还精心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与实践活动。全体参训人员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见学,在厚重的历史记忆中感悟初心使命;各小组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开展组织生活,在实操中提升党务工作能力。这种“讲授﹢实践”“室内﹢室外”的多元化学习安排,使学员们对作风建设的要求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高规格、深层次的培训,既是一次系统的政治淬炼和审判实务引领,更为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工作明方向、赋动能。”湖南省江永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谭评表示,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返回工作岗位,以更强烈的使命感、更精准的切入点、更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好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核心职责,努力交出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优异答卷。
秋意渐浓,征程再启。此次培训虽短,但影响深远。学员们一致表示,要当好“播种机”“宣传队”,把培训学到的理论、知识、方法和经验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转化为推进人民法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篇章,正由此翻开务实而崭新的一页。
记者:乔文心
责任编辑:张悦 |联系电话:(010)67550765|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斯坦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