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结论,再讲故事:第四代逸动上市限时价7.29万元,不是简单的“价格屠夫”,而是把“燃油车还能怎么卷”这件事卷到了分子层面。它用一套组合拳告诉市场——只要肯下血本,汽油车照样能打出新能源的“智能+省钱+性能”三张王牌;也告诉那些还在观望“要不要买油车”的人:
先说结论,再讲故事:第四代逸动上市限时价7.29万元,不是简单的“价格屠夫”,而是把“燃油车还能怎么卷”这件事卷到了分子层面。它用一套组合拳告诉市场——只要肯下血本,汽油车照样能打出新能源的“智能+省钱+性能”三张王牌;也告诉那些还在观望“要不要买油车”的人:别纠结,这场油电混战已经提前被长安判了“缓刑”,而缓刑通知书只要7.29万就能签字画押带走。
7.29万元是什么概念?比一台飞度便宜,比一台Polo配置高,却能给到你141kW的涡轮机、14.6英寸中控屏、终身免费基础流量、540°透明底盘,甚至还有遥控垂直泊车。
过去我们说“合资溢价”,如今长安直接掀桌子:溢价个鬼,先把成本打到骨折,再送你一堆“越级彩蛋”,让二手市场都怀疑人生——同年份二手轩逸还要7万出头,我凭什么不买台新车开回家?
DeepSeek AI语音、可见即可说、方言识别、免唤醒、连续对话……这些听起来像是20万级新势力的专属标签,被长安一股脑塞进第四代逸动。划重点——全系标配,7.29万那款“劲享型”也有。
也就是说,你坐在主驾,用川普话喊:“兄弟,把我娃的儿歌切到后排播放”,车机先听懂方言,再自动把音源切换到后排扬声器,同时调低前排音量,整个过程0.8秒完成。这种体验放到合资阵营,没有15万元根本摸不到门槛,而长安把它做成“入门即满配”。
更狠的是“场景魔方”,241项自定义指令一键执行,相当于给车主开了个“后台管理员”账号:上车自动热车、开窗透气、座椅加热、导航到公司、再把氛围灯调成女友喜欢的紫色——原来“程序员专属”的脚本级操作,现在 grandma 都能一键搞定。智能平权喊了三年,终于从PPT落到油门踏板。
500Bar缸内直喷,什么意思?就是把汽油雾化到头发丝1/5的直径,燃烧速度提升、颗粒物排放下降、扭矩平台提前。账面数据141kW、310N·m,直接把1.6L自吸轩逸(90kW、155N·m)按在地上摩擦,更尴尬的是油耗——长安官方“一箱油1000km”听上去像广告词,可就算日常打八折也有800km,折合每公里0.45元,跟纯电车型在公共快充桩的花费几乎打平。
没有充电桩焦虑,不用排队等位,冬天不怕续航腰斩,高速不怕风阻翻倍,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还会根据坡度、拥堵自动调整扭矩输出,副驾的孕妇睡得安稳,后排的娃不会晕车。过去“涡轮=顿挫=高维护”的刻板印象,被蓝鲸500Bar+爱信8AT组合拳打得粉碎;剩下的,只有轩逸、朗逸车主在论坛里弱弱地敲字:“自吸平顺才是一种情怀。”情怀能当饭吃吗?能当公里数跑吗?市场投票永远用脚。
方舟笼式车身,77.2%高强钢,最高1500MPa,这组数字如果出现在沃尔沃宣讲会上,大家会点头“嗯,北欧风”;但长安把它放在7万级轿车身上,就让对手很难受——毕竟某些德系合资至今还在用1200MPa当宣传卖点。540°全景影像+180°底盘透视,相当于给车辆开了“上帝视角”,再狭窄的菜场车位也能看清轮眉离台阶还有几厘米;6气囊、高清行车记录仪、并线辅助、倒车横向预警一股脑全系标配,做法简单粗暴:别管用户用不用得到,先给齐再说。结果就是,当轩逸经典还在纠结要不要给后轮鼓刹换碟刹,逸动已经用“堆配置”把安全门槛抬高到“显微镜”级别——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显微镜一照,高下立判。
2765mm轴距,1334mm后排横向宽度,1.8米大汉翘二郎腿还剩70mm空当,520L后备厢+28处储物格,后排座椅放平秒变1.9米“移动大床房”。车载冷暖箱、前排座椅通风加热、0.79㎡全景天窗、前排双层隔音玻璃……这些配置放在豪华D级车上叫“贴心”,放在7万级轿车上就叫“离谱”。
更离谱的是,长安把“空间魔术师”头衔从日系手里抢过来:扶手箱里藏冷暖箱、门板格能放下1.5L大水壶、副驾挂钩承重3kg、后排坐垫下方还能塞两双球鞋——空间利用率直接拉到66.7%。合资阵营里能做到这一水平的,恐怕得去看本田MM理念,可本田不会给你14.6寸大屏和AI语音。紧凑级?不,这是“引号级”空间。
很多人都说燃油车走到尽头,但长安用第四代逸动证明——只要技术迭代够快、配置堆得够狠、价格压得够低,汽油机照样能“返老还童”。杨大勇在发布会上抛出“35:65”的油电销量预测,看上去保守,实则精准:65%新能源是趋势,35%燃油车是刚需,而长安要做的,就是把这块刚需蛋糕通通收入囊中。
当竞品还在“清库存、降排量、减配置”的老路上一路向西,长安反手给出“涡轮+AI+终身质保”三件套,瞬间让燃油车再次性感。未来三年,7-10万级市场会出现“马太效应”:头部玩家用技术+规模把成本打到地板,尾部品牌连降价资格都没有——要么转型新能源,要么直接退出中国。第四代逸动不是简单的“新车上市”,而是一纸判决书:燃油车可以老,但必须足够狠;否则,连老去的资格都没有。
来源:汽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