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你在哪喝咖啡,17世纪的英国就是有人对咖啡充满意见:「把老旧、破碎的皮革拿去燃烧、捣碎成粉末,制造出来的气味就是咖啡的味道:闻起来就像旧鞋……就像马匹清洗池的气味,就像女巫从死人骨头中提炼出来的汁液……来自异国的屁味。
不管你在哪喝咖啡,17世纪的英国就是有人对咖啡充满意见:「把老旧、破碎的皮革拿去燃烧、捣碎成粉末,制造出来的气味就是咖啡的味道:闻起来就像旧鞋……就像马匹清洗池的气味,就像女巫从死人骨头中提炼出来的汁液……来自异国的屁味。
1650年,全英格兰的第一间咖啡屋正式于牛津开业; 1652 年,伦敦也出现英格兰第二间咖啡屋。 1660 年后,咖啡在民间相当受欢迎,政府开始对咖啡课税,但民众对咖啡的热情依然未减。虽然有人认为喝咖啡会导致不孕,但咖啡屋仍一家接着一家开。 1663 年五月,伦敦至少就有 82 间咖啡屋,到了 1770 年至少暴增到了一千家左右。 这些咖啡屋只服务男客,所以里头除了女服务生清一色都是男性。只要你是男性,不管身分或阶级都能到咖啡屋消费,当然前提是你要负担得起。
在家喝咖啡是一种古怪的行径 伦敦的洛伊德咖啡屋(Lloyd’ s )与加拉威咖啡屋( Garraway ’ s )主要是服务商人。圣詹姆斯咖啡屋( St James ’ s Coffee House )与可可树咖啡屋( Cocoa Tree )则是政治人物聚集的场所──如果你是惠格党党员,就去圣詹姆斯咖啡屋,托利党成员则是去后者。如果你想讨论宗教信仰,最好到圣保罗教堂附近的咖啡屋,因为在其他咖啡屋内不能讨论这些议题。如果你热爱文学,那么柯芬园的威尔咖啡屋( Will ’ s Coffee House )便是首选,因为约翰.德莱顿常在那里发表他对最新书籍或剧作的见解,成为众人的焦点。 大部分的咖啡屋只会有一个房间,里头摆几张桌椅让客人使用,有些咖啡屋的室内空间则较宽敞,例如来到布里斯托,走进约翰.金伯(John Kimber)经营的大南方咖啡室( Great Lower Coffee Room ),能看到三张桌子,周围摆放了座椅、长椅、板凳,屋内有时钟,柜台上有一叠咖啡杯盘和玻璃杯,室内还有一座火炉,地板是由原木板铺排而成,空气中飘着咖啡以及菸草的气味。第二间咖啡室位于二楼,内部摆设与一楼大同小异,只不过里头还有沙发、镜子跟窗帘等奢华的家饰。
就跟某些酒馆一样,有些咖啡屋老板也用历史文物来吸引顾客,其中有些例子令人捧腹大笑。象是在伦敦的某间咖啡厅,就以具有「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e)太太的侍女的姐姐的帽子」为噱头来招揽客户。 只要付一便士的入场费,想在里头待多久就能待多久,还能喝着用一个个大瓮煮出的热腾腾黑咖啡,一边抽着咖啡屋提供的装了黑菸草的烟斗。喝咖啡的同时,你还能阅览店家挑选的周报跟通讯报,或是跟俱乐部的伙伴聊天、谈论彼此关心的大事。在这个时期,「俱乐部」的意思是一群会定期聚会的朋友,以非正式约定的形式彼此平均分摊喝咖啡的费用。 想自己买咖啡在家泡也行。1689年以前咖啡每磅三先令,后来政府提高消费税后,价格就随之上涨。到了 1690 年代,每磅单价来到六先令。如果要在家喝咖啡,需要购入咖啡壶以及瓷杯。咖啡壶平均价格约为六便士,不过进口自中国的瓷杯每个则要一先令六便士。
但是咖啡相对来说还是一种只会出现在公共场合的社交性饮料,如果在十七世纪有人躲在家中喝咖啡,那可是相当古怪的行径。自己在家喝酒很合理,喝咖啡就不行。但是不管你在哪喝咖啡,就是有人对咖啡充满意见。正如《抗拒咖啡》(A Satyr against Coffee)一书所说: 「把老旧、破碎的皮革拿去燃烧、捣碎成粉末,制造出来的气味就是咖啡的味道:闻起来就像旧鞋……就像马匹清洗池的气味,就像女巫从死人骨头中提炼出来的汁液……来自异国的屁味。」 © 图文源自网络整理,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真诚百灵鸟0Xqw2h8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