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耕意义:春季最后节气(4月20日左右),雨水增多,利于播种,“雨生百谷”得名。
谷雨
农耕意义: 春季最后节气(4月20日左右),雨水增多,利于播种,“雨生百谷”得名。
仓颉传说: 传说文字诞生时,天降“谷子雨”庆贺,演变为节气。
天文依据: 太阳到达黄经30°,标志春季尾声。
诗句赏析:
“谷雨如丝复似尘”
以“丝”“尘”比喻雨滴的轻柔细密,既写春雨缠绵之态,又暗合农时——此时雨水温润,滋养百谷却不过骤,恰是播种所需。
“煮瓶浮蜡正尝新”
宋代有谷雨品新茶的习俗。“煮瓶”指煎茶,“浮蜡”形容茶汤表面泛起的泡沫如蜡光,呼应“尝新”(饮当年初采的春茶)。
古人认为谷雨茶(雨前茶)清热明目,故有“贵春茶”之说。
来源:浮玉谈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