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央视播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上海篇,带领观众在这座“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城市里,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与高度。在节目呈现的五组取景地中,曹杨新村虽然不是最“高大上”的城市地标,却凭借浓郁的社区烟火气而备受关注。那么,曹杨新村究竟有哪些独到之
9月13日,央视播出大型季播节目《城市风华录》上海篇,带领观众在这座“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城市里,感受“人民城市”的温度与高度。在节目呈现的五组取景地中,曹杨新村虽然不是最“高大上”的城市地标,却凭借浓郁的社区烟火气而备受关注。那么,曹杨新村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得以从众多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城市风华的重要注脚?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走过了光辉的70余年,70年前的曹杨人最先住上楼房、最先用上抽水马桶和煤气灶,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而在2025年,曹杨率先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搬入了“量子A星”,成为上海“量子城市”的首批落地场景。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应用,便能轻松解锁社区服务,让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节目中,由总台主持人撒贝宁、王嘉宁,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以及演员郑恺组成的“风华团”,分为两组,分别深入虚拟与现实中的曹杨新村,实地观察“美好生活掌中宝”的应用成效。今天,就请让小雄带领你跟随央视的镜头,先穿越进虚拟世界,一起游览一番吧。
首先,让我们看看“风华团”成员在虚拟的曹杨新村中,有哪些惊喜发现:
所谓量子世界中的曹杨新村,其实是“美好生活掌中宝”根据现实世界1:1搭建的一座数字城市底座,其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每一处公园都清晰可见。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仅仅是一个三维版本的城市地图——它更像是“数字镜像生命体”,通过艺术化复刻物质外观,同步搭载属性信息,和现实世界实现“同频呼吸”。
“美好生活掌中宝”曹杨新村数字城市底座
©掌中宝发布视频
其实,不仅是曹杨新村,整个上海都在全力推进“量子A星”的建设,打造空间立体贯通、陆海全域覆盖,最基础、最广泛的时空底盘。目前,1.0版本的量子A星已经与“美好生活掌中宝”一同作为“量子城市”的首批应用成果,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
上海“量子A星”1.0版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那“美好生活掌中宝”是怎么在社区生活和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呢?节目里,曹杨新村的社区工作者给出了详细解答,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美好生活掌中宝”构建了覆盖“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数字底座。无论是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还是社区规划师,都能通过它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自己需要了解的设施分布情况。
“美好生活掌中宝”设施分布查询界面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不仅如此,“美好生活掌中宝”还进一步细化了信息精度。以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为例,在数字地图上,不仅能显示出它的地址、开放时间、主要功能等基础信息,还能精准定位到建筑内部的社区食堂、社区药房、慈善超市等功能区域,真正实现“分层到间”的精准查询。
“美好生活掌中宝” 武宁党群服务中心查询界面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从此,大家不再需要为找一个地方反复奔波,也不用为了解一项服务反复电话咨询,只需打开 “美好生活掌中宝”,就能轻松一览社区万象,尽情享受这份虚实相生、时空联动的“掌上15分钟生活圈”便利。
“美好生活掌中宝”不只是简单集成了设施点位信息,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服务接口的集成。在过去,社区的各类服务分散在多个不同的线上平台,居民要享受服务,需要在不同平台间来回切换,十分不便。而现在,“美好生活掌中宝”接入了长者食堂菜单、活动室课程表等多项社区动态数据,还整合了社区食堂订餐、宝宝屋预约、数字解纷、慈善直播、社区议事、方案评选、活动预约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出了全场景的服务矩阵。
“美好生活掌中宝”服务矩阵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在这里,家长可以轻松为子女预约托育服务,老人能自助预定助老餐食,居民还能随时反馈社区里的问题。它构建起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服务体系,全面响应大家“急难愁盼”的民生诉求,让社区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节目中提到,“美好生活掌中宝”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能为便民服务点的规划和运营提供数据支撑,从而实现社区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过去,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往往主要以服务半径作为标准,这是一种静态的、仅从空间这一单一维度进行考量的布局方式。但一个生活圈就像10万人的量子纠缠,是一个更加多元、动态的复杂整体,单一的规划标准早已无法满足需求。而“美好生活掌中宝”通过人群精准画像、设施使用频次统计、人流监测分析、用户反馈评价收集等多项要素的叠加,为我们展现出了更加客观、真实与生动的社区全貌。
社区生活圈智理综合平台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举个例子,居民对各类服务设施的预约数量、提出的反馈意见等信息,都会详细记录在“美好生活掌中宝”的后台。社区工作者通过这些信息,能全面了解各类服务设施的运营和使用情况,这些数据也成为了优化调整服务设施布局的重要参考依据。
不仅如此,“美好生活掌中宝”还能成为辅助社区规划师开展新建设施选址工作的“智囊团”。从识别社区服务的短板问题,到分析区域内的时空交通、人口、环境状况,再结合地块用地属性和建筑属性进行综合研判,整个过程就像和一位专业规划师聊天交流一样轻松,一份人民坊的选址报告很快就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美好生活掌中宝”辅助选址的分析要素示意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美好生活掌中宝”让我们看到了数字浪潮下社区治理的全新可能,它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融入每一个数据接口、每一次服务整合、每一份规划分析中。
曹杨新村的这份尝试,不仅是上海“量子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更为全国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样本”。当技术真正俯身贴近民生需求,当数字工具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便有了更加坚实、更加温暖的科技支撑。
正如诸大建教授在节目中所总结的:用酷炫的高科技服务于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建设高科技指导下的“人民城市”榜样,这正是中国特色现代化故事的生动案例。
以上就是量子世界中“美好生活掌中宝”的精彩呈现,它用数字化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社区治理的新视角。而当这份数字世界的便利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又会给曹杨新村居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接下来,小雄将带大家继续跟随央视镜头,回到现实里的曹杨新村,探寻“美好生活掌中宝”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感受数字化赋能下社区生活的全新模样。敬请期待吧!
来源: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