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不止于“办”案 更重于“护”航——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五位一体”守护“少年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7:53 3

摘要:今年上半年,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紧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惩、护、联、教、智”五维发力,将司法办案与权益保护、法治宣传、数字治理深度融合,在办案中传递温度,在协作中凝聚合力,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送法进校园

通讯员 徐鲁梅 秦啟芳

今年上半年,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紧扣“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惩、护、联、教、智”五维发力,将司法办案与权益保护、法治宣传、数字治理深度融合,在办案中传递温度,在协作中凝聚合力,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筑牢司法“防护墙”

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始终保持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压态势,聚焦性侵、故意伤害等重点案件,落实“提前介入+一站式办案救助+双向保护”机制,今年上半年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2人,起诉15人。同步推动源头治理,以“强制报告宣传月”为抓手,联合妇联、卫健、教育等部门走进乡村、社区,通过案例讲解、资料发放等形式,向医护人员、教师、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宣讲强制报告义务,累计覆盖重点人群300余人次。

深化多元救助

传递司法“暖温度”

构建“司法救助+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全链条帮扶体系。大通县人民检察院依托“花开北川”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枫暖北川”控申办案团队,联合司法社工,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精准救助。今年上半年为3名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万元;执行帮助教育、亲职教育、心理评测(疏导)等未成年人特殊制度共计60余次。

强化协同联动

织密保护“共同体”

建立“检察+N”协作机制。大通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妇联、法院、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破解未成年人保护难点、疏通堵点。在校园安全领域,与大通县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共同排查隐患,督促整改校园周边食品卫生、消防设施等问题;在禁毒治理中,联合大通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走进良教乡中心学校,通过仿真毒品展示、涉毒案例剖析等形式,为200余名学生筑牢“防毒墙”;在行业监管方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电竞酒店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进行综合履职,推动建立行业自律规范。

创新法治宣教

播撒法治“种子田”

以“全覆盖、接地气、趣味性 ”为原则,打造多样化法治教育品牌。打造校园主阵地,开学季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各学校,以“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形式开展“开学第一课”,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探索特色活动载体,联合团县委、县教育局举办“与法相伴 未爱童行”第三届法治夏令营,创新“四大主题日”模式,组织40名少数民族学生沉浸式体验法治之旅,让法治知识从“听进去”变为“记下来”。推动多场景延伸,结合儿童节等重要节点,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县域内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主要单位领导及师生代表,近距离感受检察工作的法治温度与为民情怀。

数字赋能治理

提升保护“精准度”

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数字检察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应用。运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开发的有关场所未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监督模型,精准锁定县域内3家影剧院未能体现对全体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的问题,成案3件。该模型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法律条文落地,更让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公共资源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下一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检校社”协同,将法治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延伸至偏远乡镇;运用好数字检察模型,让数字技术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智慧大脑”,持续以“检察蓝”守护“少年红”,用更实举措、更暖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赵霄榕制作:樊嘉婧审核:周晓琴(2025年第1608期)

来源:西宁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