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沐风拟好节目单,去校办上报,通知说,教务处、团委、保卫处等领导联合办公,审查节目。沐风进门时,艺体班的柳新颖正和高副处长争论。高副处长说《刑场上的婚礼》,舞蹈现实意义不强,必须让路,当前,对越自卫反击战,歌颂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才是王道。柳新颖争辩道,舞蹈重
长篇作品:《一代中师》
作者:王祥青
第四十二章:“红五月”杨洋出彩
上午,沐风拟好节目单,去校办上报,通知说,教务处、团委、保卫处等领导联合办公,审查节目。沐风进门时,艺体班的柳新颖正和高副处长争论。高副处长说《刑场上的婚礼》,舞蹈现实意义不强,必须让路,当前,对越自卫反击战,歌颂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才是王道。柳新颖争辩道,舞蹈重在艺术性、表现力,不是一时半会能排练成功的。高副处长连连摇头,顺手接过沐风递上的节目单,瞅了一眼,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说这就对了!《十五的月亮》,歌伴舞,歌颂边防军人,呼唤理解万岁,现实意义啊!领导们都说好好,有意义。
柳新颖满含期待的目光,向团委王书记求援,王书记说备选,权当解围。
上交节目单的同学陆续进门,室内有些拥挤嘈杂,王书记说,放下节目单,回班里等消息。沐风本想解释什么,听王书记之言,只好作罢。
歌伴舞《十五的月亮》得到领导首肯,沐风自是兴奋不已,回到班里,与同学们商议抢时间复排一遍,确保万无一失。大家一呼百应,操练起来。沐风全情投入,其他事情全抛在了九霄云外。
“呜-呜呜-呜呜呜呜-”如泣如诉,直钻耳蜗。声音来自女生宿舍楼。高副处长前面带路,寻声而去。
沐风心道,坏了!是“笛老挪”在响,羽钟灵怎么在宿舍?节目单上没有“笛老挪”独奏?沐风怨自己大意,只顾排练节目,没仔细看审查后的节目单,看来“笛老挪”又被拿下了。
确实如此,高副处长一看“笛老挪”三字,连说不妥,一票否决。羽钟灵见节目单上,没有自己的独奏,心想肯定又是“气氛不符!”,不行!必须想办法,让专家听到“笛老挪”的声音。趁“迷踪六君子”表演结束,躲进宿舍,吹起“笛老挪”,期盼引起省里专家注意,为“笛老挪”正名,为自己正名!
“别吹了!捣什么乱?”高副处长一进楼道,高声呵止。沐风先他一步,上楼敲门。
“《催春曲》!”音乐视导员站在楼下,耳听乐曲变得热烈欢畅,兴奋异常,招呼大家别打扰吹奏者,让其继续。
沐风闻听,压住脚步,高副处长只能嘟囔着跟随。
音乐视导员,立在门外,手打节奏,待《催春曲》终了,轻轻敲门,问可以进吗?
门开了,羽钟灵低眉顺眼,大气不出,静等疾风暴雨的到来。
音乐视导员审视着羽钟灵的“埙”,眉头紧皱,满脸疑惑,自言自语道奇怪。
梨形陶制品,通高和自己的中指一般高,梨形最大处直径和自己小指般高,内膛中空,壁厚约一指的十分之一,上端突起的部分为吹孔,外径约半指,内径约四分之一一指,腔体上有三个按音孔,正面下方左右各一孔,背面一孔。形状像埙,但绝对不是埙,音乐视导员颇感疑惑。
音乐视导员说,别慌,再吹一下。羽钟灵双手托持“笛老挪”,口对吹孔边棱送气。
听我指令:三孔全闭,好,“a”音;开左右任何一孔,“小三度的c1”音;开两孔,“d1”音;三孔全开,“e1”音。奇怪!只有a、c1、d1、e1四音,这是什么乐器?
羽钟灵说是“笛老挪”,娘留下的念想。音乐视导员问你吹的乐曲都是娘教的吗?羽钟灵点头默认。
“瑰宝!瑰宝!”音乐视导员转头对高副处长等人说,一定要好好保护,等我的消息,我还会来的。
羽钟灵轻出一口长气,抬眼偷瞄沐风,沐风伸出大拇指,点头赞许。
“本报讯,4月9日 ,日本建成世界第一座‘无人工厂’”读报时间,商扬放了个“炸弹”。
“无人工厂”?还有没人的工厂?
“哈哈,打死我也不信!”
“别吵,别吵!听听咋说”
“1984年4月9日,世界上第一座实验用的‘无人工厂’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证明,以往需要用近百名熟练工人和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最新机械,花两周时间制造出来的小型齿转机、柴油机等,现在只需要用4名工人花一天时间就可制造出来。”
“哈哈,真的,我信了!”
“嘁——没人打你吧?”
“别吵,别吵,没讲为啥?”杨洋刨根问底。
“‘无人工厂’里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这个成功必将进一步加快整个制造业的‘工厂自动化’进程。”
“嗨——明白了!自动完成,就叫无人”
“自动完成?怎样自动的,想象不出啊!”宫铁铮向商扬讨要报纸,想再读一遍,寻找答案。
“同学们,知道我为什么读这篇报道吗?”商扬说,工业能自动化,教学能自动化吗?学习能自动化吗?如果都自动化了,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商扬的问题令大家迷茫,不知如何回答。
“有必要!绝对有必要!”李岛老师跨上讲台,化掌为刀,斩钉截铁的回答,自动化是人为的自动化,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师者的传道授业,文化知识不得传承,创新技能无从展现,只剩躯壳没有灵魂的人,能实现自动化吗?
是啊,有道理,大家不由自主鼓掌欢呼。
李岛老师静等大家平复情绪后,宣布通知:
关于开展“红五月”诗歌朗诵会通知。五月,在世界革命史和中革命史上,是布满斗争流血的日子,“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均在五月,故称红五月。特别在中国革命史上,济南“五三惨案”、南京“五二〇”血案、湖南“马日事变”、上海“五卅惨案”等均发生在五月,革命者的鲜血染红了华厦大地,为讴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经研究,定于5月下旬举办“红五月”诗歌朗诵会,希各班积极准备,争创佳绩……鼓励原创,首发作品给予加分……
“哈哈,加分!我们赢了,大作家!”“大喇叭”霍安生自信有商扬,82-8稳赢!众人叽叽喳喳,都说加分就是为我们82-8量身定做的,没理由不赢。
李岛老师说,是否由新岸文学社牵头,班内搞诗歌评选活动,班委和团支部拿出具体方案,同学们讨论一下。
沐风、焦栋眼光交流,点头决定实施。涂锋、荣祥展纸疾书,已然开始创作。杨洋眼盯一寓发呆,想必欲放个“卫星”,震惊众人。
商扬等女生趴在课桌上,没人出声,是不是暗中较劲?
沐风公布82-8班“红五月”诗歌朗诵会实施方案:首先班内评选,每日晚点分散进行。晚点时间,两或三人朗读诗歌,其余同学都是评委,匿名打分,当场公布个人成绩,待全员完成,按个人总分排名决定优劣。这样,既不会冲淡正常的学习秩序,又拉长了战线,利于同学们精心准备,精品呈现。
同学们都说可行,大家暗自用功,力争早日上台。起初几日,商扬总说太平淡,没起伏,号召力不强,直到杨洋上台,唱响《济南惨案歌》,聊起《石碑·方阵》背后的故事,大家都说“死板系”的“卫星”放的好。
“苞桑!苞桑!
莫惊慌莫彷徨,
听我知耻歌,
快快起来杀豺狼!
毁家誓死到沙场!”
伴着铿锵有力的抑扬顿挫,杨洋弓步架肘,面对同学们,甩头亮相,赢得满堂喝彩。
我朗诵的诗歌是《石碑·方阵》,作者,杨洋
那天,我到了趵突泉
走进五三惨案纪念馆
那里的景象在我的梦里从没出现过
我有些稚气的眼睛惊呆了!
“五三纪念碑”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石碑不多、不高、不阔,
低吟浅唱,述说着屈辱
声讨“狗肉将军”的不争,侵华日寇的暴行
石碑?方阵?
是的,
那是万人方阵阔步而来!
那是孤勇者的前赴后继!
《济南惨案歌》在呼唤:
心伤心伤!军阀病狂,揖彼豺狼。
济案之役,日人侵我边防,杀我善良,据我鲁疆。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惟知亡庶不可亡。
家可以破,济案不可忘!身可以死,济案不可忘!
苞桑!苞桑!莫惊慌莫彷徨,听我知耻歌,快快起来杀豺狼!毁家誓死到沙场!
末了,情到浓处,杨洋放声高歌。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引得隔壁班同学踮脚引颈,恨不得破窗探头而入。
杨洋说他真的去了济南,瞻仰五三惨案纪念馆,凭吊死难英雄蔡公时,鞭挞“狗肉将军”张宗昌,学唱《济南惨案歌》。有人说我“死板”、“较真儿”,我觉得值!
商扬暗赞,不服不行,杨洋的较真儿确实有效,正想赞扬几句,不料,杨洋的卖关子,竟让她笑出了声。
“同学们,知道去大城市最应该首先知道什么吗?”
大家引颈不语,知道杨洋藏不住答案。
“厕所啊,憋死我了!”
哈哈——哈哈,教师里充满了欢乐嬉戏的气氛。
注:王祥青,1983级中师生。《一代中师》,是其独立创作的约50万字长篇小说。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东省邹平师范学校(注:文中为鲁中师范学校)为背景,全景展示以沐风、商扬等人为代表的一代中师生的芳华。
作者简介:王祥青,1983级中师生,毕业于山东省邹平师范学校。先后在国企、教育系统工作。现供职于山东省邹平市新世纪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近年,先后在期刊报纸、微信公众号发表小说、散文10余万字,小说《谭校》获齐鲁文学年选奖。
来源:小桔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