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直播间黑幕:高端四件套的惊天骗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4:03 1

摘要:"您正在购买的这款100支长绒棉四件套,原价3999,今天直播间只要299!"当主播声嘶力竭地喊出这句话时,有多少消费者能想到,他们捧回家的"高端货",可能连30支都不到?

"您正在购买的这款100支长绒棉四件套,原价3999,今天直播间只要299!"当主播声嘶力竭地喊出这句话时,有多少消费者能想到,他们捧回家的"高端货",可能连30支都不到?

造假产业链触目惊心

央视调查揭开了直播间家纺产品的遮羞布。在南通某直播间,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匹马棉只是营销话术"。调查发现,从面料到标签,造假早已形成完整产业链。部分辅料店公然售卖假冒A类标签,甚至能提供"一条龙服务"——伪造检测报告、制作防伪二维码,细节逼真到专业人士都难辨真假。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虚标行为已成行业"潜规则"。海宁家纺城的商户透露,在电商平台,虚标支数早已是公开秘密。一些商家甚至理直气壮:"反正消费者不会测,标多少都行!"

老年人成重点收割对象

调查中最让人痛心的一幕出现在嘉兴某场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主播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不熟悉,将普通化纤面料吹嘘成"进口长绒棉",将40支说成120支。很多老人为子女购置婚庆用品,却不知自己花高价买到的都是劣质品。

这种精准收割弱势群体的行为尤为可耻。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老年人的退货率最低,就算发现问题也不懂维权,所以成了重点目标。"

维权困境与行业反思

面对乱象,消费者维权却举步维艰。由于纺织品专业知识门槛高,普通消费者很难举证。即便投诉成功,往往也只能退货了事,商家付出的违法成本极低。

这场闹剧背后,反映的是直播电商野蛮生长时期的监管空白。当流量成为唯一KPI,诚信就变成了第一个被牺牲的代价。但我们更该思考:在一个健全的市场里,为什么造假者能活得比守法者更滋润?

不要等到下一个"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才来重视质量安全。从主播到平台,从厂家到检测机构,这条利益链上的每一环都该为诚信缺失付出代价。毕竟,消费者买的不仅是四件套,更是一个安心的睡眠。

#热点观察家#

来源:爱英时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