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年前还能勉强开口的人,如今连一个音节都发不出,胳膊和手早就动不了,腿站不起来,脖子也只能轻微晃两下,嘴角控制不住地流口水,连脸上的表情都在慢慢消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9月23号,《新周刊》晒出的采访里,蔡磊妻子段睿的话让无数人揪紧了心:
“他状况很不好了,完全没法说话,整个人都痛苦得不行。”
半年前还能勉强开口的人,如今连一个音节都发不出,胳膊和手早就动不了,腿站不起来,脖子也只能轻微晃两下,嘴角控制不住地流口水,连脸上的表情都在慢慢消失。
谁能想到,这样被病痛绞缠的人,几年前还是站在行业顶端的“弄潮儿”。
作为京东前副总裁,蔡磊曾带着团队45天干完别人10个月的活,硬生生推动了中国首张电子发票落地,每年帮企业省下近亿元成本,连《电子商务法》的立法都有他的参与。
可2019年那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诊断书,把这位改革先锋的人生彻底转向。
医生说,这病平均生存期就三到五年,最终会连呼吸肌都“冻住”,从那以后,蔡磊的身体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退化的按钮。
2023年他还能试用智能人工喉说话,2024年感冒一次就被送进ICU,差点要气切抢救,2025年初声音已经变得又高又细,段睿得靠语境才能听懂六成。
到现在,蔡磊连最基本的语言功能都没了,晚上疼得要让人翻身十几次,却还靠着眼控仪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
段睿说他“发自内心地乐观”,可这份乐观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毕竟渐冻症的痛苦,是肌肉一点点坏死却全程清醒的折磨。
更让人揪心的是,段睿透露蔡磊接下来可能要做胃造瘘手术,通俗点来说,就是在胃上打个孔插导管,以后吃饭全靠机器把流食打进去。
做这样的手术,也是渐冻症患者吞咽功能丧失后的无奈选择,虽然能维持营养,但对任何人都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打击,而对曾经凡事亲力亲为的蔡磊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可他没得选,因为只有活着,才能继续跟病魔耗下去。
可就在蔡磊拼着命抗争的时候,网上却总有刺耳的声音,说他“直播带货就是为了给老婆留钱”。
能说出这话的人,怕是没见过“破冰驿站”的真实情况。
2022年蔡磊刚开始直播时,一场下来才卖七万多块,观众就七千多人,光工作人员工资都不够付。
段睿后来全职接手,干脆把所有收入都捐给了科研,自己还倒贴钱进去,2023年他们搞“春蕾计划”,一下就捐了1000万,2024年又给西湖教育基金会签了捐赠协议,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实事。
要是真为了赚钱,蔡磊犯不着这么折腾,毕竟他患病前就已经是行业精英,根本不缺家底。
可他偏要掏空积蓄建患者数据平台,现在这平台已经链接了上万名病友,成了世界最大的民间渐冻症数据库。
此外他还拜会200多家投资机构路演,推动10多条药物管线,2024年一款小核酸药还拿了美国FDA的孤儿药资格。
华大集团的尹烨曾经因看不下去造谣,直接晒出他病床照作证,力挺蔡磊的科研事业。
段睿在采访里说,他做这么多不只是因为爱情,还有对医学的敬畏,如今她白天带货晚上照护,连跟蔡磊住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可她从没喊过苦,反而说“绝望的病患群体需要更多帮助”。
可以说如果没有段睿的牺牲,撑着直播间这个“钱袋子”,蔡磊的科研计划早就断了粮。
也有人说蔡磊做的这些,离攻克渐冻症还太远,这话也没说错,毕竟这病是医学界的硬骨头,全球投入15亿美元都没出突破性药物。
但别忘了,在他之前,多少渐冻症患者只能默默等待生命结束?是他把这个罕见病拉到公众视野里,是他建起了患者和科学家的桥梁,是他让病友们知道“还有人在为我们拼命”。
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是怕死亡,是想为后面的患者多留点希望。
现在的蔡磊,虽然没法说话,没法动弹,但他的“武器”从没放下,眼控仪敲出的每一个字,都是给病魔的战书;直播间卖出的每一件货,都是科研的弹药;他签下的遗体捐献协议,更是留给医学的“最后一颗子弹”。
如今47岁的他,早就超越了“病人”的身份,成了渐冻症群体的灯塔。
而那些质疑他的人该醒醒了,当一个人用生命在为陌生人铺路时,最起码的尊重都给不了,实在说不过去。
至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或许帮不上科研的忙,但至少可以不添乱,多一份理解,毕竟蔡磊今天的抗争,可能就是明天无数患者的希望。
希望这盏灯能亮得再久一点,也希望医学能跑赢时间,让他能亲眼看到“破冰”的那天。
信息来源:
鲁中晨报2025.09.24《妻子透露蔡磊近况:已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仅能吃流食;抗争渐冻症已有6年,账号4个月未更新》
《新周刊》对话段睿2025.09.23
澎湃新闻2025.09.24《与苦难肉搏的大女主,绝不只是贤良淑德的“蔡磊妻子”》
来源:侃文的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