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变化就两点:一是酒店可以反向报告“问题客人”,二是平台会用AI技术识别“职业差评师”。消息一出,很多酒店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早就该这样了。
就在刚刚,携程的点评规则,终于要迎来一场实质性的变革。他们发布了点评新规:
核心变化就两点:一是酒店可以反向报告“问题客人”,二是平台会用AI技术识别“职业差评师”。消息一出,很多酒店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早就该这样了。
一
那些“有口难言”的时刻
做酒店的,谁没遇到过几个“神仙”客人?我们怕的不是差评,怕的是那些明显不公、甚至别有用心的评价。
比如,凌晨两点提出要免费升级房型被婉拒,第二天退房时就留下一条“服务冷漠,毫无人情味”的差评。又比如,把房间糟蹋得无处下脚后,反而在点评里抱怨“卫生堪忧”。更让人憋屈的是那种直接拿着“写好评”或“给差评”作为筹码,来索要额外优惠的行为。
面对这些,过去我们大多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申诉吗?过程漫长,结果难料。为一个差评耗费大量精力,最后可能还是原地踏步。更多时候,我们算了——不是认输,而是输不起时间,更输不起那个挂在首页的分数。这种单方面的评价体系,久而久之,确实让一部分人变得有恃无恐。
二
新规则,到底带来了什么实在变化?
这次调整,可以看作平台给酒店递来了两样工具:一件是“盾牌”,用于防守;一件是“检测仪”,用于预警。
01. 后台报告机制:有了讲理的地方
从10月22日起,酒店在后台提交客人不当行为(如威胁、勒索、恶意破坏)的流程将被标准化。关键在于,平台承诺会对报告加快处理,审核通过的反馈也会及时通知酒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提交的证据不再石沉大海。酒店方有了一个正式、有效的渠道去陈述事实。这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按钮,更是建立了一种“双向沟通”的可能。当那些试图靠威胁获利的客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记录在案时,他们也得掂量掂量了。
02. AI识别:让“职业差评”现出原形
引入AI模型识别恶意差评,这是技术赋能公平的体现。它的好处很实际:
· 降权处理: 被识别出的恶意差评,对酒店总体评分的影响会大幅降低。这保护了酒店最核心的口碑生命线。
· 提速增效: 相关的申诉周期被压缩到1个工作日。快速处理,能让我们尽快从纠纷中抽身,把精力放回服务本身。
这样一来,系统就能高效地完成初筛,把最可疑的情况标亮,让人工审核能更聚焦。这对净化整个点评环境是有益的。
三
公平,是良性生态的起点
智鹏认为,这套新机制的目的和本质是重建公平。
作为酒店人,我们欢迎所有真实的反馈,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真诚的建议是酒店成长的镜子。我们反对的,从来都是那些被恶意扭曲的“评价”。一个健康的生态,应该保护守规矩的人——无论是用心经营的酒店,还是文明住宿的客人。
规则的平衡,最终会让服务回归本质。酒店可以更坦然地把资源投入到提升真实的体验上,而不是耗费在与少数不当行为的周旋中。对于绝大多数遵守规则的客人来说,点评环境会更真实、更有参考价值,这同样是一种保护。
可以说,这是OTA平台在治理思路上一次值得肯定的进步。它表明平台开始更系统地倾听酒店端的声音,并尝试用机制和技术来解决问题。
对于酒店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它给了我们更多底气去坚持原则,去专业地服务,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然,权利也意味着责任,我们需要更规范地管理流程、留存证据,更谨慎地使用这份权利。
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方向是对的。当酒店与客人能在更公平的规则下对话,行业的良性循环才算真正启动。
·END·
来源:智鹏酒店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