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市直机关党建联系片为单位,分片组织开展市直机关优秀党建项目“亮晒比学”活动,通过亮项目、晒典型、比成绩、学经验,全方位呈现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做法和成效。即日起,
前言
为引导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市直机关党建联系片为单位,分片组织开展市直机关优秀党建项目“亮晒比学”活动,通过亮项目、晒典型、比成绩、学经验,全方位呈现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做法和成效。即日起,“福州机关”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市直机关优秀党建项目的经验做法,以供学习借鉴。
福州边检
“国门榕耀”
党建项目
具体做法
福州边检“国门榕耀”党建项目,取驻地“榕城”象征之意,以福州地域文化为魂,以边检主责主业为基,寓意在党建引领的光辉使命下,通过大力弘扬榕树“扎根深厚、坚忍不拔、荫庇一方”的精神,彰显边检民警忠诚担当、锐意进取,坚守国门、服务为民的先锋形象,打造新时代福州国门形象的红色名片。
项目以“榕合聚力、耀守平安”为核心理念,紧扣地处对台前沿特殊区位、担负海港前沿多样勤务、驻守偏远前沿分散阵地“三个前沿”实际,立足打好省会边检靓丽名片、海港边检管理“福州模式”、台胞台企台青登陆第一幸福家园第一窗口“三张特色牌”,着力构建“一主四翼”的党建品牌格局矩阵。
“国门榕耀”重点打造榕根、榕枝、榕荫、榕脉“四个榕耀工程”。
01
榕根·忠诚铸魂工程
以强化政治建警为根本保证,通过设立“榕耀讲堂”、开展“榕树下党课”、创建“榕耀先锋岗”、开设“榕耀练兵场”、评选“榕耀之星”等,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提升队伍人才建设和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纵深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支委培训制度,举办党务能力培训班,落实“三会一课”报备、“定期+随机”巡听旁听、支部会议记录集中调阅制度,优化“选星、育星、亮星、追星”典型培树机制,持续提增“四强”党支部建设质效。
02
榕枝·国门守护工程
以防范化解海上风险隐患为基点,以全面加强“三新建设”为驱动,通过打造“榕耀智盾”平台、开展“榕盾行动”、设立“闽江口党建联勤区”等,全力拓展海港管控手段,全力提升科技赋能、智能监管、精准查缉水平,巩固对跨境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全面筑牢海上国门安全防线。践行“主动边检”理念,精准把握管控力度和服务温度,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前置服务、弥合缝隙,建立搭靠外轮许可过期提醒模型,加大远洋渔工渔企政策宣讲力度频次,最大限度防止过失疏忽违法违规风险。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大调研,针对远洋渔业、化工能源、修造船业等特色业态,“一类一策”定制管理服务,实体运作服务开放工作组,编发《口岸开放建设标准指引》,定制“一企一策”支持口岸开放方案,保障7个泊位正式对外开放,2个泊位临时进靠外轮,6个泊位推进建设,助力远洋渔业基地母港开放运营。
03
榕荫·惠民暖心工程
以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方位融入强省会战略、更高水平“海上福州”建设大局,通过设立“阅见榕马”驿站、做优“国门小福星”平台、组建“榕耀志愿服务队”、开展“榕耀满意度评议”等,为台胞、侨胞快速通关、出入境政策咨询提供特色服务,高效支持营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边检机关社会责任。深入践行“两岸融合、福马先行”理念,发挥市两岸融合发展专班成员单位作用,参与制定《打造福马产业合作园区工作举措》,立足福马“小三通”、台轮管理、闽台货运直航班轮三类对台任务,深化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机制,全力保障海峡青年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重要活动。
04
榕脉·联创共建工程
以在省会城市发挥更大边检窗口效应为牵引,通过做大做强“港区党建大联盟”“马江边检党建带”,深化与口岸联检单位、港区企业、驻地高校的结对共建,进一步拓展扩大驻地“红色朋友圈”,大力推进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工作共促,持续提升边检参与度、贡献度、美誉度。
同时,结合所辖4个一线执勤队特点实际,依次指导驻守北纬25°马尾港区的执勤一队打造“闽江红帆”、驻守“海上福州”桥头堡连江港区的执勤二队打造“海丝前哨”、担负两条对台“小三通”航线旅检任务的执勤三队打造“同舟共榕”、驻守罗源港区的执勤四队打造“罗川卫士”等4个子品牌,充分展现“根深叶茂守平安,国门先锋耀榕城”的形象风采。
工作成效
服务远洋渔企方面,使用“一类一策”定制管理服务,高效查验出入境(港)船舶3153艘次、比增10.67%,助力首批21艘次2万余吨远洋渔获高效上岸,华东船厂年产值大幅增长突破8亿元,3艘“全球最大”等一批高附加值船舶新造出口,1项举措获评福建自贸区创新典型实践案例,1项举措获福州自贸区采纳列入复制推广清单。推动国际航行船舶维修“动态风控”精细化管理试点落地、华东船厂年产值大幅增长突破8亿元,助力首批21艘次2万余吨远洋渔获上岸,全球载货量最大的海洋工程船、全球最大纸浆运输船、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船等高附加值船舶新造出口,3项举措拟列入《全省边检机关服务促进福建高质量发展举措》。
对台保障通关方面,参与制定《打造福马产业合作园区工作举措》,深化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机制,全力保障海峡青年节、两马“同春闹元宵”等重要活动,高效查验福马“小三通”客轮1214艘次、旅客44491人次,分别比增21.40%、52.74%,查验对台小额贸易商船120艘次,助力“两马”海上货运货值超3亿元,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获市政府通报表扬。
靠前服务福马率先融合、更高水平“海上福州”、民营经济强市战略,对台工作被《人民日报》和央视《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助力远洋渔业基地母港3—6号泊位、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3号泊位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支持跨境电商发展获市政府通报表扬,联合编报过境免签政策实施情况获市政府肯定批转,“远洋渔企优速通”获评福建自贸区创新实践案例、远洋渔船锚地查验模式获福州自贸区复制推广。上半年共查验出入境(港)船舶3039艘次、人员82491人次,分别比增10.99%、22.91%,口岸辖区保持安全稳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