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打开手机看剧,你会发现追星环境彻底变了味。不论是中年硬汉还是新晋小生,都在被网友调侃成“小女孩”,评论区里“姐姐”“妈咪”“公主”“女王”轮流出现。到底是谁带起了这阵疯狂的嬷嬷风,把男明星从高冷男神捧成了惹人怜爱的小甜心?内娱的规则真的换了,连一向以铁血硬
现在打开手机看剧,你会发现追星环境彻底变了味。不论是中年硬汉还是新晋小生,都在被网友调侃成“小女孩”,评论区里“姐姐”“妈咪”“公主”“女王”轮流出现。到底是谁带起了这阵疯狂的嬷嬷风,把男明星从高冷男神捧成了惹人怜爱的小甜心?内娱的规则真的换了,连一向以铁血硬汉形象示人的王宝强也逃不过这一波嬷法。
别觉得这是乱说啊,一部《赴山海》播出,原本是武侠大男主,结果成毅直接打破观众对美强惨的认知。你能想象吗?浅粉、浅黄、马卡龙色系天天换,主角萧秋水“惨”到连手脚都被挑断,被所有人误解折磨,还要遭受兄弟背叛,整个剧基本是虐身又虐心,眼泪和吐血像家常便饭。以前大男主都是天降大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现在彻底变成了美惨强“主打一个我见犹怜”。全网一起玩梗,网友评价都能让人笑翻:“感人的陪产画面”。
这股嬷嬷文化其实不新鲜,但现在是真的到处都是。一开始可能是同人圈玩出来的词,大家把某个角色当做情感的集合体——妹妹、女儿、妻子、女神,统统都行。大家觉得这些男演员太脆弱了,想保护他们、宠他们,哪怕是细节都能狂喜到地铁老人看手机。这套玩法还真不是粉丝单方面发疯,越来越多男明星,会主动发点娇软的自拍,让自己融进大家的“嬷心”审美里。不光帅,更要激发大家的保护欲。
你别光注意这些“小鲜肉”,叔圈也是嬷法重灾区。说到最出圈的嬷嬷对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居然是王宝强。脑海里的许三多,憨厚倔强苦命人设,怎么就成了印第安部落神女?萌白细腰,娇弱万人迷,一下就让你分不清是气还是乐。张译也被玩成军中“白月光”,张颂文更是凭微博高情商互动,成了“男妈妈”顶流。叔圈嬷嬷控制力简直爆棚,不管你再怎么刚,再怎么铁血,燥起来照样被全网捧成小花旦。
嬷法席卷娱乐圈的时候,你会发现,剧不分正烂,大家都自有说法。不管你是李涯还是祖峰,哪怕哭得特别好看,都要被扣上叔圈林黛玉的帽子。其实嬷嬷文化和泥塑一样,只要你在团体里够顺毛,看剧看得够入戏,大家就愿意把你捧到天上。被嬷不止是叔叔和哥哥,还可以是爱妃、哭妃、笑妃,不少剧组营销比谁都懂怎么蹭这个流量,什么“男妲己”“自嬷式演技”“抹布文学”,只要有热度,标签贴个遍你看都看不过来。
你可能还在想,这种“把男人变成小女孩”的审美到底是不是一种包袱,好像大家都变成了亲妈身份,男明星只需要负责脆弱、受伤、撒娇。但仔细看,嬷嬷玩法其实已经改变了粉丝和偶像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前的明星是遥不可及,每个人追的是完美幻想,现在追求的是能投射复杂“欲望”的对象,而且最好能主动回应你的情感需求,甚至被轻轻冒犯一下。
耽改剧、ABO设定、双男主CP,这些热门词汇不断被收编,变成了娱乐圈的新DNA。黄轩变成Omega,朱亚文是Alpha,白客给安排成Beta,内娱伪娘文学又迎来了新高潮。但核心永远都是那一句,“爱他就嬷他”。剧情和角色都在往需要被宠、被呵护、被凝视靠拢。现在追星,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能哭能笑能嗲,没人会觉得奇怪。
你问这样的嬷嬷文化是不是进步?有人说是女性获得更多话语权,有人觉得还是男角色获利,旁观者怎么看都行。毕竟狂欢现场已经开了,大家各取所需,谁参与谁乐。对吧,你自己品。
总之娱乐圈每隔段时间都会冒出一些新风潮,这阵嬷嬷文化估计停不了。下次刷剧,看到中年硬汉哭得梨花带雨,有人喊“妈咪你值得!”别惊讶,可能你也要加入这场全民自嗨。
来源:磨糖啊唐阿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