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部分驻村工作队把联系义诊纳入工作内容,在农村医疗资源匮乏、村民健康意识待提升的背景下,这一举措为村民带来诸多便利,如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医疗服务、助力疾病早期发现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驻村工作队联系,医疗健康部门就不组织义诊。
当下,部分驻村工作队把联系义诊纳入工作内容,在农村医疗资源匮乏、村民健康意识待提升的背景下,这一举措为村民带来诸多便利,如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医疗服务、助力疾病早期发现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驻村工作队联系,医疗健康部门就不组织义诊。
从履行公共卫生职责来看,医疗健康部门承担着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公平等重要使命。组织义诊是有效履行职责的方式之一,能深入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提供免费医疗检查、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指导等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维护社会健康稳定。例如传染病高发地区,定期义诊有效控制了疾病传播。
我国地域广阔,城乡、地区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较低,居民看病就医困难。医疗健康部门组织义诊可弥补这一不足,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农村居民身边,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促进医疗公平。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扶贫的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开展面向基层的医疗服务活动,包括义诊。为完成政策目标任务,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战略目标,医疗健康部门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义诊。
驻村工作队联系义诊也有着特殊作用与意义。他们长期扎根农村,了解村庄情况和村民健康需求,能精准对接,有针对性地组织义诊活动,提高义诊效率和效果。在组织协调与宣传动员方面,驻村工作队可协助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义诊顺利进行,还能利用自身影响力宣传动员,提高知晓率和参与度。此外,他们与村民建立了长期联系和信任关系,能在义诊后继续关注村民健康状况,提供后续指导和帮助,建立长效健康帮扶机制。
即便没有驻村工作队联系,医疗健康部门也会基于常规工作安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特殊需求、与其他部门或社会组织合作等情况组织义诊。
驻村工作队联系义诊影响积极、作用独特,但医疗健康部门组织义诊是其内在需要,不会因驻村工作队有无联系而停止。二者可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来源:风闻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