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护童心理念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构建与实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17:31 1

摘要:身心健康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举措,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自2006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以“身心并重”为指引,创新性提出“携手护童心”的心育理念,整合园家社多方资源,最大程度为幼儿创建良好地心理环境,

身心健康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举措,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自2006年以来,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以“身心并重”为指引,创新性提出“携手护童心”的心育理念,整合园家社多方资源,最大程度为幼儿创建良好地心理环境,助力幼儿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着力构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

创新提出“携手护童心”的心育理念

幼儿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期,幼儿是学前教育的关键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尊重、接纳的态度去走近幼儿、发现幼儿,针对全体幼儿、典型幼儿和特需幼儿,分别开展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健康辅导及个体干预,使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情境中,逐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幼儿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多方协作共育的结果。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建构需多方携手从纵横两个维度同步推进。纵向,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支持幼儿更好地从入园适应自然过渡到入学准备;横向,整合园家社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到幼儿园心育的行列,形成心育合力。横向覆盖纵向深入,立体多元将“携手护童心”心育理念渗透于学前教育的始终,为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着力建构幼儿心育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

幼儿园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相关精神,基于“携手护童心”的心育理念,从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学习品质五个维度出发,建构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心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为“心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及“心育”实践探索打好基础并提供指导。“心育”课程以幼儿与自我、幼儿与幼儿园、幼儿与家庭、幼儿与社会四个经验扩展线为横轴,以花花春、火火夏、果果秋、雪雪冬四季为纵轴,综合形成小、中、大班共24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施对象涉及小中大各年龄段,实施内容辐射到家庭,实施主体扩展到社群。

搭建幼儿园“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幼儿园、家庭、社会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域,唯有多主体相互协作,方能最大化发挥育心效果。幼儿园以护航幼儿健康发展、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家社协同效能为目的,充分发挥园家社聚合效应,通过项目制、任务制的方式,搭建“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即:桂宝心育屋、桂师慧心苑、桂宝共育堂、桂宝新视界。

幼儿园联合社区资源建设“桂宝心育屋”为幼儿搭建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建设多元化、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教育基地护航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心育屋”为幼儿提供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沙盘游戏体验,同时抓住幼儿发展关键期,为有特殊需求幼儿建立一幼一档,提供供专业感知觉以及系列机能训练活动。“桂师慧心苑”为教师搭建心育学习中心,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开展教职工心理疗愈沙龙,舒缓压力调适情绪,减少在园幼儿师源性心理危机的产生的可能,并针对教师在心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个案辅导,提升教师的心理育人能力。“桂宝共育堂”为家长搭建心育支持中心,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针对全体家长,通过家长工作坊、家长开放日、云上直播间等线上线下结合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开展“桂宝共育堂”系列公益讲坛,为家长与社群解答育儿困惑,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心育认知。“桂宝心视界”为园家社搭建心育协同中心,建立多方协同育心绿色通道,打破时间、空间、人员限制,建立“桂宝心视界”云端心理平台,为家长与社群提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的平台,有效促进家长科学育心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智慧。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常态运行机制

为保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常态运行,幼儿园坚持制度先行,特制订《幼儿园心育课程管理制度》《幼儿心理健康筛查跟踪管理制度》《家长预约入班制度》《心理资源室管理制度》《转介与干预制度》《幼儿心理健康保密制度》《幼儿园融合教育制度》七大制度,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管理全过程,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园以“全环境浸润、全主体参与、全阶段支持”多维多方拓展“携手护童心”支持渠道,发挥1+1+1>3的协同效应,建设涵盖面向全体、关注群体、干预个体的预防、辅导、干预三层支持系统保障,共同护航幼儿健康成长。

构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评估体系及评估流程

经长达18年的深入研究与迭代优化,幼儿园构建了“携手护童心”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评估体系。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评估体系分为三级。一级面向全体,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情绪调适、学习品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采用“心智花园”量表以家长视角开展调查,辅以家长访谈和教师观察,全面评估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二级关注群体,评估内容包括刻板行为、言语沟通、感知觉、认知理解和秩序性等,采用房树人、沙盘游戏等工具,辅以教师日常观察,全面筛查存在典型问题行为的幼儿。三级个体干预,针对经医学鉴定的特需幼儿,教师使用“ABC”育心观察表,评估幼儿在行为、情绪、社交、学习等方面的障碍程度,有计划地给予个性化支持。

为推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评估体系常态化运行,幼儿园梳理了贯穿幼儿入园适应到入学准备的评估流程。评估采用园家社多主体、全阶段筛查评估方式。首先,每年面向全体幼儿,运用教师观察、家长问卷、科学量表进行全园心理健康筛查,初步了解全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园所通过系统的心育课程,为全体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基于调查结果,聚焦筛查出的典型问题行为儿童,借助绘画心理分析和沙盘游戏投射幼儿心理状态,运用行为观察和访谈评估追踪幼儿问题行为成因,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调适。最后,针对经医学鉴定的特需幼儿,联合融合教育团队和医疗机构,采用一对一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发展评估是采用分层评估、重点干预的方式进行的。伴随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开展,保障了每一个幼儿都能跨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基础。自“携手护童心”一体化实施以来,家长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满意率逐年提高,近八年,满意度均超99.8%;市妇幼保健所每年对幼儿进行心理筛查,无一例心理问题幼儿。三年来,华师幼儿园通过《心智花园:儿童行为与发展调查项目家长问卷》调查显示:幼儿各项得分均高于常模。通过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特需幼儿融合成效好,心理发展达到小学入学标准,100%升入普通小学。(刘玉平)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