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人抱怨“工作永远做不完”时,可曾想到3000年前的古人早就把“996”的苦写成了诗?今天咱们就借《诗经·小雅·北山》这面镜子,瞧瞧周代“打工人”如何在加班中唱出“人间真实”,说不定你能从千年前的叹息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吸睛标题:
《从“王事靡盬”到“996”:3000年前打工人的职场吐槽与生存纪实——解码〈北山〉里的“内卷”初章》
开篇引语:
现代人抱怨“工作永远做不完”时,可曾想到3000年前的古人早就把“996”的苦写成了诗?今天咱们就借《诗经·小雅·北山》这面镜子,瞧瞧周代“打工人”如何在加班中唱出“人间真实”,说不定你能从千年前的叹息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模仿《百家讲坛》讲解:
各位朋友,您有没有过“别人摸鱼我加班,别人躺平我内卷”的委屈?这事儿啊,西周的打工人早就经历过!您看《北山》一开头“陟彼北山,言采其杞”,乍一听像爬山采枸杞的悠闲画面,结果话锋一转——“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合着人家不是去郊游,是被“王室公务”追着跑,累到担心父母没人养,妥妥的“职场焦虑+家庭责任”双重暴击!
诗里最扎心的是对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面看是说“天下都是老板的”,但紧接着就吐槽“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领导分配任务不公平,专挑老实人使劲!您琢磨这场景:同事在办公室喝茶聊天(“或燕燕居息”),您却在烈日下跑腿(“或遑遑于野”);别人下班追剧(“或息偃在床”),您还在写方案(“或不已于行”),这不就是古代版“内卷现场”吗?
更妙的是古人吐槽还带“排比暴击”:“或不知叫号”(有人装聋作哑不干活)、“或惨惨劬劳”(有人累到崩溃);“或栖迟偃仰”(有人躺平摆烂)、“或王事鞅掌”(有人忙到蓬头垢面)。您看,3000年前就把职场众生相画活了!最后一句“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简直是灵魂呐喊:我望向四周,连个能喘口气的地方都没有!像不像您加班到深夜,望着窗外灯火时的无奈?
所以啊,这首诗与其说是周代的“职场日记”,不如说是穿越时空的“打工人独白”:从古至今,谁没为生活奔忙过?但古人用诗记录委屈,咱们用“表情包”吐槽,本质上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给自己找一口喘息的“精神气”。
《诗经·小雅·北山》原文:
plaintext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嘉我未老,鲜我方将。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遑遑于野;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白话翻译:
爬上那座北山腰,采点枸杞解心焦。
王室差事没尽头,父母生计愁坏了!
普天之下哪片地,不是君王所属土?
四海之内哪个人,不是君王旗下臣?
大夫分配不公平,偏让我这忙不停!
四匹雄马跑得欢,王室差事堆成山。
夸我年轻体力好,说我正当有力量。
精力旺盛血气刚,就该跑腿走四方!
有人在家享清闲,有人奔波在野外;
有人卧床睡大觉,有人赶路不歇脚。
有人充耳不闻事,有人累得要崩溃;
有人躺平混日子,有人忙得手难开。
有人酗酒寻欢乐,有人怕错心发慌;
有人闲聊说闲话,有人凡事都得扛。
(翻译注:用“996”“摸鱼”“躺平”等现代语境词,强化“王室差事”与“职场任务”的共鸣,末句“靡事不为”译为“凡事都得扛”,突出打工人“万能补丁”的辛酸感。)
来源:单纯圆月V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