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最大(39)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5:43 2

摘要:“金兰,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呢,你却来了。正好,我有一个项目,你来参考一下。”

金兰喝了一碗茶的时间,老于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金兰,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呢,你却来了。正好,我有一个项目,你来参考一下。”

“哦?只要是你考察好的项目,我觉得多半能赚钱。”

“这个项目,短平快,用不了几天就有回报。”

“啊?这么好啊,您快说。”

“外贸下辖的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里有绣活,可以组织村里的姐妹们干,咱们可以抽佣金。我打听了,每一百块钱的工钱里,就能给咱们提成十块钱,你看看,是不是暴利?”

“干绣活?我一个大老粗,可不懂啊。”

金兰惭愧,要说大针大线地套个被褥,给弟弟妹妹套个棉袄棉裤啥的,她不在话下。

要说让她描龙绣凤,她觉得比杀了她还难受。

谁要是在她面前说让她做针线活,她都觉得那是在羞辱她。

“不用你亲自干,只要你能找到场地,组织起来人,我这里就派老师去教。她们一边学着干,一边就能创造经济价值了。我相信,以你现在的副书记的地位,应该能组织起来人的吧?”

“不知道附近有没有接绣活的点儿,我最好去参观一下怎么做的,才可以上这个项目。”

“有。在市富润街道就有,是我们街道居委会组织的,进城的待业青年和附近村庄的女子在干。”

“哦?那咱们去看看。”

“欣欣,你再在这里看着铺子,我和你阿姨去看看。”

“放心吧爸爸,我能看得住。”

“我带着你?”金兰询问。

“不用,在市区里,骑摩托车和骑自行车速度差不多。”

金兰跟着老于到了一个街道上,里面的屋子毫不客气地说,还不如农村的好。用三个字来形容:脏、乱、差。而且,下水道的气息味,还不如臭烘烘的猪圈粪好闻。

到了一个厂房一样的地方,很显然是很早就废弃的一个仓库模样。

老于在厂房门口停下自行车,金兰也赶紧停下来。

“这就是我们小区的绣活加工厂了。”

金兰跟着老于进去,里面有很多花撑子。不像金兰在电视了里或者电影里看到的拿在手里的那种圆形花撑子,而是一个架子上,每人一块纸板,她们在纸板上一边捋着白色绦子,一边用细细的大头针在往纸板上按。

纸板上有图纸,图纸上有花型。

金兰从没做过细活,就算是纳鞋底都做的很少,对于这样的活,她不确定能不能挣到钱。

“金兰,这些工人一天能挣一块多钱,积极一点夜里加点儿班,差不多能挣到两块多钱。你可别小看这点儿钱,积少成多,能为家庭解决很多困难。也可以为咱们创造一毛到两毛钱的收入。”

“我知道……但是,我不懂手工活啊,要不这样吧,和我一起长大的赵书记的闺女小琴倒是很手巧,之前在大队裁缝组里干过。我回家问问她有没有兴趣。其实,我看着手工活,就头皮发麻。”金兰无奈地笑。

老于看出了金兰眼里的不屑。是啊,像金兰这样风风火火的女子,适合干大事情。

“老于,你来啦?多亏了你,给咱们街道解决了待业青年问题。这位是?”

有个老大妈走过来,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缝好的绣品。

“这位是我的合作伙伴,叫赵金兰。她的家乡闲着的姐妹多,也很适合做这个活,就跑来看看了。”

“哦,那感情好。我们老于呀,就是热情!姑娘,我给你介绍一下。”

老大妈领着金兰,走到一个绣案前,“你看,压完绦子后,图纸上有印的用什么手法,看看,这是八字形,这是蜘蛛结,还有葡萄扣等。很好玩的。做完起针后,还要把背面的绦子头用白线签一下,不能让他脱穗了。”

老太太展示给金兰看,金兰觉得,也没什么难的嘛!

“好,谢谢您!”

“李大姐,谢谢您,我回去看看我姐妹能干吧?于老板是知道的,我天天太忙了,根本坐不下来。”

他们告辞出来,李大姐还在后面喊,“金兰,上老于家里坐坐啊,他就在这个街道上住!”

“好的!”金兰胡乱答应。

金兰骑上摩托车,和老于告辞,“要是今年还收金银花的话,告诉我一声,我再拼一季。”

“今年的金银花不太理想,要是慢慢收着的话,只能挣个小钱,要是像去年那样成千成千的挣,怕是不行了。”

“我觉得收药材确实是不行了,种药材怎么样?”金兰忽然道。

她现在想着种山楂,那么,助她起家的药材可不可以种呢?

“那得自己去弄药材种子,野生的,就是不知道适合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金兰告辞老于出来,细想刚才发生的事,这才恍然李大姐说的话。

老于的老婆走了后,他没再婚。大概李大姐把她看成是老于搞的对象了。

金兰摇摇头,嘻嘻,以后可不能和任何一个光棍男人走得太近了,防止有人胡乱说道。

金兰回到家,把一包裙子给了妹妹们,星期六,玉兰也正好在家。

“你给妹妹们分分,不合适的我让裁缝给帮忙改改。”

“啊?大姐,我爱死你啦!”玉兰上来,扳着金兰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我们学校里有穿裙子的同学,那个漂亮哟,可羡慕死我啦!”

金兰擦脸,“去去,以后自己想穿什么衣服,自己去挣!”

“可我的稿费都上交给你了啊。”

“我现在不缺你那仨瓜俩枣的,要是你想帮大姐,就多给弟弟妹妹们辅导一下学习。”

“知道了姐!”

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吃了饭。特别是小七,穿着裙子在人群里钻过来钻过去的。那么小的人儿,已经知道爱美了。

就连有才眼里都有了羡慕的光。

金兰摸摸有才的头,“乖,你是个男孩子,不能穿裙子的,等我再进城时,看到有卖裤衩的话,给你们兄弟三个每人买一个。”

吃完晚饭,已经到了傍黑天,正是溜门子的好时候。

金兰溜溜达达来到赵抗战的家,他们家也是四间大瓦房,宽敞明亮。

小琴有两个弟弟,每人住着一间屋,小琴和钱兽医也住着一间屋。

小琴的婆家在很远的地方,钱兽医不能回去,小琴也就住进了娘家。

小琴的儿子已经两个月了,正是不躺不坐的年龄。小琴没事情,就天天抱着儿子满大街转。

期间有人夸儿子的,小琴就笑得花儿一样。小琴刚在外面闲逛回来,就看到金兰站在她家门口了。

小琴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总想着高金兰一头,一番比拼下来,她也嫁了个医生,尽管是给牲畜治病的,但那也叫医生不是但在事业方面,她比金兰矮的不是一截半截,简直是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

唯一可以高她一头的是,她现在生了个儿子。在这个以男为尊的时代,生了儿子,就代表着不被计划生育吵吵了,在公婆和丈夫面前能挺胸做人了。

“你来找我爹?”小琴问。

“找你。”金兰笑。

“找我干啥?”小琴细忖,她没有和金兰有任何来往啊?

“找你发财。”

“我还带着孩子呢,怎么发财?”

“是这样的……”金兰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我只是找你当个管理人,你挣百分之七,剩下的百分之三归咱们村集体财产。”

金兰还没想好,要怎样能像红果峪村一样,既富裕了农户,又增长了集体资金呢?

“我天天被儿子栓死了,我也想干点儿活。但是现在你看……”

“我也就是一说,你没时间的话,我可以找别人来干。”金兰激她。

“你!你看不起谁呢?我自己的困难,我自己克服!要是真忙起来,我让婆婆过来带孩子。”

“哈哈,那就好!”

果然小琴怕激。

“我也找叔商量点儿事,他现在在家吗?”

“在大队里还没回来吧?”

“好,我去大队里找找。”

看着金兰远去的背影,小琴真的很羡慕。要是金兰早早出嫁了,而她自己还没出嫁的话,副书记的头衔是不是就是她的了?

那样能出去开会,出去学习,可真是又有面子又有光的了。

“那你给我爹说说,这个绣花的活,一定要派给我啊,我不图挣钱,只想给咱们村创收做贡献!”

“好!”金兰冲身后摆手。

金兰走到大队院里去,看到彩色电视机已经开始播放了。

大队部里,有一群人在闲拉呱。

赵抗战也没有什么任务,只是眼睛暼着门外的电视机,只要有好节目,他第一时间走出去看。

“叔,吃了吗?”金兰问。

“是金兰啊,你咋有时间来了?”

“您上次说的,要是给林县长送锦旗时,您不是跟着的吗?锦旗我做了两面,一面是给林县长的,一面是给酒厂朱厂长的。”

“好!我给安排一下,后天吧。我找咱们大队里的锣鼓队给送去,找小强的拖拉机拉着咱们去。”

小强依托金兰三个地方的地瓜干收购点,组织了装车队,哪里有搬运的,卸车的,他就组织人去。时间长了,居然积攒下一辆拖拉机的钱。

虽然是小型拖拉机,但在闲暇时给砖厂送砖,还是挣了不少钱。

“我明天去县里拿锦旗,后天去正好。叔,还有一件挣钱的事,我想跟您商量。”

大队部里,都是本村村民,听到金兰在说挣钱的事,都把耳朵贴上来,不再喧哗了。

“你说就是。”“我之前不是上红果峪去看了吗?他们村的人不但富起来了,还有了集体经济。我觉得吧,尽管生产队散了,但咱村没有集体经济还是不行的。比如外面买的大彩电,是用罚款买来的。要是再修个路啥的,总不能再去找个理由罚款啊?那样对咱们村的影响也不好啊。每年就那点儿提留,都不够招待上面下来的人的。”

“你说。”赵抗战挺直了身子听着。

“我想第一步,不用投资钱,先小打小闹干一下,成立一个绣品厂,让村里的老娘们大姑娘小媳妇的,但凡有闲空的,都可以进去干。多劳多得。人家外贸上给咱们提成,虽然少了点儿,但能积少成多啊。以后要是再有什么投资的项目,不用集资就能干成啦。”

“你说的是。说,现在需要叔干什么?”

“找场地,需要有门有窗的房子,干净又卫生的地方。”

“要不,上学校吧?咱们村联中的高中不是不收了吗?正好有空的房屋。”

“那也行。还需要花架子,需要先做三十个出来。”

“这个事情就交给你爷爷去做吧,至于木头,看中哪棵给批哪棵。”

“好。”

金兰心满意足地走了。她要找到爷爷,给爷爷说花架子什么样。

金兰安排好一切,已经很晚很晚了,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洗漱完毕后,躺下就睡。

她只有把自己置身在很疲累的情况下,才能睡着。

有时也有例外。

在她看到电视里的战斗片时,她会整夜整夜做噩梦。

她在梦里听见了枪声,看见了地雷爆炸的威力。她看见,银兰和魏家俊在火光里一闪而过。

她不确定他们有没有受伤,她只是全身冒汗,嘴里想喊让他们趴下的,尽管用了很大的劲儿使劲喊,可喉咙里,就是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这样的噩梦做久了,金兰真怀疑是真的还是假的。潜意识里,她觉得这两个人真的在经历那样的炮火。

所以,金兰只能天天把自己置身在很累的环境中,才没有精力去想他们。

以她现在的财富,吃喝不愁,只兔子一项,就够全家吃喝嚼用的。

在那个刚从贫穷中走出来,还没认识到已经进入经济社会的时代,要想积累财富,真的很容易。

一晚上思思虑虑间,金兰没睡踏实。

金兰很早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去养兔场转了一圈。看到姚贵正和奶奶一起和兔子食。他们买不起颗粒机,只能用拉碎的秸秆糠和着麸子和豆饼等营养物品去喂兔子。

他们不偷工减料,兔子被他们照顾得很好。

看到金兰来了,奶奶问:“金兰,还没出门啊?”

“想忙里偷闲休息一下。奶奶,我爷爷呢?”

“你不是要花架子吗?他上山选木材去了。”

金兰瞬间觉得很感动。她每成功一样,都有一家人在背后支持,她所得到的金钱和功劳,和家里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以后他们家就是一个小生产队,人多力量大,想不发财都难。

“姚叔,你要是缺什么,就问我奶奶要。奶奶,你们都年纪大了,不要舍不得花钱。”

“好好好,有你个小棉袄,奶奶真是享福喽!”赵老婆子现在,早就忘了看不起这一窝闺女时,作下的恶了。金兰现在的兔子毛,还是让老于给捎去外贸上卖。几乎每到老于来时,全村的人都拿着兔毛来卖,很是热闹。

这也是继中药材不赚钱之后,老于的唯一生活来源。

金兰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就像动物画地盘一样,看着哪里都很清爽,都很舒服。

这么多土地,这么多人,这么多商机!

唉!要是魏家俊和银兰在家里当助手,那该多好啊!

以他们俩人不怕事的勇闯精神,一定能称霸一方的。

金兰吃完饭,便去县里一趟。

先去印刷制作坊里拿了锦旗,又去了县委一趟。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先给林县长说一声。林县长见金兰来了,很是兴奋。只有和最底层的人谈话,才能知道现在社会发展到什么样了。

“林县长,为了感谢您带领我们发家致富,明天,我和赵书记给您送锦旗来。”

“啊?我何德何能,能接受你们的锦旗啊?”林县长惊喜莫名。

谁在任期间,要是能得到锦旗,那可代表着被全民拥护,关乎着自己的政绩的。

“你们什么时候来?我这里招待你们一下。”

“您就不用忙乎了,我们除了给您送锦旗,还要给县酒厂的朱厂长送,这一年来,他收了我们好几个乡镇的地瓜干,为村民解决了用钱难题。”

“你知恩图报,是个好青年。这个朱厂长,能关心着国计民生,以后可以大用。但是,金兰,你还忘了一个人要送锦旗。”林县长拉着金兰走到外面去,悄悄道:“公安局的吕局长。”

金兰忽然就想起那个油腔滑调的。她记得之前好像是许愿给他送一面锦旗的,恭维的话都想好了:秉公执法,明镜高悬。

金兰犹豫了一下,林县长看出来了,“我也是为了你好。你自己考虑一下吧。”

金兰忽然就觉得林县长不愧是官场高手。要是她一介小小的农民和长攀上了这层关系,对以后的发展确实很有作用。

“那我抓紧再去做一面去!其实,家俊从那里出来,您的功劳最大,他也有功劳的。”金兰调皮道。

其实,金兰想的是,不冤枉一个好人,那是他的职责所在,哪里是什么功劳了。

金兰辞别林县长,抓紧回到锦旗制作坊那里去。

“再做一面新锦旗,今天就想拿着,可以吗?”

女服务员道:“我得问问我们店长。”

女服务员走到里间去,不一会儿,便走出来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手里还拿着刻刀,身上满是红色碎屑,很显然是在后面正忙活着。

“姑娘,您需要啥?”

“我想要一面锦旗,上面写上,赠公安局吕局长,清廉明如镜,秉公为人民,落款是,全体涑源村村民敬上。今天就想拿着,省的来回跑了。”

“这个好办,你只需要多支付两元,我就让工人先给你做,等下午的时候你再来取。”

“好。”

金兰不能再回家了,想等下午直接取着锦旗再回家。

不就两元钱吗?给。

金兰上公安局里告诉了吕局长。

吕局长笑得像花儿一样,“好!也谢谢你!明天一早,我组织人迎接你们!”

金兰又到了酒厂,给朱厂长说了送锦旗的事。

“朱厂长,明天,我们村的赵书记和我,代表我们乡的乡亲们,来给您送锦旗。”

“啊?你真说到做到啊?我以为你只是说着玩的,其实,我真的没有给你们做什么贡献的,受之有愧啊。”

“林县长还夸您了呢!说您为了农民做实事,值得表扬呢!”

“啊?难道还真像你说的那样,做好一样工作后,政绩就出来了?”

……

涑源村今天比过年都热闹。赵抗战亲自把大汇演时的锣鼓家什从库房里拿了出来,上大喇叭里吆喝一嗓子,很多村民都会打锣鼓,就都聚拢了来。

赵抗战喊:“谁明天想去县里送锦旗的,村里管一顿饭,还给记上一个义务工,等过年义务工多了可当钱用!”

又有好事,又能抵义务工,谁都想去。

就连赵大用都想去。

但他在家里看着一堆烂摊子,根本走不了。

赵大用只好求桂芬,“金兰娘,我明天也该休闲一天了,也去给咱金兰助助威啊,明天要是有来卖药材的,你先给收着。”

桂芬在金兰和赵大用的带动下,对药材价格也了如指掌了,就道:“你去忙你的,放心,我能撑起这个家!”

赵大用忽然就很感动,对着桂芬脸上吧唧一口,“谢谢老婆子!”

桂芬看看围着自己的四个小儿女,羞涩笑了:“你个老家伙,净整些没用的,让孩子们看见了怎么看咱们?”

“羞羞!我们看不见,看不见!”小七用双手捂着脸,却把两只眼睛在手指缝里露出来,很是可爱。

金兰回到家里时,已经快黑天了。有村民陆陆续续的往大队部里走,除了看电视以外,就是看村民练打锣鼓。

金兰也走进去,看到赵抗战光着膀子在打大鼓。锣鼓咚锵,很是热闹。

金兰在一群人中,居然看见了父亲。

赵大用正在打锣。他看到鼓槌落下的那一刻,就把锣敲起来,那样就慢了半拍,正好和鼓声形成隔断,就形成了咚锵咚锵咚咚锵的声音,声音高亢,震人心弦。

一群人热火朝天地敲锣打鼓,竟然有一群老娘们也参加进来。她们听说是去县里送锦旗的,就上库房里翻出红绸布,系在腰上,随着鼓点扭起了大秧歌。

一通锣鼓打下来,所有人都出了一身热汗。

“以后,咱们每年过年就把锣鼓拾掇起来,敲敲打打的真热闹!今晚咱们定一下人数哈。跳秧歌的需要十个人,打锣鼓的需要六个人,算上金兰,咱们总共十七个人,需要两辆拖拉机才能拉的了。小强一辆,再找一辆就行了。总共十九人。”

“叔,您先上办公室,看看我做的锦旗好不好?”

赵抗战将褂子披在肩上,笑得合不拢嘴,他有很多年没这么酣畅淋漓的打过大鼓了。

赵抗战把所有锦旗在办公桌上摊开,锦旗上面的流苏穗子随之晃动,金色的字体闪着金光,看着就很庄严喜庆。

“很好,上面的词想的也很好。金兰,咱们明天先给林县长送,再给公安局的吕局长送,最后送酒厂朱厂长。”

金兰立刻明白,他这是按官职等级依次送的,就道:“好!有叔在后面撑腰,我很踏实。”

翌日,所有的人都装扮起来,腰上缠上了红绸带,头上也缠上了红纱布,手里拿着各自的锣鼓家什,爬上了拖拉机。

24马力的拖拉机,一辆由小强驾驶,一辆由另一个村民驾驶。

金兰在前面,摩托车开道。摩托车上,也戴着一朵大红花。

俨然像一队迎亲的队伍。

一路上,过村庄时,他们就会慢慢开车,在车上敲上一气锣鼓。出了村庄,他们就坐在车帮上,互相说着闲话。

“金兰是真厉害啊,认识了这么多官。”

“现在,是不是官们也认识我们了?我们以后办事,是不是也有人帮忙了?”

赵大用却很紧张。尽管他认识林县长,又和她一起吃过饭,还收藏了一瓶她不喝的五粮液。但是现在这种场合,不由得他不紧张。

他看看前面骑着红色摩托车,意气风发的大女儿,又有无限豪情在心里滋生。

来源:幸福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