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陕西依旧被热浪包裹,三十多度的高温把水泥地面烤得发烫,脚踩上去都能感觉到热量往鞋里钻。24 岁的刘燕戴着安全帽蹲在钢筋架上绑钢筋,安全帽下那张还带着稚气的圆脸,早已被常年的风吹日晒磨得黝黑粗糙。
九月的陕西依旧被热浪包裹,三十多度的高温把水泥地面烤得发烫,脚踩上去都能感觉到热量往鞋里钻。24 岁的刘燕戴着安全帽蹲在钢筋架上绑钢筋,安全帽下那张还带着稚气的圆脸,早已被常年的风吹日晒磨得黝黑粗糙。
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在两颊冲出一道道痕迹,而那些密密麻麻泛着红的汗疹,是酷暑给她留下的专属印记。不知何时蹭上的油污在脸上晕开,把原本清秀的脸庞染成了一片 “迷彩”。
最显眼的是她鼻子上那架圆框眼镜,厚厚的镜片藏着一千度的近视,这是她短暂学生生涯留下的唯一痕迹。作为工地上年纪最小的 00 后,她的动作却比不少老工友还麻利:左手捏着铁丝穿过纵横交错的钢筋,右手握着钩子勾住铁丝两端,手腕轻轻一转,一个扎实的绑结就完成了。
可再熟练也躲不过工地上的粉尘,镜片没多久就蒙上一层灰,她得趁着换铁丝的间隙赶紧擦。夏天的汗水来得又急又猛,两只手忙着干活根本腾不开,汗水顺着耳朵流进眼睛,刺得她眼泪直流,也只能使劲眨眨眼忍过去。
即便常年戴着手套,她手指甲缝里还是嵌着一圈洗不掉的黑渍,铁锈和油污早就渗进了指甲盖的纹路里。身上那件工服的后背更是硬邦邦的,层层叠叠的汗碱像是给衣服镀了层壳,那是五年里无数次汗水浸透后留下的痕迹。
谁能想到,五年前刚到工地的刘燕才 19 岁,那时她还留着时兴的空气刘海,长发披在肩上,耳朵上总戴着亮闪闪的耳饰,和普通爱美的小姑娘没两样。工友们听说她的年纪,总会叹气:“我家小孩这么大还在教室里读书,你倒来工地遭这份罪了。”
刚开始干活时,刘燕还坚持每天涂厚厚的防晒,生怕晒黑。可真正干起活来,汗水哗哗往下淌,手一抹连粉底都跟着掉,防晒早就没了踪影,后来她索性不再费这个劲。
有时看着工地上满是尘土的自己,她也会觉得这份工作 “不够体面”,甚至有点丢人,总怕被以前的同学知道了笑话。她也说不清楚什么样的工作才算体面,只记得电视里的明星、身边的老师医生,都看着光鲜亮丽,可工地这份工作,是当时的她能找到的待遇最好的出路。
一天干十个小时,日薪 320 元,一年下来能挣 8 万左右,这笔钱足够撑起全家的温饱,从 19 岁起,她就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
这份底气来得太不容易。刘燕 2001 年出生在四川巴中的贫困山村,刚出生那年,父亲就在河南煤窑里被砸断了腿,从此落下残疾,再也没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种地。母亲小时候得过脑膜炎,缺乏社会生存能力,也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
后来妹妹出生,四口之家全靠五亩田的收成和低保过活。上初中时,父亲又查出糖尿病,不仅开支陡增,连地里的重活都干不动了,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她至今记得父亲拖着病腿在田里劳作的样子,腿上的旧伤反复溃烂没钱治,糖尿病犯了也只能硬扛,每次想起都心疼得不行。
16 岁辍学打工时,她就开始往家里寄钱。念高一那年,老师为了帮她发起募捐,让她觉得尊严扫地,再加上常年的贫困生身份让她受尽冷眼,她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学校。
初中时的校园霸凌更是她不愿回首的噩梦:同学往她凳子上吐痰,把她锁在宿舍门外,甚至丢了东西就不分青红皂白说是她偷的,只因为 “你们家穷”。
老师视而不见,周围的异样眼光像针一样扎人,那段日子她只能靠看 “穷女孩被总裁拯救” 的小说逃避现实,在 QQ 空间里偷偷写下 “要让瞧不起我的人高攀不起” 的誓言。
辍学后她先去广东电子厂打工,一个月 2600 元的工资根本不够补贴家用。过年回家听亲戚说钢筋工一天能挣 200 多,她当即动了心。从小干农活的她体格结实,对体力劳动并不抵触,更重要的是能多挣钱。
年后她就跟着亲戚来到陕西工地,这一干就是五年,日薪也从 200 多涨到了 300 多。工地上的日子苦得很,早上六点半上工,下午六点半下工,中间只休息两小时。
长时间蹲在钢筋上干活,起身时膝盖后面疼得站不稳,只能一瘸一拐地挪回住处。刚开始手掌磨得火辣辣地疼,后来长出厚厚的茧,就再也没了知觉。
夏天汗疹长满脸和手臂,冬天脚上冻出冻疮,可这些身体上的累,在她看来都比不上以前的 “心累”。在工地上,工友们大多和她父母年纪相仿,总会主动帮她搬重钢筋,老板看到她抬重物也会让男工友接手,没人会因为她穷就轻视她。
这里的工资从不会拖欠,项目完工就结钱,就算中途请假,干了几小时也能拿到相应的报酬。这份踏实让她安心,每个月除了 300 元房租和基本开销,她把大部分钱都寄回家里,自己顿顿吃泡面,衣服也很少买新的。
最近她奢侈了一回,花 43 块钱买了袋佤味鸡爪。那是她放进购物车很久的零食,直到开直播有人刷了礼物,才狠心下单。她在短视频平台开了个 “00 后小刘的工地日常” 账号,没想到能收获那么多网友的鼓励,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
只是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看着观看人数从几百降到几十,她也会焦虑,可眼下除了每天拧铁丝,她不敢想太多。
五年里,她看着同龄人上大学、毕业、穿光鲜的衣服,自己却在工地上日复一日地重复绑钢筋的动作。皮肤黑了,手掌糙了,可银行卡里的数字和父母舒展的眉头,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就像当年爷爷去世后父亲扛起家庭重担一样,如今接力棒传到了她手里。
19 岁那年她就明白,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撑起这个家,才能不再回到过去那种任人欺凌的日子。阳光下,她又低下头握住铁丝和钩子,手腕转动间,绑起的不仅是钢筋,更是全家的希望。
来源:采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