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获悉,近日,我市将组织开展首届青岛市技能新星职业技能大赛,聚焦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搭建技能展示平台,凡年满16周岁(2009年1月1日以前出生)青岛市有注册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1日讯 记者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获悉,近日,我市将组织开展首届青岛市技能新星职业技能大赛,聚焦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搭建技能展示平台,凡年满16周岁(2009年1月1日以前出生)青岛市有注册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大赛共设置33个赛项,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电商直播、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技术、数字建造、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互联网营销等,鼓励更多青年人才以熟练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身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
大赛对获得各赛项前三名的学生选手授予“青岛市技能新星”称号,并分别奖励5000元、2000元、1500元,各赛项4到6名选手,可获得奖励1000元,此外,对获得金、银、铜牌及优胜奖且成绩合格的选手,按照相关规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附: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部门
关于组织开展首届青岛市技能新星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快推动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青年人才以熟练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身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根据《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定于2025年4月组织开展首届青岛市技能新星职业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以“星耀岛城,技创未来”为主题,坚持“公平、开放、集约、共赢”的办赛理念,积极对标世赛、国赛、省赛竞赛体系,聚焦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搭建技能展示平台,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以赛育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二、大赛组织
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青岛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办公室(设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届大赛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各承办单位牵头成立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执委会设立监督仲裁机构,负责监督竞赛规范实施,受理申诉并进行仲裁。
三、大赛内容
大赛仅设学生组,参照高级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及以上职业标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标准或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相应等级,借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命题和考核办法,适当增加相关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编制技术文件及命制赛题。竞赛内容原则上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成绩均为百分制,60分合格。竞赛最终排名按理论比赛成绩的30%和技能操作比赛成绩的70%确定。也可不单独设置理论知识部分,但须将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考核中。比赛成绩相同的,可采取按模块权重优先等多种方式确定名次,具体按照该赛项技术文件规定执行。竞赛承办单位制定竞赛方案、技术文件报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办公室备案后,组织实施。
四、报名条件及方式
(一)报名条件
凡年满16周岁(2009年1月1日以前出生)青岛市有注册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通过各级竞赛已获得“青岛市技能新星”等市级及以上技能荣誉称号的人员,原则上不再以选手身份参加相同赛项的竞赛。
(二)报名方式
大赛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参赛者资格审查合格后,持参赛证参加比赛。大赛报名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时间安排
大赛定于2025年4月启动至2025年10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25年4月—5月)宣传发动、组织报名;第二阶段(2025年5月—8月)组织开展竞赛;第三阶段(2025年9月—10月)总结奖励。
六、大赛奖励
根据相关规定,给予成绩优秀的参赛选手以下奖励:
(一)荣誉奖励
1.获得各赛项前三名的学生选手,由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青岛市技能新星”称号;
2.对各赛项前三名的选手颁发金、银、铜牌,前十名的选手颁发名次证书;对前十名以外但排名在实际参赛人数前60%的选手颁发优胜奖证书;总获奖人数不超过60人;
3.对获得各赛项前10名选手的指导教师(教练)颁发“优秀指导教师(教练)”证书;对精心备赛、表现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对在大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优秀组织个人”证书;
4.已获得“青岛市技能新星”荣誉称号的不再重复授予。
(二)奖金奖励
1.获得各赛项前六名的选手,分别奖励第一名5000元、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500元、第四至六名各1000元;
2.组队参赛的项目,取得前六名的选手,不以参赛人数累加奖励,单项奖金奖励总额不变。
(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对获得金、银、铜牌及优胜奖且成绩合格的选手,按照相关规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七、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紧密配合,严格按照通知时间要求,根据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大赛的统筹协调、巡视检查、经费保障等各项组织工作。
(二)确保公正公平。各单位要按照通知要求,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公平公正公开做好承办赛项的各项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安全、有序、高质量完成赛事承办工作。严禁相关单位以大赛名义胁迫、诱导参赛人员参加各类有偿培训或进行非法盈利活动。
(三)营造良好氛围。各单位要多方式、多渠道、多角度持续宣传大赛情况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激励更多青年人才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八、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办公室联系方式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