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私域运营中,信任是用户与品牌之间最宝贵的纽带。然而,许多私域运营者却因“三假”行为——假优惠、假互动、假承诺——而亲手破坏了这份信任,导致用户流失。
在私域运营中,信任是用户与品牌之间最宝贵的纽带。然而,许多私域运营者却因“三假”行为——假优惠、假互动、假承诺——而亲手破坏了这份信任,导致用户流失。
为什么市面上99%的私域都是虎头蛇尾的结局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始对私域的定位就错了
必须要清楚“私域不是收割场,而是你家客厅”
——你把客户拉进群、加了好友,他们就不是冷冰冰的数据
而是能随时推门进来喝茶的人。
但很多人啊,嘴上喊着“用户是家人”
背地里却把私域当韭菜地,和客户玩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小聪明“
结果呢?用户根本不会和你吵架
只会默默截图发朋友圈,再送你一个红色感叹号。
今天说句扎心的:在私域里骗人,比借钱不还更严重。
为什么?
你去菜场买菜,老板缺斤少两,你顶多骂句“奸商”
但如果你亲哥卖你注水肉,你这辈子还会再进他家门吗?
所以私域的本质,是把陌生人变成“自己人”
而这“三假”就是在亲手撕掉这张信任门票
关注我,只讲能落地的私域干货~
举个例子,你在某个私域群里很开心抢了个“年度最低价“烤箱花了899
结果第二天刷抖音,同一个链接挂699还送烤盘
请问,你作为客户这时候什么心情
可能脾气好一点的直接退货+退群
脾气差一点的反手截图发群里,骂骂咧咧的骂几句再退群也是常规操作
那这时候可能有的人不理解了:商家先涨价再打折不是很正常嘛,大家都这么干啊
但残酷真相是什么呢:在私域玩价格套路,等于当众抽朋友耳光
那为什么私域里客户更容易炸毛?
在公域平台(淘宝/京东)里,大家默认商家要赚钱,比价方便,被坑了顶多骂平台
但是在私域里用户是冲着你这个人来的,结果你把他当冤大头
这时候流失就是注定的
所以私域的核心不是“低价”,而是“怕你吃亏”
在私域里给客户推荐产品,得像给亲戚挑礼物一样
很多时候价格透明比演技更重要。
永远记住:私域里没有韭菜,只有信错人的朋友
你在微信问:“这奶粉孩子过敏能喝吗?”
对方秒回:“亲,这款销量超好哦~”
你不死心再问:“有没有乳糖不耐的案例?”
对方又回:“亲,这款销量超好哦~”
——下一秒你立刻删好友,心里骂:“连人话都不会说,装什么自己人!”
这就是很多私域试图通过工具提升效率的一个结果
大部分私域觉得自动回复省时省力,反正用户看不出来
而且公域平台不也都是这样的嘛
那为什么客户能忍淘宝的机器人,不能忍私域?
因为在公域,用户只求解决问题,回答机械无所谓
但是在私域,用户要的是“和活人聊天”
机器人一开口,对方瞬间下头。
所以私域的人情味不是靠“亲爱的”“宝宝”装出来的
而是敢用真人说真话。
哪怕你回复慢点、结结巴巴,也比复制粘贴强一百倍
永远记住冷冰冰的机器人,不配叫“私域家人”
老板在直播间拍胸脯:“今天下单的姐妹,全部送价值199元的面膜!”
你熬夜抢了三套,收到货却发现赠品是片装试用装
找客服理论直接被拉黑。
第二天你在500人大群@老板:“说好的面膜喂狗了?” 结果一秒被踢出群
这就是一些私域的真实写照
这些私域都以为:商家画个大饼很正常,用户不会当真
但是现实却是:在私域里说话不算话,等于家族群里直播出轨
那为什么公域能赖账,私域一赖就死?
因为公域赖账用户的报复成本太高了
想投诉得找平台、写小作文,很多人嫌麻烦
但是私域就完全不一样了,用户反手就能在群里刷屏、朋友圈挂你
让你当场“社会性死亡”。
所以私域的承诺不是“广告词”,而是我们私域IP的人格担保
你可以不承诺,但承诺了哪怕亏钱也要做到——用户买的不是产品,是你这个“人”
如果在私域吹了牛,请跪着也要填上
所以很多人私域做不好是因为把私域完全当作了生意场
但是忽略了私域是以人为主的
你能让用户在你的私域消费是因为你和他的人情账户有余额
很多人做私域总想着“榨干用户”,却忘了:
假优惠透支的是价值感(用户觉得你黑心)假互动透支的是人情味(用户觉得你虚伪)假承诺透支的是人品(用户觉得你垃圾)最后送所有私域人一句话:
用户进私域不是来比价的,是来认“人”的
真诚可能不暴利,但能帮你躲过无数红色感叹号~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