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德经》后发现,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才会去下功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09:22 1

摘要:最近,我在背诵《道德经》。最大的感受是,背会还不行,还需要用视频录下来,才算是真正的背会了。

文/往后余生

最近,我在背诵《道德经》。最大的感受是,背会还不行,还需要用视频录下来,才算是真正的背会了。

就像昨天,其实私下里我已经背会《道德经》的第13章,14章了,觉得即便要录下来,也是分分钟很快会完成的。

事实上,当我面对镜头时,好像大脑突然就是一片空白。真不知道先前背会的那些内容都到哪里去了,并不会配合我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就只好又拿来书看了好多遍,又录了好几次后,录是录下来了,最终并没有令自己满意。

而且,因为昨晚6点就要开直播的缘故,时间上就有点赶,弄得自己的心情还特别的紧张。

这次经历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以后背会要想录视频的话,给自己留得时间要充裕一些。

再有就是,既然想背就要背得滚瓜烂熟一点,说白了,还是背得不够扎实,要反复地去背诵,才能够熟能生巧。

所以,就会觉得说,每个人只有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特别重要,它是可以战胜人性中的弱点的。

就像我家小女儿,以前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她学习舞蹈要提前半个小时去?

而儿子学习打架子鼓时,都已经上课了,他还在家里磨蹭,每次都是老师打电话催着他去上课。

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己主动要求学的,内心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后者是被动的,我催促儿子必须去学的。

所以,当时儿子的内心其实是比较抗拒的。奈何,那时候我也不懂这些,早知道这样,花了钱后让儿子这么排斥,就不会强制着让他去学了。

说起来,儿子总共学习了4年的打鼓,后来,由于老师催他上课的次数在增多,看他又那么不上心,我也提醒过他要不算了,放弃吧!

可是,儿子却说,都学习这么久了,冷不丁的放下还挺可惜的。甚至,他还说,等上初三功课紧张后再放下吧!

看他这么说,那就只好尊重他的意见了。只是,后来再去学打鼓,好像积极性比之前好了那么一点点。

那么,初三的时候,也正处于疫情阶段嘛,上打鼓的课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好像给人一种感觉,他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的,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那就是在初三后半年的冲刺阶段中,他的成绩由原先的年级十几名,一跃成为年级的前三名。

当时,连班主任都有些意外,觉得儿子的进步特别大。

再说了,这也是他遵从自己的内心想做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强制他。

所以,感觉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他的心态只有完全放松下来了,才会把之前的所学尽情地发挥在考试卷上。

现在有种感觉,人的心态呈现一种放松的状态太重要了。要不然,即便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心情太紧张就像一扇关闭的大门,也无法顺畅的释放出来。

还有就是,我们每个人只有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才不会产生厌倦心理,一遍遍地特别有耐心的去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