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呀我的天,作为一个30多年的老球迷,看完鲁沪大战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比赛结束都3天了,足协那边静悄悄的,连个屁都不放一个。 麦麦提江和顾春含这两位爷的争议判罚,到现在还没个说法,这是要把我们泰山球迷当猴耍吗?
哎呀我的天,作为一个30多年的老球迷,看完鲁沪大战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比赛结束都3天了,足协那边静悄悄的,连个屁都不放一个。 麦麦提江和顾春含这两位爷的争议判罚,到现在还没个说法,这是要把我们泰山球迷当猴耍吗?
那个手球判罚,我当时差点把遥控器给砸了!马纳法在禁区里那个手球动作,隔着屏幕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结果VAR介入之后呢,麦麦提江愣是说没犯规! 我靠,这是什么神仙操作,难道VAR的摄像头是用来看风景的吗?
气人的是顾春含和麦麦提江在那儿窃窃私语了半天,到底聊了啥,咱们球迷一点都不知道。 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人家英超意甲的VAR对话都会公布,咱们这儿倒好,跟国家机密似的。
事情发生在9月17日,中国足协公布的最新一期评议结果,把山东泰山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推上了风口浪尖。 足协的说法让人哭笑不得,他们说对于马纳法的手球判罚需要“向国际足联征求意见”,而李可对王大雷的犯规则被判罚“正确”,VAR也被认定未介入。
但转播画面明明显示,比赛6分12秒,刘洋传中造成马纳法手球。 26秒后的6分38秒,转播镜头显示“视频裁判查看球点球”。 到了6分52秒,麦麦提江开始和视频裁判顾春含沟通,转播字幕依然有查看球点球事件的标识。 两人的沟通持续了超过1分钟,直到8分01秒比赛才恢复进行。
从普遍理解看,此时就是视频裁判介入了,麦麦提江在和视频裁判顾春含沟通。 可是足协的官方评议却表示,视频裁判未介入。 这样的操作让人看不懂,马纳法在场上表示球打到了自己的腋下,并非手臂。 可是转播镜头很清楚显示,就是打到手臂。 还有个细节是,在麦麦提江暂停比赛时,曾有个胳膊夹紧的动作,这可能是他认定马纳法的胳膊并未离开身体,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李可那个犯规更是让人看不懂了! 王大雷被李可撞得那叫一个惨,结果裁判跟没看见似的。 哎你猜怎么着? 这要是在别的比赛,早就吹犯规了,偏偏轮到我们泰山,就成了合理冲撞。
说实话,这种双标操作真的是让人火大。 同样是中超,同样是禁区内的争议,为啥标准就不能统一呢? 难道裁判的尺子是橡皮筋做的,想怎么量就怎么量?
足协评议组对于这两个争议判罚的回应也很有意思。 对于马纳法的手球,他们说:“评议组将在征求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做出认定。 ”对于一个在球场上很常见的犯规动作,在裁判眼皮子底下竟然成了一桩悬案、疑案,甚至评议组在赛后有充分时间细细观察的情况下都无法作出判断,还要咨询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着实让球迷匪夷所思。
对于泰山俱乐部申诉李可推搡王大雷导致进球的判罚,评议组是这样认定的:“山东泰山守门员争抢球时向后移动,与已经处于该位置的上海申花23号发生接触,后者做出正常保护动作,其性质和程度不构成犯规,后续进球有效。 裁判员判进球有效的决定正确,VAR未介入正确。 ”
麦麦提江和顾春含是中国足坛常见的裁判搭档组合。 2025年8月19日的足协杯半决赛中,麦麦提江主哨成都蓉城迎战河南队,顾春含则担任视频助理裁判。
在中超第九轮山东泰山迎战上海申花的比赛中,顾春含曾作为主裁判执法。
2024年10月19日,在中甲联赛无锡吴钩对阵大连英博的关键战中,顾春含担任主裁判,麦麦提江则担任VAR。
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在9月2日进行的本赛季第二十五期评议工作中,曾认定两个判例存在错漏判。 足协评议机制通常采用视频会议形式,邀请中足联代表、中国足协纪检人员和两名来自社会与媒体界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列席旁听会议。
但对于泰山与申花比赛的争议,足协的官方评议却引发了更多疑问。 转播画面与官方结论直接矛盾,麦麦提江在暂停比赛时,曾有个胳膊夹紧的动作,这可能表明他认定马纳法的胳膊并未离开身体。 但转播镜头很清楚显示,就是打到手臂。
30多年球迷的愤怒,你们懂吗! 从小看着泰山队长大,经历过辉煌也熬过低谷,但像这样的黑哨疑云,真的是让老球迷心里堵得慌。 不是说输球就要找借口,关键是这种莫名其妙的判罚,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麦麦提江和顾春含这赛季已经多次在泰山的比赛中出现争议判罚了,足协安排他们执法这种关键比赛,本身就很有问题。 京鲁大战、鲁沪大战这种焦点战,应该让更公正的裁判来吹才对。
足协,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既然VAR都介入了,那就把对话录音公布出来呀,让大家听听两位裁判到底是咋商量的。 是顾春含认为犯规但麦麦提江坚持不判,还是俩人串通一气装糊涂?
这种透明度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职业化,还谈什么公平竞赛。 球迷花钱买票进场看球,不是来看裁判表演的。
说真的,如果足协最后的评议结果还是认为判罚没问题,那我只能说这个联赛的公信力真的要完蛋了。 马纳法那么明显的手球都不是犯规,李可那么明显的冲撞守门员都不算干扰,那以后还有什么标准可言?
如今,关于争议的评判,中国足协向国际足联请教,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足协的评议组权威性,都受到球迷的质疑。
比赛已经结束,积分无法改变,但风波远未平息。 足协将责任推给国际足联的举动,未能平息公众质疑。 转播画面记录下了麦麦提江与顾春含那长达1分多钟的交流,这与官方声称的“VAR未介入”形成难以调和的矛盾。
裁判评议公信力受损只是表面问题,更深层次的是整个联赛价值受到的侵蚀。 球迷们用关注投票,赞助商用资金支持,这一切都建立在比赛公平性的基础之上。
裁判们的每一次争议判罚,都在考验着这种信任的耐久度。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透明和公正,而不是更多的悬疑和疑问。
来源:琦哥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