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相遇当天,Dr. Peter Goetz一袭黑衣,银发纹丝不乱。不经意间发现他已然有了一个中文名字,高泽。
在上海相遇当天,Dr. Peter Goetz一袭黑衣,银发纹丝不乱。不经意间发现他已然有了一个中文名字,高泽。
Dr. Peter Goetz于家电领域驰骋已逾二十八载,近年担任嘉格纳全球董事总经理,尤其倾注了他的心血与创意。
Peter 认为厨房只是一个功能术语,而更愿意将其视为生活空间。因此他提出了“害羞的科技”,将嘉格纳电器与家具融为一体,并希望籍此令厨房拥有场域的灵魂。
8月28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嘉格纳最新产品盛大发布。
这是在外滩之畔,由城市地标走入城市内心的深情叙事。
新作捍卫了嘉格纳产品基因里包豪斯的凌厉,诠释了简约之美。作为嘉格纳二十年磨一剑的旗舰新品,藉由颠覆性的设计表达,以“方圆艺境”引领了未来经典。
没有人比中国消费者更能领悟方圆之境。
包豪斯的几何构造与中国的传统方圆都追求视觉的数学纯粹性,也暗含着黄金分割的克制美学。当德国理性遇上东方辩证,最前卫的设计往往在传统最深处找到锚点。
专程因此来沪的嘉格纳全球董事总经理Dr. Peter Goetz(以下简称为Peter)接受了外滩THE BUND的采访:
PETER:我很喜欢烹饪,在我们的厨电产品中尤其钟爱蒸烤箱。
它既能胜任多种菜肴的烹制,其本身又是工艺精湛的代表作。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
B:您曾在采访中提到厨房是一个功能性生活空间,嘉格纳则用隐性科技将家电无缝融入家居环境。如果说厨房因此而拥有了场域精神,那它会是什么?
PETER:我认为那会是启发生活的灵感。
在我看来,居住空间的本质在于人。
建筑、室内以及家电,固然提供了某种导向性的存在,但归根结底,空间精神始终是由居住在其中的人塑造的。
B:我认为嘉格纳的奢华性超出它的科技感,而嘉格纳的丰沛情感,又令它不同于其他奢侈品。也想请您分享下您个人工作灵感的来源?
PETER:那无疑是艺术。
尽管我也热爱运动,但运动可能并没有带来那种深刻的灵感,它更多关乎一种态度——让你全力以赴,并试图达到巅峰。
相比之下,艺术赋予我更多的工作灵感。在德国文化中,“艺术”和“奢华”都是基于主观感知的概念。我们无法简单界定这是艺术还是奢华。
对你我而言,艺术与奢华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事物。但艺术能够与我们对话,并激发我们的灵感。嘉格纳也正是希望通过自身的美学理念及价值主张,用艺术感为人们带来生活启迪。
B:国内高净值人群发生了一个显著转变——从过往注重物质表象层面的展示,到开始追求情感共鸣。针对这一趋势,您有何看法?嘉格纳将采取哪些策略来应对变化?
PETER: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转变也是在赋能嘉格纳更好的发展。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更倾向于含蓄内敛,我们始终秉承“克制”的哲学。
我们并不自诩无所不能,而是致力于打造一种整体的全方位体验,赋予生活深层意义。当前全球奢侈品行业正朝着“静奢风”演变,人们开始追问购买的目的、产品内涵、与自我的契合度,而非单纯炫耀。
这种趋势一方面印证了我们长期坚持的品牌道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指明方向——将继续深耕品牌的含蓄美学叙事。
B:您认为产品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如何才能更好地平衡?
PETER:这二者有着既矛盾又共生的微妙关系。对我而言,这种平衡恰恰是我工作中的最大乐趣。
我们力图在这两方面都做到极致:尽管“艺术”这个词有些抽象,但美学价值与产品功能专业性必须完美融合,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产品塑造部分,我们始终秉持两大原则:一是遵循专业厨房标准,产品必须提供顶级专业性能;二是极简设计美学。
在嘉格纳看来,奢华的意义在于不计成本地坚持正确之事。
比如我们坚持不使用一整块的电子控制面板,尽管这样面板的成本更低且实用,但从美学角度我们选择了摒弃。这势必带来工艺的挑战和突破。
再比如,如何实现高温性能与精致内腔的兼得?我们正尝试取消所有显性功能元件,但这要求采用更优质的珐琅材质并增加腔体厚度等等。尽管成本大幅提升,但既保证了专业级性能,又成就了更极致的美学外观。
这种平衡贯穿于嘉格纳的整个制造体系。
B: 在整个采访中,我感受到您更多似乎来自于音乐的激情澎湃。如果让您用以下德国乐队去比喻嘉格纳,您将如何选择?
他们是:发电站乐队Kraftwerk的前卫、蝎子乐队Scorpions的震撼,或者是战车乐队Rammstein的叛逆。
PETER:首先,我觉得嘉格纳不会是摇滚乐队,而更像是爵士风格。我个人可能比较倾向于发电站乐队(Kraftwerk)的理念:不断开创全新的领域和追求极致。我们和Kraftwerk一样,科技只是我们的媒介,而不是核心驱动。
近年,嘉格纳线下实体店已陆续进入北上广成。响应业务的蓬勃发展,全球最大的旗舰店—嘉邸落户上海。2025年初,北京品牌店开门迎客,成为新业务模式的先行者。 它植根中国同频共生的决心已坚如磐石。
嘉格纳希望来访者通过建筑空间感知品牌内涵。这绝非单纯的产品陈列和销售场所,而是启迪性的体验。消费者不需要看到全部产品,在产品展陈也突出着“少即是多”的原则。
尽管嘉格纳在全球有统一的建筑理念和严苛标准,但却始终在思考每一座城市独有的微观文化,以及如何能够体现品牌对当地文化的重视与共情。
比如,在巴黎旗舰店会借鉴歌剧院装饰元素,而在北京则使用特殊夯土石料砌筑墙面以及采用手工制作的砖块。这种文化转译,令人们在走访嘉格纳不同店面时,会感受到"和而不同"的巧思和乐趣。
它不仅在融入每一座城市,更在融入每一位用户的家。
嘉格纳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生活在美好空间里的人。最终,它希望通过卓越的产品构筑用户的至臻生活。
致知者,鉴非凡。
文:刘振亚
编辑:柚子
©外滩TheBund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戚山山 / 徐莉佳 / 谢柯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公寓
/
/
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