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5丨唐洁教授: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1:01 3

摘要:第28届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学术年会妇瘤专委会卵巢癌分会场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分会场于2025年9月12日在济南山东大厦成功举办。湖南省肿瘤医院唐洁教授在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卵巢癌专场上作报告《卵巢癌免疫治疗的困境及研究方向》,并在《肿瘤瞭望》访

第28届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学术年会妇瘤专委会卵巢癌分会场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分会场于2025年9月12日在济南山东大厦成功举办。湖南省肿瘤医院唐洁教授在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卵巢癌专场上作报告《卵巢癌免疫治疗的困境及研究方向》,并在《肿瘤瞭望》访谈中进一步探讨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热点议题。

唐洁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妇瘤中心技术总监,妇瘤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委员会常委国家癌症中心卵巢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学科专委会(MDT)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妇瘤专委会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妇科恶性肿瘤学科带头人美国妇科肿瘤协会会员美国临床肿瘤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特邀审稿人获得美国执业医师证,在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医院学习和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获得和主持多个美国卫生部、国家级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国际一流的医学杂志上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30多篇。

肿瘤瞭望:相较于肺癌、黑色素瘤等免疫治疗“响应较好”的癌症类型,卵巢癌的免疫治疗起步相对较晚,您认为卵巢癌的特征(如肿瘤生物学特征)对免疫治疗效果产生了哪些影响?

唐洁教授:在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免疫热肿瘤”中,免疫治疗通常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而卵巢癌和宫颈癌等则常被归类为“免疫冷肿瘤”。然而,多项研究发现,在未经治疗的卵巢癌组织中,也存在中度至大量的CD8+ T细胞浸润,某些研究中其比例甚至高达80%。这表明,尽管卵巢癌表现出免疫抑制特性而被视为“冷肿瘤”,它并非完全的“免疫荒漠型肿瘤”,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细胞浸润基础。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卵巢癌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中取得的总体疗效数据尚不突出,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尤其是在免疫联合策略中(如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或PARP抑制剂)。因此,当前的研究重点和临床关键在于如何精准识别并筛选出这类可能对免疫治疗敏感的优势人群。

肿瘤瞭望:除了PD-1/PD-L1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ADC等新型疗法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如何?其中哪些疗法已展现出良好潜力?

唐洁教授: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研发进展迅速,从最初的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到针对CTLA-4等靶点的免疫药物,再到PD-1/TIGIT双抗等双特异性抗体疗法,不断拓宽了实体瘤的治疗选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卵巢癌治疗领域,新辅助治疗阶段的单药免疫治疗疗效仍较有限,而双免疫联合或双抗疗法显示出更高的应答率。此外,ADC药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覆盖了从铂耐药、铂敏感复发乃至一线新辅助治疗等多个临床场景。

我们期待未来能更精准地识别生物标志物(如叶酸受体高表达或HER2阳性),使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早期或一线治疗中就能从ADC药物中获益,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

肿瘤瞭望:对于新诊断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您认为必须进行的标准生物标志物检测套餐应包括哪些?

唐洁教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新诊断的卵巢癌患者,目前的诊疗标准强调精准医疗,卵巢癌分子病理检测有助于筛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内分泌治疗及抗体药物耦联物(ADC)治疗的可能获益人群,有助于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现有指南及临床实践,BRCA1/2基因检测和同源重组缺陷(HRD)状态评估是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高级别浆液性癌诊疗的基石,它们对于治疗选择、预后判断和遗传风险评估具有决定性意义。推荐对新确诊的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1/2(胚系和体细胞突变)和HRD检测。

建议在完成一线治疗后重新评估相关生物标志物,以指导后续治疗选择。靶向FRα、HER2和TROP-2等靶点的ADC药物在晚期卵巢癌临床试验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一线治疗后可进行FRα、HER2及TROP2等指标的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进一步依据。

综上,规范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应贯穿初治、治疗前及复发前后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动态、精准的治疗决策。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