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崔丽丽点赞!穿被性侵时衣服出庭何错之有?凭啥说她在炒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0:54 1

摘要:近日,天津女子崔丽丽被老板性侵一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近日,天津女子崔丽丽被老板性侵一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崔丽丽作为性侵案的受害者,本应得到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她却遭到了一些无端的指责与嘲讽,甚至有人用“不 要 脸”这样恶毒的词语来攻击她。

原因很简单 —— 仅仅因为她在出庭时穿了当初被性侵时的那件衣服。

先看看这些刺耳的声音:

“她就是故意上热搜,为今后直播带货做准备。”

“一个小小职员年薪 100 多万,不陪老板过夜可能吗?”

“太没有中国妇女的廉耻心,这种事还能广而告之?”

“她曝光性侵,就是为了讹钱。”

“哪有女人遇到这种事还高调活跃在网络、频繁上访谈的?”

“没第一时间报警,还在采访时笑,感觉怪怪的。”

“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喝酒,怎么会醉到不省人事?还知道搂着人家脖子怕摔?”

“监控里她搂老板那么紧,明显有问题。”

“自己整理几十页材料勒索一百多万,事情闹大了才开始维权。”

“一边说醉得不省人事,一边还抱着秃头老板的脖子,还不停在网上造势营销。”

这些言论,有的是无端揣测,有的是恶意歪曲,有的甚至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我想不明白 —— 穿被性侵时的衣服出庭,究竟错在哪里?为什么就成了“不 要 脸” 的证据?

崔丽丽是受害者,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性侵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无论受害者在事发时的穿着、言行如何,都不能成为施暴者脱罪的理由。

然而,在这个案件中,一些人却把焦点放在了受害者的行为细节上,甚至试图用这些细节来抹黑她的人格。

更荒谬的是,有人质疑她 “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报警”“为什么还在采访时笑”。

可现实中,性侵受害者延迟报警的原因多种多样 —— 恐惧、羞耻、心理创伤、证据不足、担心报复…… 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采访中的表情,更是不能作为评判她是否受害的依据。一个人在经历巨大创伤后,可能会有各种应激反应,笑容有时只是一种掩饰,而不是真相的反证。

还有人抓住所谓的 “监控视频” 做文章,说她 “搂老板搂得紧”。

即便这是事实,也不能推断她是自愿发生性关系。

性侵的核心是“未经同意”,只要受害者当时没有明确、自愿地同意,性行为就是违法的。

无论她之前的行为如何,都不能改变这一本质。

退一万步说,即便崔丽丽真的曾对老板示好,甚至有过暧昧举动。

只要崔丽丽在发生关系时表示了拒绝,或者处于无法表达意愿的状态(如醉酒),那依然构成性侵。

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舆论更不应混淆是非。

崔丽丽选择穿那件衣服出庭,我理解为一种无声的控诉。

那是她受害的见证,是她痛苦的印记。

她用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我没有错,错的是施暴者。” 这种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

有人说她是在炒作,是为了将来直播带货。

可即便她真的有这个打算,又能说明什么?

受害者难道不能利用自己的经历发声、甚至获得经济收益吗?

发声本身就是一种抗争,是对性侵文化的挑战。

如果因为担心被说 “炒作”,就要求受害者沉默,那才是真正的不公。

崔丽丽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讨回公道,更是在为所有可能遭遇职场性骚扰、性侵的女性铺路。

她让更多人看到,受害者不必忍气吞声,可以勇敢站出来。如果每个女性在遭遇侵害时都选择沉默,那才是对社会道德和法治精神的最大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崔丽丽的丈夫一直支持她公开此事。

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质疑他别有用心,想当网红。

但我认为,他的支持恰恰体现了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

真正的伴侣,不是在妻子遭遇不幸时选择回避,而是和她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风雨。

我们应当看到,性侵案件的受害者往往面临多重困境 —— 法律维权的艰难、社会舆论的压力、心理创伤的折磨。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站出来需要极大的勇气。崔丽丽和她丈夫的做法,值得我们敬佩,而不是质疑。

最后,我想对那些攻击受害者的人说:

请将你们的矛头对准施暴者,而不是那些已经遭受伤害的人。

支持受害者,就是在支持一个更安全、更公正的社会。崔丽丽的勇气,应该得到点赞,而不是诋毁。

来源:熟人马大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