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创作吧,这里有你的一席之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4 10:42 1

摘要:三天前,许多创作者们兴高采烈入园时,见到的第一个艺术装置就是它:一个立体的铁网上,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凳子悬挂其上。除了这个主装置外,园区内还散落着十张各式各样的椅子。几乎不用说明,创作者们就会自然地坐上去打卡拍照。

在2025抖音创作者大会的广场上,有一个由椅子构成的巨大装置。

三天前,许多创作者们兴高采烈入园时,见到的第一个艺术装置就是它:一个立体的铁网上,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凳子悬挂其上。除了这个主装置外,园区内还散落着十张各式各样的椅子。几乎不用说明,创作者们就会自然地坐上去打卡拍照。

这些装置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创作一席之地」。

三天后,当我们试图讲述关于今年抖音创作者大会的一切,又要从这些椅子说起:创作就像那些椅子一样,是各种各样的模样、各种各样的角度、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材质。但不管椅子长什么样,它们本身的意义,就是找到属于自己一席:“坐上去吧,带着热爱,坐稳一点,坐久一些。”

创作即在场。三天里,形形色色的创作者,还有他们的热情、创新、灵感与坚持——这些零散又真实的感受,像散落的碎片,充斥在这个空间。

01

“创作者们,欢迎回家”

9月18日这天,旅行创作者@湖远行 从加拿大飞回国,直奔海宁,参加抖音创作者大会。在古镇门口,他捂着心脏说,“兄弟们,我心脏蹦蹦跳。”深呼吸后,他补上一句,“干就完了。”

此时离创作者大会开幕还有两天,许多创作者已经拖着行李,大包小包入场。本次创作者大会在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盐官潮乐之城——一个具有江南风情的古镇举办,活动为期三天,创作者小镇内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展厅和装置等待创作者们互动。

盐官古镇外墙自带两面瀑布装置,水流从墙上往下冲刷,形成潮水汇入池中,许多创作者会在这里打卡拍照。@Cici爱旅游 站在潮墙前,讲起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作为一个南京的本地生活创作者,去年她在这里拍摄了一条打卡机位视频,41万播放的视频,一度冲上可颂嘉兴机位热榜第一。

为了这次活动,她精心准备了几套国风妆造,适配建筑风格。

三天里,这个属于创作者的“小镇”仿佛匹配前的游戏大厅,各种各样造型的人,来来往往。无论是选择夹着人字拖,还是悉心打扮盛装出席,创作者们以最能代表自己风格的模样来到了这里。

@不太会唱歌的月星任(任星月),穿了三天传统彝族服饰。每天早上起床,她要花2个小时在妆造上,顶着有些分量的金冠帽出门。在彝族,这样的装束只有在最隆重的场合才会出现。

@不太会唱歌的月星任 和在园区遇到的创作者朋友们

她还带了两套不同色彩的彝族服饰,打算让朋友们体验。

任星月入园的那天下午,@星毅Seiki 穿着兽装出现在一条巷子里。兽装底下,汗水浸湿了头发,因为台风,飞机延误,他从广州到杭州的飞机凌晨三点才抵达。但他依然表现得兴奋,抱着兽装的头套就往小镇深处走——他只能用鼻头触碰手机,因为他的爪子手机没法感应。

2年前的夏天,他设计出“星毅”这只狐狸的角色,此后,便在抖音以兽装形象开始舞蹈创作。

在小镇里,他会给每个找他合影的人都发一张小卡,上面印着“2023.6.26”,那是星毅被设计出来的日子,作为一个创作者,那是他的第二个生日。他永远记住这一天。

@星毅Seiki

02

创作的温度

创作者大会的第二天晚上,“小镇奇妙夜”在主论坛舞台开启。八个穿着彝族服饰的孩子走上舞台,演唱了她们的来处,《大山》。

这是来自@大凉山妞妞合唱团 的部分成员,由老师布吉小龙领队来到这里。

@大凉山妞妞合唱团 成员表演歌曲《大山》

“我特别感谢这个平台,让孩子们的声音传得更远。”

2012年,布吉小龙大学毕业,回到“打电话都找不到信号”的老家任教。他发现孩子们喜欢跟着他的吉他唱歌,便在学校组了“妞妞合唱团”。2020年,布吉小龙开始在抖音上分享孩子们的合唱。今年年初,他们登上央视,一个月前收到来自创作者大会的邀请。

对孩子们来说,这是特别的体验。八个孩子里,有些还是第一次坐飞机,孩子们在园区叽叽喳喳,在新环境里显得既激动又好奇,四处张望。

@大凉山妞妞合唱团 和老师布吉小龙

创作是有温度的,它们被创作者们以各种呈现方式带到这里。

在为抖音精选创作者搭台讲述创作故事的「精选开放麦」舞台上,@北范南调 讲述了他的创作历程:因为自己失业返乡在群聊晒家乡美食时,把依旧在外打工的朋友馋到。又看见朋友的妈妈会在拍家里自己做的饭菜发给远方的孩子,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把“北边的饭送到南方去”。

创作就是这样开始的,他背上行囊,开始为朋友们跨省送饭。有母亲在包饺子时红了眼眶,像是在想象女儿吃到时的表情;还有人一边拌馅儿,一边低声说:“孩子出去有奔头是好事,就希望以后能离我近点,好让我还能多做点吃的。”

视频发布后,@北范南调 引发了无数离家游子的共鸣,有人调侃他送的是“嚎啕大哭饭”。每条视频,最终呈现的可能只有几分钟,但他会花上五六个小时拍摄,用五到十天来剪辑。慢工出细活,他说自己在意的不是数据,而是能否让人真切感受到“有人在惦记你”。

每送一次饭,他都会在地图上连起两个点,贴上两张照片。那像是一张不断延伸的“牵挂图”,也是他坚持创作的动机。

“没有五险一金,但赚了很多眼泪。”他笑着说完,鞠了一躬。

@北范南调 在精选开放麦上做分享

03

兴趣、热爱与意义

9月21日下午,吴慈凡刚到创作者大会的那天,他在小镇的街上尾随一个机器狗。

跟着机器狗,他找到了@Unitree宇树科技 的工作人员,开口介绍自己:“我是@铠甲勇士 的内容运营,未来希望能有合作。”

吴慈凡的团队如今运营着这个拥有“铠甲勇士”这一具有16年历史的童年IP。五年前,他选择将铠甲勇士搬上抖音,希望可以让大家的童年维持得更久。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吴慈凡每天会投入不少时间在抖音上。他从不露面,有一段时间,@铠甲勇士 的评论区将吴慈凡称为“把铠甲勇士剪到极致的的女人”——尽管吴慈凡是男生。

但他在此中找到动力。长时间的工作有时会带来疲惫,但热爱与兴趣始终是最大的动力——“如果你不带着兴趣去做,很难创作出好的内容。”

兴趣、热爱以及一种清晰的意义感,是许多创作者坚持创作的动力。

@铠甲勇士 内容运营吴慈凡

知识创作者@安森垚(yáo) 分享了自己在贵州的一个故事:

在宁洱,一个小山村里,安森垚给孩子们讲课。上完课以后,有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问他,“非欧几里得几何和正常几何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两条平行线可以交汇?它和黑洞的世界有什么关系?”

安森垚惊诧又有点感动感动,他发现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已经在短视频的牵线下,突破资源的局限,开始对许多超出日常生活的知识都有了好奇心和兴趣:“越是角落的地方,越可能有对世界感兴趣的小天才。”

安森垚也越来越清楚,坚持创作、坚持做知识分享的意义是什么。

他从小在母亲的厚望下被推着前进,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都不明白上学的意义,对学习产生迟疑和反叛。机缘巧合下,他开始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也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不是高高在上地讲知识,而是和观众一起重新体验兴趣、深挖知识的过程。

比如讲解数学梗,0.999…是否等于1,从地平论的阴谋论再延伸到反智主义……坚持创作是在传播兴趣与热爱,也是让安森垚找回主体的具体方法。

知识垂类展厅的互动问答

04

创作才是正经事

在创作者大会,最不缺的就是和创作有关的碎片,因为搞创作才是正经事。

创作广场上,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创作者在这里涂鸦,编毛线,做花艺。街道上,人们抓着云台相机,找人合拍。

绘制的飞盘与花艺成品被创作者作为纪念品带走

园区内,创作者共建的灵感装置也随处可见,譬如「猫合作用」——悬挂在树上的小猫道具在铃铛摇动之后,会随之亮起灯光。

创作者@葛多多不多 这样描述他的创作过程:某天在公园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树影斑驳似猫咪在树上打盹,想到树叶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能量,便设想猫是否在进行「猫合作用」把阳光变成美梦和温暖。

来自创作者@葛多多不多 的灵感装置「猫合作用」

将日常观察转化为艺术概念,这正是创作者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创作者们珍视这种能力,珍视他们的作品和创造力。

园区里设有官方设置答疑大厅,三天里,超过2000位创作者进入这里,提出种种问题,其中包括优质创作建议、平台推流机制.....

做出好内容,让好内容被更多人看见。这是平台和创作者想要共同促成的事。

创作者们总是看起来匆忙:@U航 走路很快,语速也很快,问他为什么创作,他就会反问回来:“如果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情,那是不是也太无聊了?”

创作对他来说本是偶然,最初,他是在抖音上随手分享自己留学的抽象日常。今年5月21日,他发布了一条27秒的视频,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结果获得了200万点赞。此后,每每机器人有迭代,他都勤劳地更新视频。

这时,创作已经成为必然——当创作成为了一种本能,他们便无法停止创作。

05

潮水之后,创作未尽

和创作者大会有关的最后一个碎片,和潮水有关。

9月22日这天上午,由旅行创作者和中国国家地理权威专家组成的科考团,带领创作者们在钱塘江8号观景台观望潮水。那天的潮水没有想象中汹涌和壮观。成团发起人@蓝战非 说,“放下手中的相机,要用眼睛去看潮水,用耳朵去听。”

@蓝战非 观潮

放下手机,离别进入倒计时。

下午时分,部分创作者拖着行李箱离开,“咕噜咕噜”的声音悄然漫上古镇,夜幕降临,灯光一点点亮起,B4舞台开始了星空下的露天音乐会。三天的梦境终会结束,但创作没结束。在抖音上,和创作者大会有关的内容还在一点点地被上传。@杜海涛 和@不齐舞团 在大厅里共同跳了一支舞,旅行创作者@很特别的小冯 找到被称为“爱探险的朵拉”@何香蓓Betty,对着镜头告诉她,“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去你去过的那些地方。”

收官音乐会舞台

时尚创作者@白昼小熊 发布了一条自己在小镇里拍摄的写真,背景里,她双手抱胸,背后的烟花冉冉升起,那是小镇美好奇妙夜的痕迹。

动人的瞬间数不胜数。创作的路途漫长,相聚又如此短暂。 但人们已经在抖音创作者大会找到属于各自的能量。漫画创作者@尾文 说,他能想到创作者大会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知道,“还有人和你一样还在热爱创作。”

碎片之外,新的灵感已在暗暗涌动。

古镇街头交换的联系方式、舞台上下的即兴合拍、偶然的相遇与认出,都不会消散。每个人都带着故事与火花回到生活的河道。潮水或许会短暂退去,但从未停息奔流——就像创作,只要热爱还在,它便永不停歇。

愿,创作常新,热爱长存。

来源:抖音和ta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