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偷窥”与“正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0:36 3

摘要:地铁上,一妙龄女子,因穿着过于“清凉”,引来多人目视。其中一男性因看的时间较长,引来该女性不满,说他是“偷窥”,是流氓、人渣。男人辩解说,我不是偷窥,是正视,是光明正大地看。后来,这事还闹上法庭。

地铁上,一妙龄女子,因穿着过于“清凉”,引来多人目视。其中一男性因看的时间较长,引来该女性不满,说他是“偷窥”,是流氓、人渣。男人辩解说,我不是偷窥,是正视,是光明正大地看。后来,这事还闹上法庭。

偷窥,指未经允许暗中观察他人隐私的行为。按这条定义来判断,该男子确实未经他人允许而观察女子,但他观察到女子的身体部位还不能叫隐私——既然穿成这样出入公共场所就不能怕看,因而该男子行为顶多属于“半偷窥”。至于他说自己是正视,即正眼相看,也有点滑稽,说他没礼貌是可以肯定的。

地球就这么大,却有80亿之众,一节地铁车厢挤上百把人也不稀罕,熙熙攘攘是常态,人山人海也不稀罕。人只要出门就不免会被人看,若怕让人看就不要出门。且人家多看你一眼,也是对你的认可与肯定,说明你引人注目,回头率高,是值得庆贺的事,实在是没必要恼羞成怒,作河东狮吼状,给人戴上偷窥的帽子。

曾国藩去朋友家做客,见朋友妻子漂亮,就忍不住多看几眼,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也谈不上偷窥,不算多失礼。可回来后,他自感修养不够,品行欠佳,就在日记里痛骂自己“真禽兽也”,并罚自己饿饭一餐。但估计我们大多数人都还修养不到曾国藩那样的水准,毕竟秀色可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曾国藩的湖南老乡齐白石也爱看美女,而且是“正视”。有一次,美女新风霞齐白石来做客,他就目不转睛盯着看,家人劝他说这样不礼貌。齐白石很坦率地说,她长得好,我就是喜欢看。新风霞也没指责齐老是偷窥,反倒大方表示,我是个唱戏的,就是要人家看的,您看吧。这段轶事反倒成了美谈。

老外更是如此,不爱江山爱美人是悠久传统。当年,许多希腊人冒死参战就是为了看美女海伦一眼。最后,激战十载,死伤无数,终于攻破特洛伊城,俘虏了海伦,就公开示众,让将士们一饱眼福,愿偷窥就偷窥,想正视就正视,他们心满意足地说,打这十年仗值了!

从理论上说,对那些出现在公众场所的人,怎么看都不能算偷窥,因为他们的隐私都会捂得很严,当然,也不必多正视,随便扫几眼就行了,看多了也确实让人不舒服。退一步说,谁若是怕人“偷窥”,也不是没办法,宅在家里不出门是釜底抽薪之举,可以根本解决问题。即便出门也可以戴帽子,捂口罩,着墨镜,谁想看到你的庐山真面目,那得有孙猴子的火眼金睛本事才行,而且还可以顺便冒充明星的范儿。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意境多美,多浪漫;“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实现了双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线,大庭广众之下,你看我我也看你,你看我玉树临风,我看你艳若桃李,你看我风流倜傥,我看你貌美如花,也叫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何乐而不为呢?反之,动辄说人偷窥,则既煞风景,又与事实不符,还是慎言为好。

☆ 本文作者简介:陈鲁民,笔名齐夫、大野,山东省济宁人。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顾问,河南杂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杂文创作副会长。在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500万字。获中国新闻奖、鲁迅杂文奖、中国副刊奖等160多次。出版个人作品集18本,计有《吟啸徐行》《思路花雨》《繁华素心》《大智若愚》《千古寸心》《人间有味是清欢》《冷眼向洋看世界》《晓风残月杨柳岸》《和你一起看星星》《掌声总在成功后》等,被收入大学、中学辅助教材、中考题、中考模拟题360篇次。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来源:京都闻道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