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清仓减持山西汾酒?对白酒后市不看好?你要这么想就错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5:38 1

摘要:我看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毕竟华润在我印象里是比较好的,搞投资方面更是一把好手。前有高位套现万科股票,接盘的深圳地铁现在都还在被吸血,后有出手拯救东阿阿胶,把东阿阿胶从ICU里面抬了出来。要是华润都不看好白酒了,那我也得重新审视白酒逻辑了。

今天白酒圈被一则信息刷屏了,说是华润在山西汾酒上赚了近10倍,然后现在要清仓了,说明华润对白酒的未来都不看好了。

我看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毕竟华润在我印象里是比较好的,搞投资方面更是一把好手。前有高位套现万科股票,接盘的深圳地铁现在都还在被吸血,后有出手拯救东阿阿胶,把东阿阿胶从ICU里面抬了出来。要是华润都不看好白酒了,那我也得重新审视白酒逻辑了。

炒股多年,早就不信这些网传消息了,于是我去消息的源头——上市公司的公告里面扒了一下。看完我就想,这些人但凡能认认真真把公告看完,也不会得出这种大错特错的结论了。

首先跟大家讲一下背景,2018年2月,汾酒集团为了推进国企改革及整体上市目标,把所持山西汾酒11.45%的股份(约9915.45万股)转让给了华润,华润并不是直接自己承接,而是选择了控股子公司华创鑫睿作为持股平台。华创鑫睿有两个股东,一个就是华润创业,另外一个就是本事件的主角华润创业联合基金一期(有限合伙)。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看起来怪怪的,估计大家平时不会接触到,这种后面带着(有限合伙)字样的基本上都是合伙企业,在实操中都是用来做持股平台的,绝大多数基金都是采用这种形式。

我见过国企最多的这种操作模式,都是当做员工持股平台的,但是查了一下华润创业联合基金一期(有限合伙),并非员工持股平台,估计华润是基于其他什么政策合规、风险控制、投资退出灵活性等方面考量才作出如此安排吧。

作为基金,一般来说备案的存续期都是5年,大多数会约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续期2年,这样加起来,一个基金的存续期差不多就是5-7年。这个基金是2018年投资设立的,至今已经7年,需要清算了。换个大家能理解的话,这玩意就不是个公司,而像是几个人合伙攒局搞投资的形式,约定就投资7年,7年之后不管赚了还是赔了都拆摊子清算。

好了,现在大家能明白了,华润这次减持,并非主动减持,而是面临基金到期不得不做的减持行为。另一个股东华润创业都说了会继续持股,没有减持计划。做一个简单的算数题,总持股128,114,296股*12.64%=16,193,647股,跟最终公告要减持的16,200,599股是不是差不多。

你可千万不要跟我提差多了,明显少近7,000股。你要是这么说,我可是真的要崩溃了,一看就是没干过这种活的老板样子。

四舍五入啊老板!你看到的12.64%都是四舍五入的,如果另外一个股东要卖,也不可能就卖6,952股这种尴尬数字啊。你把12.64%后面加点尾数,比如12.6254364%是不是数字就一样了?

扯多了,说回来。

华润旗下有个华润啤酒,很强,我们喝的雪花啤酒,像是什么勇闯天涯、纯生、马尔斯绿什么的,都是他们家的,市占率当之无愧的第一。很早之前华润就想入局白酒,但是没找到机会,后面山西汾酒改革,引入华润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第二大股东。

要说华润才是发挥了真正战略投资者的价值,给钱、给人还给资源。玻汾知道吧,汾酒的大单品,就是华润入股后第二年借助雪花啤酒的经销商渠道铺到了全国各地,当年汾酒省外销售收入就超过省内。华润创业首席执行官陈朗被派去山西汾酒当副董事长,华润雪花啤酒总经理侯孝海被派去当董事,把华润在在消费品领域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精益管理、全面预算等先进经验引入汾酒,推动汾酒优化运营效率。山西汾酒在2019年年报中甚至直接就提出“借鉴华润运营经验,加强产品推广、渠道及品牌运作合作”。

人家华润投资了是真干事啊,具体的指标就不说了,你去看山西汾酒的股价,是不是能说明问题。

顺带唠一嘴,宿迁国资要不也把华润引进来吧。

……

今天白酒跌得蛮惨的,尤其是跟科技股那边的红火一对比。真不愧是老登股,日薄西山。

盘后开了场重量级的发布会,出席的配置模仿着去年924来的,证监会、央行、金融监督局、外汇局等口子的一把手全员出席。刚开始领导就算是报了囍,说这次没有短期政策调整。

这句话可以拆两方面看,一方面说明上面对现在大A的走势比较满意,不需要再出政策刺激了,另外一方面说明上面还有手段留着没使呢,大家放宽心,该吃吃该喝喝该涨涨,别暴涨暴跌的,老老实实走慢牛。

我贴个图大家可以自己看,能明显感觉上面在努力往美股靠拢。我还是坚定认为,中国居民储蓄的蓄水池不能再是房地产了,只能往股市里靠。至于股市不争气,那就管理到他争气!

值得注意的是,吴老大专门强调现在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这一轮牛市就是科技牛,咱们这些坚守白酒的老登是感受不到牛市存在的。不过也是,你看人家美股七姐妹,不都是科技,可口可乐都靠后站。

打不过就加入吧,我已经在把剩余仓位往科技上加了。不过我始终对这些大A的科技股不够自信,所以我没敢买个股,都是买ETF,不知道能否带给我纳指科技ETF的持股体验呢(奢望一下吧)。

写得有点多了,发射~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