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穗垂首,玉米咧嘴,晒谷场堆起金灿灿的希望。这一季的丰收,是土地的馈赠,是双手的勋章。这份“劳有所获”的踏实感,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一起庆丰收,把田埂间的欢笑声,揉进三餐烟火里——
秋分已至,
稻浪翻金,桂香漫野。
9月23日
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田野间的“丰”景
不仅藏着收获的喜悦,
更裹着与文明相关的心意。
循着谷香探寻,
那些关于珍惜、感恩与传承的约定,
正等着与我们撞个满怀——
庆丰收,把喜悦揉进烟火里
稻穗垂首,玉米咧嘴,晒谷场堆起金灿灿的希望。这一季的丰收,是土地的馈赠,是双手的勋章。这份“劳有所获”的踏实感,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一起庆丰收,把田埂间的欢笑声,揉进三餐烟火里——
践光盘,用“空盘”敬每滴汗水
“民以食为天”,碗里的每一粒米,都曾经风雨、凝汗水。所谓“光盘”,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最好回应。每一餐少盛一勺、吃完最后一口,把“不浪费”刻进饮食习惯里,让“光盘行动”成为餐桌上的“文明标配”,就是用最朴素的方式,向耕耘者致敬。
念耕耘,把奉献刻在心间
风吹稻浪时,总想起袁老“不挨饿”的心愿,想起无数守田人的身影。有他们顶烈日、踏泥泞的辛劳,才换得如今的粮满仓。这份奉献,应该被深深铭记——敬土地,更敬每双种粮的手。
护粮安,用行动筑牢“大国粮仓”
丰收并非“从天而降”的幸运,守好耕地红线,才能筑牢“良田万顷”的根基;发力科技兴农,方能让良种、农技为增产保驾护航。“粮安天下”的底气,藏在每寸被呵护的土地里,藏在每次农业探索中。支持耕地保护倡议、关注农业科技成果,珍惜每粒粮食,为稳稳守住大国粮仓添一份底气。
传文脉,让乡土文明“活”起来
丰收不只是粮食的收获,更是农耕文明的传承。二十四节气里藏着“春播秋收”的智慧,农家院里的晒秋习俗藏着对生活的热爱,田间地头的农谚歌谣藏着祖辈的经验——这些都是乡土文化里最珍贵的“宝藏”。保护乡村风貌,记录农俗故事,一起为农耕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让乡土的根脉越扎越深。
稻浪是大地的诗,
文明是人们心中的光。
这个丰收季,
把珍惜藏进三餐里,
把敬意融进日常中。
愿岁岁有“丰”景,
年年伴文明,
共绘人间好时光。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