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全民共享文化盛宴 激活城市“幸福密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9:56 1

摘要:“鼓舞《梦幻飞花》气势磅礴,鼓点激昂,瞬间点燃气氛;歌舞《一路欢歌》融合欢快旋律与灵动舞姿,展现铜川热情与活力;独唱《花开中国》讴歌祖国繁荣,引发观众共鸣;朗诵《魅力铜城我的家》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太极拳《云手裁晨曦》刚柔并济,独具魅力,舞蹈《哪吒》演绎经

“鼓舞《梦幻飞花》气势磅礴,鼓点激昂,瞬间点燃气氛;歌舞《一路欢歌》融合欢快旋律与灵动舞姿,展现铜川热情与活力;独唱《花开中国》讴歌祖国繁荣,引发观众共鸣;朗诵《魅力铜城我的家》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太极拳《云手裁晨曦》刚柔并济,独具魅力,舞蹈《哪吒》演绎经典神话角色,展现童真童趣;《乘风破浪再出发》合唱气势恢宏……”

2025年盛夏,铜川市以“大地欢歌 幸福铜城”为主题的第32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以“文化+消费+创新”的多元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场持续的文化狂欢。从主会场到区县舞台,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歌舞,从露天广场到景区公园,这场覆盖全城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铜川公共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更以“演赛交融”“文化夜经济”等创新实践,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域联动:构建“1+N”文化网络,实现全民覆盖

本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由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群众艺术馆、市广播电视台承办。本届活动打破传统单一主会场模式,构建起“1个主会场+N个区县、景区、社区分场”的全域文化网络。以新区阳光广场为核心,联动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宜君县及铜川花月荟景区、书画公园等10余个分会场,形成“主会场引领、分场多点开花”的格局。市级主会场首次以大规模海选形式举办的一系列艺术赛事21场次,海选分会场遍布公园、广场、社区、文化街区等十余处。耀州区“‘耀’你好看 艺动心弦 ”系列文化活动氛围浓厚、人气高涨;王益区的“乡村艺术普及活动”扎根基层、温暖民心;印台区“百姓大舞台”品牌文化活动活跃出新、参与广泛;宜君县“三秦四季 清凉宜君”活动,文化服务与避暑季活动相融合,文化促消费效果良好;新区社会事业局专场演出节目形式多元,群众文艺团队活力凸显。

本届活动涌现出的《小城串串》《梦幻飞花》《一路欢歌》《大老碗》等新创作品200余件,为我们高质量备战下一届“群星奖”也做好一定的节目储备。如:7月14日,新区新龙城小区前广场举办“童声DO RE MI”少儿歌手大赛初赛,居民“出门即看演出”的便利性显著提升;8月2日,宜君彭祖药谷同步举办泼水狂欢与音乐节,将文化活动与景区旅游深度融合,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印台区以“果乡瓷都 和美印台”为主题,推出鼓舞《天下第一鼓》、秦腔《花亭相会》等节目,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宜君县专场则通过非遗舞蹈《打连钱》、眉户清唱《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等,传递乡土情怀。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310余场文化演出,参演人数超5000人次,覆盖观众达2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零距离”。

演赛交融:打破舞台边界,激活全民参与

本届活动创新推出“演赛双轨模式”,通过赛事与演出的深度融合,让群众从观众变为参与者,形成“周周有赛事、场场有亮点”的活跃氛围。自7月10日启动仪式以来,按照面向群众公示的“服务菜单”先后举办了多场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无论是耀州区文化馆带来的“瓷耀千年映盛世”综艺晚会,还是王益区文化馆演绎的“秦声益韵颂新歌”综艺晚会等,这些专场演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市区联动、全域参与、文化共荣”的鲜明特色,让各区县的文化精粹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秦腔新韵耀铜川,非遗传承谱新篇”秦腔大赛、“舞林争锋”舞蹈大赛、“童声 do re mi”少儿歌手大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轮番登场,为各年龄阶层、各艺术门类的爱好者搭建了展示才华、切磋技艺的广阔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彩色梦工厂”市少儿艺术团展演、“金弦乐鸣”器乐晚会、“豫满铜城,国色天香”知青豫剧团展演及市演艺中心的专场演出,无不彰显着专业团体的艺术水准,为市民们奉上高水准的视听盛宴;“铜城声浪”摇滚之夜、“青春无界 潮向未来”等专场演出,则精准对接年轻群体的审美偏好,用澎湃的节奏与动感的演绎点燃了夏夜的激情。“演赛交融”模式彻底打破演员与观众的界限,让秦腔擂台、少儿赛事、民间艺术团成为普通人发光发热的阵地。据统计,活动期间超千名市民从观众席走向聚光灯,在铜川的夏夜画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绚烂一笔。

文化搭台:激活“夜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为促进文旅消费,带动消费活力,广大市民在观看精彩演出的同时,还可以体验非遗、旅游产品展销、“三秦四季·清凉铜川”夏季旅游活动共计530余场次,文化活动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本届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全域消费季活动呈现出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机、显活力的良好效果。

步入非遗集市,各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从精致的刺绣到晶莹剔透的耀州瓷,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非遗传承人的心血和智慧。特别是刺绣作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市民们在欣赏这些非遗作品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新区阳光广场、王益区方舟广场等地同步开设夜市,非遗文创产品、水果蔬菜、文玩书籍、特色小吃等摊位沿街排开,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宜君彭祖药谷音乐节期间,文创市集的柠檬茶、手工艺品等商品供不应求,单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通过“文化+夜市”“文化+娱乐”的创新模式,铜川的夏夜经济焕发新生机。据初步统计,活动带动餐饮、零售、文旅休闲等行业消费增长显著,其中夜市摊位日均收入较平日提升300%,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50%。文化与消费的共振,让铜川的夏夜既充满烟火气,又洋溢艺术氛围,真正实现了“文化滋养精神,消费提振经济”的双赢目标。

创新驱动:六大主题引领,打造文化品牌

本届活动围绕“唱响铜川”“舞动铜川”“诗画铜川”“书香铜川”“非遗铜川”“典藏铜川”六大主题,推出多样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如:印台区专场“果香瓷都 和美印台”,鼓舞《天下第一鼓》以刚劲有力的节奏,展现昂扬精神风貌,男声独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激昂旋律回荡全场,《亲吻祖国》炫年华艺术团以轻盈舞姿,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小品《平安转向》以幽默语言讲述交通安全故事,寓教于乐,秦腔《花亭相会》杨梦、王荣联袂演出,展现传统戏曲韵味,快板《印台欢迎八方客》以明快节奏,热情讴歌印台风土人情。宜君县专场“夜话山水情”,舞蹈《青春跃动》以活力四射的表演,拉开专场序幕,男女四重唱《党旗飘扬的方向》歌声嘹亮,传递信仰力量,民族器乐串烧《扬鞭催马运粮忙》传统乐器与现代旋律结合,展现音乐魅力。眉户清唱《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以地方戏曲形式,反映民生心声。精彩的节目编排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魅力;通过持续一个月的高频次、高质量活动,铜川“三秦四季 清凉铜川”文旅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吸引西安、咸阳等周边城市游客慕名而来。

社会反响:群众点赞,城市温度跃然可见

每至夜幕降临,阳光广场便成为欢乐的海洋。市民李先生一家几乎场场不落:“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丰富、高水平的演出,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摇滚,从娃娃比赛到专业乐团,真是大饱眼福!”密集而优质的演出,不仅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有效盘活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为我市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8月22日晚,“大地欢歌,幸福铜城”铜川市第32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暨暑期文旅消费季闭幕式在新区阳光广场成功举行。这场晚会不仅是对过去一个多月文化活动的总结,更是对我市未来发展的展望。闭幕式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数千名观众早早地聚集在广场上,期待着晚会的精彩呈现。晚会在开场舞蹈《盛世华章》拉开序幕,随后,歌曲、舞蹈、器乐合奏等多种形式的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看。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市民广泛好评。家长王先生感慨:“孩子通过少儿歌手大赛收获自信,这样的平台比商业演出更有意义。”市民张宁则表示:“现在下楼就能看演出,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宜君县文化馆馆长王延莉总结道:“活动不仅加强了区县文化交流,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文化服务,真正将文化惠民落到了实处。”

文化赋能城市,幸福触手可及

第32届铜川消夏广场文化活动,以“全民共享、创新驱动、消费联动”为核心,节目涵盖歌舞、戏曲、朗诵、器乐、小品、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还设置了非遗集市展销会,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市群众艺术馆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暑期少儿培训课程。在上课过程中,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让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生根发芽,在不知不觉间提升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专注力。

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已经陪伴大家走过了32年。32年里,每一届活动,每一场演出,锻炼了一批又一批本土文艺人才、文艺团队,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人才,所有参演者和组织者的齐心合力,也让我们的广场文化活动成为铜川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发展的一个窗口、一道剪影。从秦腔擂台上的名家与票友,到夜市摊位前的游客与市民;从社区舞台上的退休教师,到景区音乐节中的年轻舞者,铜川的夏夜因文化而生动,因参与而温暖。这场持续月余的文化狂欢,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幸福铜城”的底色愈发鲜亮,让文化自信成为城市发展的最强音。(文 章:朱元奇)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忻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