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向善 平台才能健康向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0:02 1

摘要:近日,网信部门依法对多家未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在热搜榜过度推送明星八卦、娱乐琐事,助长“泛娱乐化倾向”,破坏网络生态的平台作出处置。这一举措再次引发公众对流量与内容质量应如何平衡的思考,也折射出智能时代舆论生态的复杂性与治理的紧迫性。

近日,网信部门依法对多家未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在热搜榜过度推送明星八卦、娱乐琐事,助长“泛娱乐化倾向”,破坏网络生态的平台作出处置。这一举措再次引发公众对流量与内容质量应如何平衡的思考,也折射出智能时代舆论生态的复杂性与治理的紧迫性。

任何时代的传播中都会面临流量问题。只不过在互联网之前,与“流量”相对应的概念为“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上座率”等。从人类天性来看,追求轻松、愉悦、刺激的娱乐是一种本能,大脑天然倾向于接收认知负荷低、情绪回报高的信息。严肃的内容往往需要调动逻辑与知识储备,而搞笑段子、情感爆文等娱乐内容却能“简单粗暴”地带来多巴胺的分泌,因此在争夺流量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当然,人们对内容的需求始终是多样化的,并非仅限于娱乐内容。在传统媒体时代,这种多样性通过媒介分工得以实现:报纸承载理性思考,书籍传递思想深度,电视兼容新闻与娱乐,广播陪伴日常生活。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主场,每一种内容都有其场域。然而,在智能技术深刻重塑传播格局的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算法推荐重新塑造了信息分发方式,也改变了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逻辑,催生出一个多元混杂、变动频繁的信息生态:深度报道的评论区瞬间被搞笑表情包占据,政策解读与明星八卦“比邻而居”,时政话题和网红带货出现在同一信息流。在这里,内容语境不再有物理区割,娱乐内容因其广泛的穿透力成为触达各圈层受众的“最大公约数”和“流量密码”。

娱乐本身并无过错,健康、适度的娱乐是人们放松身心、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问题出在“泛”字上,即娱乐元素越过原有边界,无节制地渗入社会各领域,主要表现为:新闻内容日渐“软化”,明星八卦、情感故事屡登热搜榜单前列,重要公共议题却被边缘化;表达方式趋于粗疏,严肃话题常被搭配搞笑画面或低俗段子以博取关注。更值得关注的是价值排序问题,流量与热度成为衡量内容优劣的重要标准甚至是优先标准,导致部分传播者热衷于炒作低俗话题,甚至对重大事件也进行轻佻的娱乐化解构。娱乐本应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当它试图“吞噬”一切时,便走向了歧路。

这一现象的背后,既有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片面追逐的缘故,也源于算法技术对娱乐化内容的偏好与放大。这不仅模糊了公共讨论的严肃性,长此以往更可能损害整个社会的理性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反对的不是娱乐本身,而是娱乐的“泛滥”与“越界”;批判的也不是轻松有趣的内容,而是将一切事物“降维”为娱乐的倾向。

特别是,在线上生活已覆盖人们大部分生活场景,各类信息集中于少数平台,算法成为内容分发主要方式的今天,平台必须正视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此时,“能力越大,影响越大,责任也应越大”不再仅是一句道德倡议,而是平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平台要认真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要将“算法向善”理念真正融入技术设计与运营全流程,重新审视算法的价值定位,建立兼顾社会效益与公共利益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让优质内容获得更多的分发机会,从源头遏制“流量至上”引发的泛娱乐化倾向。同时,要主动从正能量中挖掘大流量,借助技术赋能、流量扶持和创作支持,推动严肃内容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让有意义的内容变得更有意思。

此外,社会要形成协同治理合力。监管部门需进一步细化完善操作指引与执行标准,加强常态化监督评估,对违规平台严格追责以形成有力震慑;行业协会要牵头制定行业公约与伦理准则,推动构建公平健康的内容生态;广大公众则要提高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信息消费观,对低质娱乐化内容主动拒绝、理性批判,并通过投诉举报机制进行监督,倒逼平台提升内容质量。

算法向善,平台才能健康向前,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在技术创新与价值引领间找到平衡,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实现多赢,才能真正构建出一个清朗健康、生机勃勃的网络空间。(徐长卿)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