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主场庆祝活动在沈北新区稻梦空间启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9:49 1

摘要:高跷踩起来,秧歌扭起来,丰收的锣鼓敲起来!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辽宁主场庆祝活动在沈北新区稻梦空间启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增收新风采,共庆丰收,共享喜悦,共话振兴。

高跷踩起来,秧歌扭起来,丰收的锣鼓敲起来!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辽宁主场庆祝活动在沈北新区稻梦空间启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全省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民增收新风采,共庆丰收,共享喜悦,共话振兴。

活动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沈阳市农业农村局与沈北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首次采用“一主线三会场”联动方式,全方位展示从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文化的丰收全貌。

展风采>>

农民生活富

在稻梦空间主会场,“农民生活富”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位参与者。在入口处的丰收市集上,来自全省14个地市的200余种名优农特产齐聚一堂,沈阳寒富苹果、铁岭榛子、鞍山南果梨、桓仁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摆上展台。巡游表演队伍身着绚丽民族服饰,载歌载舞,与游客热情互动。

农业科技强

在分会场七星米业数字化基地,数十台智能化农机设备整齐列阵,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磅礴力量与科技底蕴,“农业科技强”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熠熠生辉。百余位青少年儿童沉浸于丰富的研学活动中,欢声笑语间,农业知识的种子悄然播撒心田。全国劳动模范、辽北七星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蕴来也借助本次丰收节的热度,将品质优异的沈北“清水大米”推介至全国,邀请广大消费者共享金秋丰收的喜悦。

农村环境美

分会场“星禾院里”民宿,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民俗风情。锡伯族骑手身着传统服饰,在马背上展现精湛骑术,引得观众阵阵喝彩。非遗展区里,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绝活。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新鲜的果蔬、特色的农业加工品琳琅满目。丰收文化展区,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和实物陈列,生动述说着乡村振兴丰收的动人故事,完美诠释了“农村环境美”的深刻内涵。

享丰收>>

在启幕仪式上,辽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的发布令人振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东港草莓、大连大樱桃、大连海参、桓仁山参6个价值超百亿的品牌获得嘉奖。据悉,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77个,其中8个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位列东北三省第1位、全国第9位。“设施农担贷”项目与农户正式签约,将有效降低融资门槛,加速资金到位,打通金融服务农业“最后一公里”。此外,京东、抖音、顺丰等电商物流企业也发布惠农助企行动计划,让乡村特色农产品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让丰收的价值得到最大彰显。

在启幕仪式后,农民朋友们以饱满的热情相继登台,一展风采,将庆祝丰收的盛况与喜悦播撒、分享。

地瓜“C位”出圈 农产品热销15万元

浑南农民丰收节让好货“走出去”

“咚咚锵!咚咚锵!”9月23日,浑南区王滨希望学校的操场上,锣鼓声、欢笑声、歌声裹着丰收的甜香扑面而来——浑南农民丰收节热闹开席,当地农户扛着粮、提着果赶来,周边游客带着期待涌入,整个校园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

村民们载歌载舞,把对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热爱唱进歌里、跳进舞中。活动同步开启网络直播,镜头追着精彩跑,让没法到现场的网友也能“云逛”丰收节,隔着屏幕感受这份热闹与香甜。

在农产品展销区,第一书记们变身“金牌推销员”,向游客推介本地好货。甘甜的瓜果、醇厚的自酿白酒、新鲜的家养土蛋……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满展台。第一书记们一边现场讲解农产品的种植故事、营养优势,一边递上试吃品,既让游客尝了鲜,也帮农户拓宽了销路。

作为王滨街道的“明星特产”,王滨地瓜在本次丰收节上“C位”出圈。专属展示区里,10余种地瓜整齐列队亮相,旁边的烤炉里则飘出诱人香气——现场围满了试吃的游客。咬一口香甜软糯,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地瓜味儿太正了!”

农产品大比拼环节,直接把活动推向高潮。各村农户带着自家的“压箱底”宝贝赶来:比脸盆还大的南瓜、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色泽鲜亮的水果……评委们围着展品转,从品质、产量、外观等维度仔细打分,最终选出各个品类的“丰收之星”。获胜农户笑得合不拢嘴,台下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热闹劲儿挡都挡不住。

据统计,本次丰收节现场销售总额超15万元。这场丰收盛会,不仅晒出了浑南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给农民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大平台,既鼓了农户的“钱袋子”,又提振了大家的干劲儿,为浑南乡村振兴注入了满满新活力。

叫响“五香有礼”品牌 将粮食卖到新西兰

于洪新农人“种”出丰收好光景

9月23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稻”于洪庆祝活动在于洪区御路古柳人家民宿热闹启幕,新农人携特色农产亮相,政策、科技、品牌多端发力,一幅农业兴旺、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据悉,于洪区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业品牌,持续叫响涵盖稻米香、果蔬香、肉蛋香、鱼虾香、药草香的“五香有礼”品牌。“赵菽”大米、南美白对虾、铁皮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深受市场喜爱,品牌效益日益凸显,推动农产品走上“优质优价”之路。同时,农资监管成效显著,辖区经营假种子案入选全国优秀案卷,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更让于洪农产品以多种方式走向广阔市场。

活动现场,多位于洪新农人带着自家“明星农产品”亮相。老农人赵叔捧着今年新收的稻谷,脸上满是喜悦:“客户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我们的粮食最远卖到了新西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助力下,他的种植规模扩大到3000多亩,较去年增加1000亩,蟹田也拓展至700多亩,“今年亩产能达1400斤左右,总产超400万斤粮食。”

不远处,“90后”创业者“蛋定哥”的展台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2022年回乡创业的他,在政府用地审批、贷款申请等全方位支持下,养鸡规模已达15万只,高品质鸡蛋成功走进大型商超,端上百姓餐桌。

平罗街道尚义村的展台前,村党总支部书记朱继伟介绍村里的“乡间好贺”:“这是今年培育的新品种罗氏沼虾,有‘淡水虾王’的美名。”据悉,罗氏沼虾原产东南亚,此次是于洪农民首次在沈阳培育成功。

于洪区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启示:乡村振兴是需要共同书写的大文章。当农业与科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传统农业便焕发出新生机。

如今,风吹稻浪间,赵叔的手机不断响起新订单提示音,“蛋定哥”计划扩大养鸡场规模,尚义村的罗氏沼虾已预订到明年春节。于洪的新农人们,正以新时代农业企业家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持续“种”出更红火的丰收好光景。

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23亿斤

新民“二十二连丰”再绘振兴新画卷

9月23日,2025新民市丰收嘉年华暨沈阳大米协会成立揭牌仪式在沈阳溪溪湖湿地公园举行。活动以一场融合自然之美、农业之美、文化之美的沉浸式稻田实景大秀拉开帷幕。

今年,新民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23亿斤,将实现“二十二连丰”。作为“辽沈粮仓”的重要承载地,新民市始终锚定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137.9万亩高标准农田连点成线,54.6万亩水稻田年产优质大米近5亿斤,通过推广胡台稻香环线、富硒稻虾共生等创新模式,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三。

今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辽宁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落户新民。项目对加快品种推广、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等应用速度,提高蔬菜产量质量、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中,新民市28个乡镇、街道的代表带着特色农产品逐一登台展示:小梁山的西瓜、公主屯的鸡蛋、新农乡的寒富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引来阵阵掌声。目前,新民市的蔬菜产量已突破180万吨,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新民味道”正从辽宁走向全国,成为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力量。

当天,沈阳大米协会也正式揭牌。协会正式入驻新民市,标志着新民大米作为沈阳大米的优质代表,正迈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协会将串联起水稻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的全产业链资源,架起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农户增收致富的“连心桥”,为“新民大米”开拓全国市场提供肥沃土壤。

近年来,新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绩显著。先后获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在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排行榜位列第50名,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目前,新民市正扎实推进稻米杂粮、酸菜、中医药、淡水鱼、白羽肉鸡等五大特色产业链建设,东北酸菜产业园、华泰渔业标准化示范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以十月稻田、绿珠米业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对接广阔市场,构建起“从稻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品质管控体系,行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来源:沈阳宣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