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的蒙顶山,云雾缭绕间,层层茶园依旧绿意盎然。这片孕育了千年茶文化的土地上,“90后”返乡创业者何长博用近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茶二代”到现代化茶企掌舵人的蜕变。他以技术创新破局、靠电商转型拓路,让蒙顶山茶的清香飘向全国乃至海外,在传统茶行业的土壤中,孕育出新
何长博在直播间介绍雅安藏茶
□ 转载至《雅安日报》记者 郑瑶
初秋的蒙顶山,云雾缭绕间,层层茶园依旧绿意盎然。这片孕育了千年茶文化的土地上,“90后”返乡创业者何长博用近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茶二代”到现代化茶企掌舵人的蜕变。他以技术创新破局、靠电商转型拓路,让蒙顶山茶的清香飘向全国乃至海外,在传统茶行业的土壤中,孕育出新时代的创业传奇。
匠心筑基:
从源头到车间,把好品质每一关
“从7岁离开家乡求学,到2016年毅然返乡创业,茶叶始终是我与家乡最深的联结。”谈及与茶的缘分,何长博的语气里满是温情。
2016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外地工作的机会,回到名山区,接手了家族创办的卓霖茶厂。这家茶企2007年动工、2008年投产。在何长博看来,“要让雅安的茶走得更远,必须从根上把品质做扎实”。
为找到优质茶叶的“源头活水”,他带领团队踏遍雅安周边山区,最终在宝兴县锁定了一片1000余亩的天然林地。这里无污染、未开垦,土层深厚、富含微量元素,高山清泉顺山势流淌,是培育有机茶的理想之地。“每一片茶叶都要‘喝’山泉水、‘晒’自然光。”
何长博定下铁规:茶园只施有机肥,采用释放天敌、灯光诱捕等方式防治病虫害,灌溉仅依靠自然降雨与山泉,绝不使用工业水源。
如今,这片茶园已通过基地与生产双有机认证,所产茶叶滋味醇厚、香气浓郁,成为卓霖茶厂的“金字招牌”。
原料问题解决后,生产效率与标准化成为新课题。2016年,何长博成立公司,组建研发团队专攻制茶设备升级。他们反复调试茶叶风选机的风速,优化热风杀青一体机的温度。同时,研发出藏茶自动化生产线,还实现了藏茶生产的精准参数控制,一举获得国家专利。
目前,卓霖茶厂已形成两大厂区规模,单日鲜叶处理量达20000斤,成品干茶日产量峰值达4000斤,年产能达375吨。其中,雅安藏茶凭借专用生产线,年产能达180吨,成为市场的“硬通货”。
创新破局:
从线下停摆到全域开花,闯出发展新路
2020年的疫情,给何长博的创业之路带来沉重一击。此前,他带领团队深耕线下推广,一年奔赴十几个城市,将产品铺进各地茶店,订单量稳步增长。然而疫情突如其来,业务骤然“断档”。
待签合同被搁置,前期推广投入付诸东流,数月内损失数十万元。“那段时间,每天一睁眼就想,怎么保住几十名员工的饭碗。”何长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将目光转向线上市场,“线下走不通,就换条路闯。”
他迅速组建电商团队,全力投入淘宝、京东等平台的运营——从优化产品详情页,到策划促销活动,再到深夜回复客户咨询,事事亲力亲为。
然而,传统电商流量分散,订单增长缓慢。此时,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他看到新希望。何长博开始研究抖音运营,白天在茶园拍摄采茶视频,晚上在直播间演示泡茶:“大家看,我们的蒙顶山茶,冲泡后汤色清亮,入口回甘……”
起初,直播间仅几十人观看,订单寥寥。但他毫不气馁,逐步摸索出规律: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便携袋泡茶,为资深茶客定制珍藏级藏茶;直播时不只介绍产品,还讲述雅安茶的历史与种植故事。渐渐地,直播间人气渐涨,“卓霖”品牌也被抖音官方评为“知名品牌”。
如今,卓霖茶厂的线上渠道已覆盖抖音、天猫、京东等平台,产品销往全国各省,部分产品通过欧标270项检测,出口至欧美及东南亚;线下在北京、广州设立自营店与加盟店,布局近50家加盟网点,形成“线上+线下”全域营销网络。
回望这段转型路,何长博感慨:“创业之路上,感谢人社部门的帮扶,不管是政策还是推广上,这份支持让我们在困境中更有底气闯出新路。”
自2007年建厂至今,卓霖茶厂荣誉满墙:2011年“雪兰独珍”荣获四川省地方特色茶产品金奖,2020年获得名山区“产品创新”新锐奖,2024年成为“雅安藏茶”“兰花茶”标准起草单位……面对未来,何长博信心满满:“下一步将完善藏茶标准化体系,开发更多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品,让蒙顶山茶的香气,飘得更远、更久。”
来源:生态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