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联合国突然变卦,称乌克兰能全盘收复领土,俄乌局势生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08:59 1

摘要:周二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晤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态:在欧洲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完全有能力恢复到冲突前的边界,甚至“走得更远”。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突然变脸,声称乌克兰能从俄罗斯手里夺回所有领土,这番话一出口,俄乌局势怕是要起波澜了。

周二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晤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态:在欧洲和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完全有能力恢复到冲突前的边界,甚至“走得更远”。

这一立场180度大转弯,让人忍不住想问:特朗普这是真心转向,还是又在玩他的“交易艺术”?

特朗普的表态来得太突然,以至于连泽连斯基都直呼“游戏规则改变者”。此前几个月,特朗普一直强调乌克兰必须向俄罗斯做出让步,包括放弃部分土地,以换取和平协议。今年2月,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与泽连斯基激烈交锋时,还直言“现在还没有牌”来战胜俄罗斯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8月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前,特朗普更是放话,将推动“一些土地交换和改变”,据报道甚至计划施压泽连斯基交出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全境,以冻结前线。这套说辞,与俄方要求不谋而合。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写道:“在了解并充分理解乌克兰/俄罗斯的军事和经济形势后”,他相信乌克兰能在欧盟和北约的财政支持下,通过战斗“将整个乌克兰恢复原状”。他甚至嘲讽俄罗斯“漫无目的地战斗”,看起来像一只“纸老虎”,并称莫斯科正陷入“巨大的经济困境”,现在是“乌克兰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谁知道呢,也许还能走得更远!特朗普这句暗示,简直像在给基辅打鸡血。泽连斯基当场回应,这是“一次重大转变”,并透露特朗普承诺对普京施加更大压力,包括针对能源网络、金融体系和银行系统的制裁。

这种戏剧性反转,难怪CNN直言,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暗示乌克兰能收复自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以来所有占领土。特朗普甚至没提克里米亚这个敏感点,直接跳过,仿佛那块土地本就该回归基辅。

回想上个月阿拉斯加峰会,特朗普对普京那是热情似火,两人会晤后特朗普还多次吹嘘他们的“良好关系”。他向普京发出了一系列最后通牒,要求同意停火否则面临后果,但克里姆林宫一如既往地无视,特朗普也没真刀真枪地实施制裁。

如今,特朗普突然翻脸,称与普京的关系“没有任何意义”,并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晤时直言“俄罗斯应该停止”这场战争。这与他之前“莫斯科和基辅都应对冲突负责”的调调大相径庭。

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特朗普的和平努力停滞不前。阿拉斯加峰会后,一个多月过去,和平谈判纹丝不动。近几周,西方称俄罗斯战机和无人机进入北约成员国领空——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芬兰,甚至丹麦哥本哈根机场都因无人机事件严重干扰。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直言“不排除俄罗斯参与其中”。

这些事件暴露了北约东翼的脆弱,欧洲高度戒备,领导人誓言以武力回应。波兰事件更是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北约首次与莫斯科武装部队直接交战。特朗普显然坐不住了,他周二被问及北约是否该击落俄罗斯飞机时,脱口而出:“是的,我同意。”

但他又补刀:“这要视情况而定”,并赞扬北约增加国防开支,到2035年将升至各国GDP的5%。特朗普还抨击一些北约成员国仍在买俄罗斯能源,“正在资助一场针对他们自己的战争”。这番话,等于在逼欧洲盟友掏腰包,同时给俄方上眼药。

不过,俄罗斯否认爱沙尼亚领空侵犯,坚称波兰事件“并非故意”,但这些理由在特朗普看来,只会让对方更显虚弱。

特朗普的强硬,不仅限于乌克兰边界。周二,他明确支持北约成员国击落入侵领空的俄罗斯飞机,这与他国务卿卢比奥的谨慎表态形成鲜明对比。卢比奥早些时候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说:“除非俄罗斯战机发动攻击,否则没人会说要击落它们。”他强调北约的回应方式是“拦截”,而非直接开火。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也持类似观点:“击落应取决于情报,包括意图、武器装备和潜在风险。”上周爱沙尼亚事件后,吕特在北约会议上重申:“我们将始终评估局势,确保保卫每一寸盟军领土。”

特朗普的“同意击落”言论,等于给北约松绑,暗示更直接的对抗可能。但他没保证美国军队参与,只说“我们对北约的态度非常坚定”。这或许是特朗普的算盘:让欧洲在前线扛大旗,美国继续卖武器给北约盟友,随他们转手给乌克兰。

泽连斯基对这番表态乐见其成,他告诉福克斯新闻,特朗普“明白我们需要施加更大压力”,并期待美国制裁俄罗斯的能源、金融和银行系统。泽连斯基甚至称特朗普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因为后者“知道的细节比以前更多”。

但特朗普的承诺听起来总有水分。他暗示乌克兰能在欧洲支持下获胜,却没提美国进一步介入。CNN询问白宫是否提供更多支持,至今石沉大海。卢比奥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更直白:“战争不能以军事方式结束,最终会在谈判桌上结束。”他敦促安理会,包括俄罗斯,“竭尽全力结束这场战争”。

这种内部拉锯,让人怀疑特朗普的转变有多真诚。不可预测性一直是他的外交标签,这次联合国大会的“飓风”,或许只是为了重启阿拉斯加后停滞的谈判,顺便转移国内对和平努力失败的批评。

特朗普的变卦,给乌克兰注入一针强心剂,但也暴露了俄乌冲突的深层困境。俄罗斯控制着卢甘斯克几乎全境,以及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的大部分地区,加上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乌克兰要想全盘收复,谈何容易?

特朗普称俄罗斯经济困境巨大,无法获得汽油,但克里姆林宫的“战时经济”刺激仍在运转。泽连斯基虽欢迎转变,却坦承“没有具体细节”,只提到可能用更多武器、防空系统和无人机。他甚至说,特朗普的帖子让他“惊讶”,但视作“积极信号”——美国“将与我们同在,直到战争结束”。

欧洲呢?特朗普把球踢给他们,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和国防开支,却不忘卖武器赚钱。北约东翼的入侵事件,已让波兰、爱沙尼亚等国如临大敌,紧急起飞F-15和F-35拦截。挪威奥斯陆和丹麦哥本哈根机场周一因无人机关闭数小时,扰乱数万旅客。

如果特朗普的“击落令”真落地,欧洲将直面与俄罗斯的热战风险。吕特虽强调防御系统已部署,但谁敢打包票不擦枪走火?特朗普的转变,看似利好乌克兰,实则把欧洲推向火线,自己坐收渔利。

普京会怎么接招?特朗普设定的“一个月后”最后期限,又是空炮还是真枪?克里姆林宫的沉默,已是最好的回应。

特朗普这出联合国“变脸戏”,热闹是热闹了,但俄乌战场的泥潭,谁来填?泽连斯基的“全胜梦”能成真,还是又一场交易的牺牲品?欧洲盟友的耐心,正被一次次入侵和特朗普的“视情况而定”消磨殆尽。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月,特朗普又变卦了呢。

来源:东经119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