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2日,与妻和子,第一次一起去的北京鲁迅博物馆以及白塔寺, 而白塔寺到护国寺一带,也叫福绥境街道——有着我的童年到少年的成长记忆, 那是我曾上过的福绥境幼儿园和福绥境小学校。 家严李又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接我从幼儿园出来,从西单走到东单,住宿
【按】2025年9月12日,与妻和子,第一次一起去的北京鲁迅博物馆以及白塔寺, 而白塔寺到护国寺一带,也叫福绥境街道——有着我的童年到少年的成长记忆, 那是我曾上过的福绥境幼儿园和福绥境小学校。 家严李又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接我从幼儿园出来,从西单走到东单,住宿东总布胡同22号中国作家协会。
再说 1936 年10月8日鲁迅与青年木刻作者合影(鲁迅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1942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80 份请帖、40人发言,至今均未得出准确结论)。故,2 幅照片说明成为3万多字论文引子——请读我在《驻足在上海、巴黎和延安——抗战时期李又然著译真版原件附录日记信札集外集》文中有解:
1936年10月8日,鲁迅与青年木刻作者合影:这是鲁迅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当时肺病晚期的他抱病出席在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 和青年木刻家、爱好者深入谈话并合影。是日,李又然和艾青在一起,准备前往青年会看画展,艾青说,人会多别去了,二人去了别处,没能照上这张意义非凡的相片。
最为令人扼腕惋惜的是, 距离10月8日的9天后——10月17日, 鲁迅仍为曹靖华译作《苏联作家七人集》 作序。10天后——10月18日凌晨,鲁迅的气喘病复发,且症状愈发严重。11天后——10月19日上午5时25 分, 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寓所与世长辞,享年55岁。鲁迅的逝世是中国文化界的巨大损失。
2009年5月22日,辑注者从甘肃天水飞陕西西安乘夜车至延安,赶在(五二三) 参观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 见门前镜框合影及说明文仅将照相时五排中第一排人名列出, 曲解了当年自选座次的史实, 至今更正否?辑注者读后高慧琳编著《群星闪耀延河边——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 版) 一书, 致信该书编者指出: 该书中标注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者合影第五排李又然有误; 正确的是, 李又然为合影中第五排左边第一人,不是第五排五人的中间一个。书发行后如覆水难收,该编者无奈打电话给辑注者办公室。狗尾续貂后,尚有貂在否?事实上参会者不等同合影者,合影不是参会代表。
2024年8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口述历史研讨会上, 辑注者结识方纪之子, 问令尊在合影中所处位置,答曰不知;告之且有六人以空格标注,口口口,若可能辨认下。延安文艺座谈会距今已过去八十三年,对相关史实的研究和考察有许多工作要做, 甚至一张合影的参加者的辨识和标注还存在差错空白,其他更多差错空白勘误也难。 要把所有缺口都补足为时已晚, 如何尽可能挖掘出过去被埋没的史料,人证不在物证在,对40位发言者保存有速记稿,这对于任何人及其工作来说任重而道远,也有诚心的问题,为他人作嫁衣裳毕竟是一件费力而难以获取名利的事。
来源:资阳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