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意!急性肾损伤悄悄找上门?8个实用方法帮你避开风险!| 疾病365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0 22:37 1

摘要: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特别策划:疾病365问

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本期作者 冯静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本期要点

1.什么是急性肾损伤

2.糖尿病患者为何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3.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常见诱因

4.如何早期识别急性肾损伤

5.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急性肾损伤

想象一下,你的肾脏是身体里的“超级净水厂”——它们每天要过滤约180升血液,相当于10个家用饮水机的容量。然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过高的葡萄糖,就像往精密仪器里倒入粘稠的糖浆,损伤机体的过滤系统。还可能在一次脱水、感染或药物刺激后引发“工厂停工”——这就是急性肾损伤(AKI)。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AKI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不过别担心,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80%的急性肾损伤可以避免!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肾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水分无法正常排出,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血肌酐水平迅速升高、尿量减少或电解质紊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肾脏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血管和肾小球已受到损害,因此更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1.高血糖损害肾脏微血管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蛋白尿,并降低肾脏的代偿能力。一旦遇到感染、脱水或药物损害等诱因,肾功能可能迅速恶化。

2.糖尿病肾病基础

许多糖尿病患者已存在慢性肾脏病,肾脏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因外界因素(如感染、低血压)诱发急性肾损伤。

3.药物影响

糖尿病患者常服用多种药物,如某些降糖药(SGLT-2抑制剂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造影剂等,可能增加肾脏负担。

4.易合并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较低,易发生尿路感染、肺炎等,严重感染可导致脓毒症,进而引发急性肾损伤。

脱水

如呕吐、腹泻、出汗过多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肾脏血流减少。

感染

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严重感染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损害肾脏。

药物

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某些抗生素、造影剂等。

血压波动

如严重高血压或突然低血压(如过度使用降压药)。

高血糖或低血糖

血糖剧烈波动可影响肾脏血流。

尿路梗阻

如前列腺增生、肾结石导致尿液排出受阻。

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以下症状,以便早期发现急性肾损伤:

1.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400ml为少尿,<100ml为无尿)。

2.水肿(尤其是下肢、眼睑浮肿)。

3.乏力、恶心、呕吐(毒素蓄积影响消化系统)。

4.呼吸困难(水钠潴留导致肺水肿)。

5.意识模糊(严重电解质紊乱或尿毒症)。

实验室检查指标:

1.血肌酐(Scr)升高(较基线上升≥0.3 mg/dL或50%)。

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

3.尿常规异常(如蛋白尿、血尿)。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1. 严格控制血糖

遵循医生建议,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一般控制在

2. 保持合理血压

高血压会加速肾脏损害,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3.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可能减少肾脏血流。谨慎使用造影剂:如必须做增强CT或血管造影,需提前水化治疗,并选择低渗或等渗造影剂。注意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4. 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足部和泌尿系统护理,避免尿路感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应尽早治疗。

5. 保持充足水分

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心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避免脱水,尤其在发热、腹泻、大量出汗时及时补充水分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可能缺水。

6. 健康饮食

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

7. 定期监测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eGFR。若已有糖尿病肾病,需更密切监测,并咨询肾内科医生。

8. 避免剧烈运动或极端减肥

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释放肌红蛋白损害肾脏。极端节食或生酮饮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急性肾损伤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关键措施包括:

✅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 避免肾毒性药物。

✅ 预防感染和脱水。

✅ 健康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

糖尿病患者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少尿、水肿、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和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肾损伤风险,保护肾脏健康。预防胜于治疗,肾脏健康需要日常细心呵护!

参考文献:

[1]Kellum, J.A.; Romagnani, P.; Ashuntantang, G.; Ronco, C.; Zarbock, A.; Anders, H.J. Acute kidney injury. Nat. Rev. Dis. Primers 2021, 7, 52.

[2]Holly, MK, Dear, JW, Hu, X, et al. Biomarker and drug-target discovery using proteomics in a new rat model of sepsis-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 KIDNEY INT. 2006; 70 (3): 496-506.

[3]Kaushal, GP, Haun, RS, Herzog, C, et al. Meprin A metalloproteinase and its role in acute kidney injury. AM J PHYSIOL-RENAL. 2013; 304 (9): F1150-8.

[4]Perazella, MA, Rosner, MH. 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LIN J AM SOC NEPHRO. 2022; 17 (8): 1220-1233.

本期专家

冯静

◇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 2017年获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在读博士

◇ 发表中文核心期刊3篇,SCI一作2篇,SCI二作6篇,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两项。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