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台风来袭,提醒大家:1不出,2不待,3要囤,4不做,别大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08:05 2

摘要:“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刚过,本应是收获与平衡的时节,超强台风“桦加沙”却携着17级狂风向华南沿海扑来。这个成为今年全球最强台风的“巨无霸”,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

秋分至,夜渐长,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17级风力刷新今年风王纪录,华南沿海正严阵以待。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秋分刚过,本应是收获与平衡的时节,超强台风“桦加沙”却携着17级狂风向华南沿海扑来。这个成为今年全球最强台风的“巨无霸”,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珠江三角洲。

秋台风往往比夏季台风更为猛烈,因为海洋经过整个夏季的阳光照射,储存了大量热量,为台风发展提供了充足能量。此时又恰逢天文大潮期,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海水倒灌。

为啥说秋分之后的台风更加的危险呢?

秋分节气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南移东退,台风路径更加偏南,广东、海南等地面临更大威胁。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有三大特点:强度更猛、路径偏南、影响更广。

海水在夏季积蓄的热量尚未完全释放,海温依旧偏暖,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充足的能量来源。因此,秋台风中更容易出现超强台风。

秋分后台风往往与冷空气结合,引发更广泛的降雨,容易导致内涝、滑坡等次生灾害。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秋分后,台风来袭,提醒大家:1不出,2不待,3要囤,4不做,别大意!

1不出

台风来袭莫出门

台风来袭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不出门。当台风预警升级为橙色或红色时,意味着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足以将树木连根拔起。

不可因风雨暂时减弱而掉以轻心。台风眼过境时,天气会暂时平静,但强风暴雨很快会再次来袭。

如需紧急外出,务必远离广告牌、大树、围墙等易倒塌设施。如果正在开车,应立即寻找安全地点停车避险,切勿强行通过积水路段。

2不待

危险区域不待、不安全的室内不待

台风“桦加沙”影响时段正值天文大潮期,需格外警惕风暴潮叠加天文大潮可能导致的海水倒灌。低洼地区可能出现严重水浸。

不待在不安全的室内环境。居住在危旧房、临时工棚、沿海房屋的人群,应提前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治安警察局呼吁低洼地区居民“积极配合疏散撤离行动”。

阳台、窗台等处的花盆、晾衣架等易坠物品应转移至室内,或进行牢固固定。检查并加固门窗,可用胶带给窗户贴“米”字形,以减少玻璃破碎风险。

3要囤

要囤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囤易储存食品、要囤应急物品

建议准备至少3天的应急物资,包括每人每天4升的饮用水。同时储备一定的生活用水,以满足清洁等基本需求。

要囤易储存食品。选择压缩饼干、罐头等耐存放食品。无需烹饪即可食用的食物是最佳选择。

要囤应急物品。包括手电筒、备用电池、急救包(含创可贴、消毒棉片等)、重要药品(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所需药物)以及移动电源。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断电情况,可以为手机、移动电源等设备提前充满电。

4不做

不靠近窗户和玻璃门、不使用明火和电器、不盲目抢救财产、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台风期间,最危险的行为之一就是站在窗前观看风景。破碎的玻璃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如果家中进水,应立即切断电源,避免触电事故。恶劣天气下,电网可能不稳定,反复通电断电也容易损坏电器。

当水位迅速上升时,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而不是先抢救财物。生命永远比财产重要。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台风期间,应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如遇紧急情况,可拨打紧急求助热线。

台风过境后,危险并未立即解除。确认煤气、电路安全再使用,清理阳台、花坛的积水,被水泡过的食物(除了密封罐头外)都不要食用,饮用水要煮沸5-10分钟再喝。

九月是台风多发的季节吗?防台风的心理不能松懈,但秋分后的台风往往更加凶猛。记住,真正的安全,来自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充分的准备。当风雨来袭,愿我们都能从容面对。

来源:小谈食刻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