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三巨头对赌,营收暴跌 14%!丢失中国市场后,生态链藏危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1:53 2

摘要:台下三位行业大佬的回答直接把分歧摆上桌面,应用材料CEO说低单位数增长,科磊CFO拍板中单位数,泛林CFO干脆绕开数字,一个字都不肯松口。

高盛分析师抛出同一个问题,2025年晶圆厂设备市场能涨多少?

台下三位行业大佬的回答直接把分歧摆上桌面,应用材料CEO说低单位数增长,科磊CFO拍板中单位数,泛林CFO干脆绕开数字,一个字都不肯松口。

这哪是市场预测,分明是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生死赌局。

AI催着技术往前冲,地缘政治拖着后腿拽,摩尔定律快撞碎物理极限,三家手握行业命脉的巨头,正对着三条截然不同的路下注,选对了吃红利,选错了可能被时代淘汰。

半导体设备从不是快钱生意,应用材料的材料工程、科磊的检测系统、泛林的蚀刻工艺,每样技术都得砸十年以上功夫才能站稳脚跟。

如今行业走到岔路口,三家巨头的选择藏着各自的生存哲学。

应用材料CEOGaryDickerson的谨慎,本质是对摩尔定律失效的妥协。

晶体管已逼近原子级别,平面缩放难以为继,这家公司转而押宝先进封装,从2D画芯片改为3D搭芯片。

AI芯片的复杂性倒逼技术升级,NVIDIAH100需整合CPU、GPU与内存,传统制造思路无力应对。

应用材料砸15亿美元建实验室专攻CoWoS芯片搭积木技术,赌定未来竞争焦点将从造单个芯片转向芯片整合。

科磊CFOBrenHiggins的乐观,源于芯片越精,越怕错的刚性需求。

台积电3纳米制程的检测步骤较7纳米增加60%,而AI芯片更是零容错,单个运算单元出错便会导致整批数据作废。

科磊的电子束检测设备能识别10纳米以下缺陷,精准匹配AI芯片需求。

Higgins笃定,无论地缘政治如何演变,先进制程的良率压力只会加剧,检测设备需求或因AI再增40%以上。

泛林CFODougBettinger的沉默,实为两边下注的精明策略,他反复提及的蚀刻沉积强度,指向两条并行技术路线。

一是3DNAND闪存向200层以上堆叠,需深宽比100:1的垂直蚀刻技术;二是AI芯片的3D晶体管,依赖原子级精度工艺控制。

两条路线均面临物理极限挑战,泛林选择保持战略弹性,待市场明朗后再集中发力,既是稳妥之举,也是对技术不确定性的妥协。

技术路线是主动下注,地缘政治则是被动踩坑。

三家巨头的财务数据触目惊心,应用材料中国营收从32%暴跌至18%,每季少赚10亿美元,科磊损失5亿美元,泛林中国营收从32%降至24%。

但比真金白银亏损更致命的,是产业生态的崩塌,半导体设备依赖用户反馈迭代,中国是新技术验证与工艺优化的核心场域。

被迫退出后,公司断了技术改进的活水,而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本土玩家正加速追赶,未来重返市场的技术门槛已大幅抬高。

科磊丢了标准话语权,其检测设备不仅是硬件,更是制程监控的核心与质量标尺。中国晶圆厂被迫寻找替代方案时,正悄然构建独立的检测标准与供应链。

长期来看,全球半导体或分裂为两套质量体系,研发成本倍增,科磊的行业地位将持续弱化。

泛林丢了十年饭票,半导体设备的利润核心在后续服务,设备销售仅是开始,十年维护、升级与备件供应的收益常为设备价值的两倍以上。

中国市场服务中断,意味着泛林不仅损失当期订单,更永久性失去未来十年的现金流,对依赖服务盈利的设备商而言,这比营收暴跌更具毁灭性。

地缘政治是外部暴击,AI则是内部革命,直接将赌注赔率推向极致,AI芯片的苛刻要求,成为检验技术储备的试金石。

对应用材料而言,AI是送分题,AI芯片的异质整合需求,与公司押注的封装技术高度契合。

NVIDIAH100的组件整合需1微米以下对准精度,恰是CoWoS技术的强项,若AI整合需求爆发,应用材料的保守预测或将大幅上调。

对科磊而言,AI是送钱题,AI芯片的零容错要求,使检测从可选环节变为必选刚需,检测密度呈指数级增长。

科磊的实时纳米级缺陷检测技术,精准匹配AI制造需求,中单位数增长预判实为对AI增量市场的笃定。

对泛林而言,AI是必答题,AI模型训练的高能耗倒逼芯片转向3D架构,以缩短电子传输路径。

3DNAND的深层蚀刻与3D晶体管的原子级对准,均依赖泛林的核心技术,但双线押注需承担高昂研发成本,能否兼顾两条路线,直接决定其未来命运。

半导体设备行业早已告别技术为王的时代,新规则是技术+政治双在线,三家巨头的赌局,本质是对新规则的适应能力比拼。

应用材料即便封装技术突破,若无法重返中国市场,仍难成气候,中国既是最大消费市场,也是技术迭代的关键场域。

科磊纵然检测技术领先,全球标准分裂仍会侵蚀利润,行业标尺的价值将不断弱化,泛林即便蚀刻技术过硬,失去中国的长期服务收益,也难以支撑双线研发的成本压力。

未来的赢家,未必是押对单一技术的企业,而是能平衡技术押注与政治风险的玩家,应用材料需寻得替代市场,科磊需阻止标准分裂,泛林需尽快明确技术主线。

高盛要的是数字答案,巨头们给出的却是生存策略,这场赌局没有标准答案,在AI与地缘政治的双重绞杀下,行业早已不是选对一次就一劳永逸。

或许用不了多久便会清晰,2025年这场分歧,输家不是押错技术的企业,而是没看懂规则已变的玩家,毕竟在新时代的竞争中,活下来,才配谈未来。

来源:暮时史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