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理想 i8 上市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关于这款车的热度并未下降。社交媒体上,关于其与竞品之间的对比、以及车型定位之争等仍有持续讨论。与此同时,其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也引发部分用户不满,受此影响,理想股价在 i8 发布后跌幅超 20% 。
距离理想 i8 上市已过去一个多月,但关于这款车的热度并未下降。社交媒体上,关于其与竞品之间的对比、以及车型定位之争等仍有持续讨论。与此同时,其产品配置与定价策略也引发部分用户不满,受此影响,理想股价在 i8 发布后跌幅超 20% 。
面对市场反馈,理想迅速作出调整。一周后,公司宣布将 i8 三个版本整合为一,统一定价为 33.98 万元,这一举动被外界普遍解读为“变相降价”。李想本人也发文承认先前决策存在失误,称此前陷入了“惯性思维”,并将新配置车型称为“听劝版”。价格调整之后,理想股价出现一定程度回升。
然而,真正的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尽管李想曾称 i8 在纯电六座 SUV 市场“无对手”,但现实却充满挑战:在众多强劲对手的“贴身肉搏”之下,理想想要在纯电 SUV 市场“杀出重围”充满挑战。这位曾经的“新势力销冠”,已站在了十字路口。
“从上到下不允许关注销量”
上市一个多月,理想 i8 的销量依然迷雾重重。
在官方宣布车型配置改动的消息后,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对此事做出回应,并透露理想 i8 纯电 SUV 小订用户超 3 万。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小定转大定的转化率并不高,约为 20% 。有销售也透露,调价前 i8 转化数据确实不高,更多客户是在线下对比、试驾后才下单。
从一线销售的反馈来看, i8 确实面临不小的市场压力。有销售坦言:“ i8 销量其实还可以,但不如预期理想”。其表示,六座车的受众本就有限,难以像 L6 一样成为走量车型;加上同期多款同级车型上市,价格配置接近,竞争异常激烈。另有销售预计, i8 上市后的一个月订单约 1.3 万台。
更多的销售人员表示,公司内部对销量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转变。今年以来,李想在内部强调“从上到下不允许关注销量,只专注于用户服务”,为此他们避免谈论新车到底“爆了还是没爆”。这与理想汽车的战略主张变化有关。
理想第二产品线负责人张骁此前在接受晚点 LatePost 的采访中表示,理想汽车今年更强调“足够强的造血能力和健康的经营基盘来保证能够穿越周期”,而不是为生存担忧,基于此他们对外不讲具体销量数字、对内也不用销量目标去牵引销售团队以外的部门。
第三方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 i8 目前的市场表现。 8 月 4 日,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在其直播中表示,理想 i8 大定数据约 6000 台。而根据懂车帝最新统计的数据,理想 i8 八月份的销量为 2212 辆。如若以此数据横向对比其他品牌的同类型车型, i8 的订单表现并不突出。
面对市场现实,李想仍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9 月 1 日,李想在微博发文透露自己对 i8 的预期:希望 i8 首阶段在 9 月底前交付超 8000 台、冲刺 1 万辆,未来月销量则希望能稳定在 6000 辆。
线下门店的实际情况显示, i8 仍保持一定热度,但消费者的选择更加理性。在北京合生汇五楼的新能源汽车展厅,作者观察到,半小时内至少有五批家庭用户前来看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顾客会同时体验邻近的蔚来 ES8 ,综合比较空间、配置与乘坐舒适性。
消费者在实际对比后做出的选择,更能说明 i8 面临的市场挑战。二胎家庭用户魏明原本计划购买六座车,却在对比 i8 和 ES8 后,因储物空间和第三排实用性的差异,最终选择了 ES8 。 i8 没有前备箱,后备箱放置婴儿车后第三排只能调整至 90 度,部分消费者感觉坐着不舒服,但 ES8 可以正常坐。“而且 i8 要等到 11 月提车,交付时间过长, ES8 9 月下旬就能交付,时间更合适。”
当被问及理想 i8 的核心竞争力时,销售人员的回答也反映了当前电动车市场的同质化现状。销售人员坦言:“现在的汽车同质化很严重,没有哪项功能是我们有其他品牌没有的。我们的亮点可能就在于性能会比其他的好一些,就像苹果和安卓手机一样。我们的语音交互、智驾等方面比他们体验感会更好”。
六座 SUV 红海
今年八月,理想 CEO 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理想 i8 因切中纯电续航、家庭舒适与智能体验等深层需求,处于“有没有”的赛道,其产品定位和产品力上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但不少网友在该帖子下评论,认为李想过于自信和乐观。
乘联会数据显示, 2024 年国内中大型、大型 SUV 累计零售 164.6 万辆,同比增长 52.5% ;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 133.1 万辆,渗透率超 80% 。中大型纯电 SUV 细分市场成为今年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
乘联会指出,新能源大 SUV 车型的持续热销是用户需求、产品力和车企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独特的消费观、家庭出行需求以及增换购推动了消费者对这类车型的青睐;空间优势和智能化体验大幅提高车型竞争力;此外,大 SUV 的溢价空间也促使车企更愿意推出该类产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盛夏,理想 i8 需要正面对抗多个强劲对手。包括第三代蔚来 ES8 、乐道 L90 、问界 M8 纯电版,以及八月突袭上市的特斯拉 Model YL 。它们不仅在价格上层层围堵,更在空间、续航与智能方面展开全方位较量。
价格成为各品牌竞争的首要战场。理想 i8 定价 33.98 万元,与 Model YL 33.9 万元的价格接近,但全新蔚来 ES8 已大幅降价至 30.88 万 -41.68 万元,形成强烈压制。乐道 L90 则以 30 万元以下的定价强势入场,一位乐道销售告诉作者:“ i8 有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我们都有, L90 可以说是直接对标理想 i8 ,而我们的优势就在于价格更低。”根据售价,乐道 L90 价格与理想 i8 之间差了近 7 万元。
除了价格,空间实用性也是家庭用户关注的重点。 i8 车身尺寸为长 5085mm ,宽 1960mm ,高 1740mm ,轴距 3050mm 。除 Model YL 外,乐道 L90 、蔚来 ES8 与问界 M8 在长宽高及轴距上均超越理想,且均配备前备箱和更大后备箱,更契合家庭出行的储物刚需。理想 i8 也因仅有后备箱,且下沉空间小而受到用户的诟病。
续航能力是六座 SUV 能否支持长途出行的重要因素。在销售人员看来,续航能力则是理想 i8 的主推亮点之一。 CLTC 达 720km ,支持 5C 超充, 10 分钟补能 500km ,销售强调“可将其当作油车使用”。对比竞品,特斯拉 Model YL 为 751km ,乐道 L90 续航为 605km ,问界 M8 为 705km ,蔚来 ES8 为 635km 。
在智能化层面,各品牌则展现出不同的技术路径。理想 i8 搭载激光雷达和英伟达 Thor-U 芯片,算力达 700TOPS ,支持全场景 NOA 和自研的 VLA 司机大模型。对比来看,乐道 L90 采用纯视觉感知方案,蔚来 ES8 传感器与芯片等硬件丰富;特斯拉 FSD 采用视觉方案,且需额外花 6.4 万元买断。问界纯电版 M8 搭载华为最新的 ADS 4.0 辅助驾驶系统,其智驾能力已积累起不错的口碑。
整体来看,当前纯电六座 SUV 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除特斯拉 Model YL 依然坚持“极简风格”之外,国产新能源车型在配置、外观及内饰方面呈现高度同质化趋势,续航和空间、智能化等则各有优劣。在这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真正的决胜关键或将落在价格、核心技术实力、驾驶体验等指标上。
关键一役
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 SUV , i8 自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开拓纯电市场的重任。然而,其纯电之路起步并不顺利——此前被寄予厚望的高端 MPV 车型 MEGA 受挫,引发外界对理想纯电战略的质疑。
受 MEGA 的影响,原定 2024 年上市的 i8 被迫回炉调整,直至今年 7 月底才正式推出。也因此, i8 不只是一款新车,更是理想能否打赢纯电翻身仗的关键一役。
理想亟需一款成功的纯电产品证明,除了增程技术,它同样具备定义爆款纯电车型的能力,也能为理想汽车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来看, i8 想成为预期中的爆款充满挑战。
财报显示二季度理想汽车总营收为 302 亿元,同比下滑 4.5% ,低于市场预期的 324.7 亿元;具体到主营车辆销售业务上,理想汽车交付量为 111,074 辆,同比微增 2.3%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量上涨的情况下,理想第二季度销量收入为 289 亿元,同比下降 4.7% 。
理想汽车在财报中作出的解释是:同比汽车销售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组合不同导致平均售价下降、向客户提供利息补贴以及销售奖励增加,但部分被汽车交付量增加所抵消。
这与理想销量依赖低价车型密切相关。根据懂车帝的数据,二季度理想 L6 的累计销量为 52007 辆,占总销量的半壁江山,成为主力销售车型。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中高端车型 L7 、 L8 、 L9 第二季度销量为 26391 辆、 15824 辆、 13451 辆,同比去年的 30932 辆、 16111 辆、 19980 辆,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拖累了整体营收表现。
事实上,这并非毫无预兆。今年 5 月,理想就将全年销量目标从 70 万辆下调至 64 万辆。过去 8 个月,理想累计销量为 26.3 万辆。接下来的四个月理想汽车要完成全年任务,非常有挑战。
最新的交付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担忧。八月交付数据显示,理想新车销量为 28,529 辆,同比下滑 41% ,这已是理想汽车自 6 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销量下滑。
尽管市场挑战客观存在,但理想汽车的资金实力,为 i8 的突围提供了基础。根据理想最新发布的财报,理想汽车二季度净利润为 11 亿元,已连续 11 个季度实现盈利,其中现金储备高达 1069 亿元,仍是蔚小理三家中的“现金流储备之王”。
即便如此,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李想也终于公开承认了产品迭代的问题。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他坦言:“在技术平台和产品的更新上,我们会加快迭代的速度。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会出两次牌,所以我们的整个迭代频率相当于让同行看着我们的牌和我们打牌。”
然而,仅靠加快迭代远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危机。理想正面临“青黄不接”的挑战:增程优势不再,纯电与智能领域尚未建立新壁垒。即将于九月底上市的 i6 ,已成为理想“不容有失”的关键战役。李想称 i6 是理想至今为止最好开的产品,“有信心让它成为中大型 5 座纯电 SUV 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尽管作为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的新造车企业,其仍有一定缓冲时间,但试错空间已越来越少。接下来能否突围,或取决于 i 系列能否爆发、增程市场能否焕新、以及自研的 VLA 智驾能否实现技术领先。
来源:社会万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