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800多年才被发现的碑,为啥在1907年差点消失?秦岭斜塔藏着答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6:05 1

摘要:先说说眼前这塔,叫大秦寺塔,不少人听“大秦”俩字,都以为跟秦始皇的大秦帝国有关,其实还真不是。咱汉唐那会儿,管罗马帝国叫“大秦”,这塔的名字,就跟罗马来的一个宗教有关——景教。

秦岭里藏着座千年斜塔,还有块差点被偷到国外的国宝碑。

上周我特意扎进秦岭,跑到西安周至县的楼观镇,就为了见两样“老宝贝”——一座斜了好几百年的塔,还有一块差点被老外偷偷运走的石碑。

先说说眼前这塔,叫大秦寺塔,不少人听“大秦”俩字,都以为跟秦始皇的大秦帝国有关,其实还真不是。咱汉唐那会儿,管罗马帝国叫“大秦”,这塔的名字,就跟罗马来的一个宗教有关——景教。

想当年唐朝的长安城多气派啊!一百来万人住在城里,七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都在这儿扎根,啥宗教的道场都能找到,妥妥的世界顶流大都市。大概公元七世纪,景教就从罗马(也就是大秦)传到了长安。当时景教的主教叫阿罗本,唐太宗对他挺客气,不光允许他传教,到了公元650年,还专门在这儿给景教建了个传教的地儿,叫景教寺。

就这么过了一百年,到天宝四年,景教寺改名叫大秦寺。又等了几十年,公元781年(唐建中二年),大秦寺里就立起了这座塔——不过那时候塔还端端正正的,没歪。也是在这一年正月初七,寺里还立了块碑,就是后来全世界都盯着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碑特别牛,上面用楷书和叙利亚文两种文字,把景教在中国一百五十多年的事儿都记下来了,不光有历史价值,文化分量也重,所以才成了世界考古史上最有名的四大石碑之一。

可谁能想到,好景不长。碑立起来才六十多年,唐武宗就搞了“灭佛”,这事儿没饶过景教,各地的景教寺全被关了,大秦寺也没能幸免。

景教一下就垮了,慢慢没人提了。当时人为了保住景教的这点念想,就把那块碑埋进了土里。大秦寺塔也慢慢破败,宋朝的时候有人修过一次,结果到了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关中大地震一来,塔身震出了裂缝,还往西北方向歪了——这才有了现在咱们看到的“东方斜塔”。

埋在地下的碑更传奇,一埋就是八百多年,直到明朝天启年间才被偶然挖出来。这消息一传开,在明朝的西方传教士全来了,又是拓印又是往欧洲寄信。西安本地人怕碑被偷走,赶紧把它抬到附近的金圣寺,让和尚帮忙看着。

可清末的时候,金圣寺遭了兵火,寺庙烧得一干二净,幸好碑是石头做的,没被烧坏,就这么暴露在野外风吹雨淋。

那时候中国弱,西方人都想过来捞好处,这碑早就被他们盯上了,还有西方学者通过《泰晤士报》喊着,要把碑弄去大英博物馆。

1907年,有个叫何乐摩的记者来了——他之前在中国待过三年,这次从伦敦过来,说是采访,其实是冲碑来的。他带了翻译和仆人,6月9号在金圣寺见到碑,偷偷花三千两银子买下,然后就假装离开西安去了汉口,背地里让翻译找工匠复刻碑,想回头用假的换真的运走。

四个月后他回来,复刻碑做得跟真的几乎一样,眼看就要动手,陕西巡抚曹鸿勋的人突然找来了——原来他从到西安那天起,官府就盯着他呢,消息早漏了。何乐摩没辙,只能退一步,求着清政府让他把复刻碑带走。官府同意了,但怕他再打真碑的主意,直接把原版碑搬到了西安碑林。

所以现在咱们在大秦寺看到的碑,其实是复刻的,真碑得去西安碑林看。何乐摩后来找了俄国公使和上海海关的赫德帮忙,把复刻碑运去了纽约。

十年后,这复刻碑被一个叫乔治·莉莉的夫人买走,又送给了罗马教皇。教皇特别喜欢,还封了莉莉夫人“圣牧夫人”,现在这复刻碑就藏在梵蒂冈博物馆里。

站在秦岭里看着这座大秦寺塔,心里还挺感慨的。它就这么立了一千多年,经历了地震、战乱,还能稳稳地在这儿。一块碑、一座塔,藏着的不只是景教的故事,还有咱们老祖宗护着文化的那股劲儿,也藏着那些年的风雨变迁。

来源:喜欢历史的璐璐

相关推荐